赛博格时代的爱情面孔:从“我爱你”到“我@你”
作者简介
玛蒂娜·伯纳德,马德里精神分析协会培训分析师(Training Analyst of the Psychoanalytic Association of Madrid,APM),巴黎精神分析学会会员(Psychoanalytic Society of Paris,SPP),国际精神分析协会正式会员(International Psychoanalytic Association,IPA)。
内容简介
" 序一 心灵现场的反思 一部颇为精彩的精神分析学或曰临床心理学的新作。这里的“临床”,不仅是在医学实践的意义上,也是在社会学和文化学的思考中。“临床”一词所描述的,不仅是空间的切近,也是时间的同频。 30 年间,我们静悄悄地(用网络流行说法,是“安静如鸡”)进入一个经历海啸级冲击和激变的时代。新技术革命(数码技术应用 + 基因链破解 / 生物学革命)的发生,以极端剧烈的方式重组了全球资本、生产与劳动,同时整体地改变了人类的生活方式与形态。毫无疑问,新技术革命开始入侵个体的心理情态与感知方式,重组或曰再度形塑人类的内在生命与情感结构。 然而,一如我自己在十数年间反复表述的一个判断:这场新技术革命,在深度和广度上接近甚至超过了工业革命;但在世界范围内,如此剧烈而深刻的变化完全未经抵抗,几乎未获讨论。反观世界现代史,在规模和程度上远逊于此的新技术应用,都曾引发间或激烈的社会抵抗和全面介入的公众讨论。人们或许惯性地/惰性地反问:既然类似抵抗从未能终止或逆转技术革命的发生,那么这些犹如螳臂当车的抵抗或讨论意义何在?同样在回瞻的视野中,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类似抵抗和讨论的意义正于文明的洪流倾泻之际,为我们自己赢得片刻时光,令我们可以自觉到正在发生什么;令我们意识到,我们赢得了新技术提供的诸多便利和进步的同时,我们为此付出了怎样的代价,为此丧失了哪些原本的拥有;令我们或许可以在仓促间反思:这代价是否必需或值得?这些丧失是不是人类可能背负和承受的状况?技术进步是否的确提供了人类福祉?在更文明的生存中,人类是否因此而更加快乐和幸福? 来得迟却远好过长久的缄默与空白的是,在21世纪的第三个10年中,人们终于开始分享对这一冲击与激变的回应和讨论。此间,不仅有韩炳哲的哲学短章,易洛思的社会学观察,而且有了本书,玛蒂娜·伯德特的《赛博格时代的爱情面孔》?一份来自临床心理学/精神分析学的、我们时代的精神症候案例与诊断。 于我,本书的阅读带来某种悸动而欣喜的感受。书中对那些社会心理情状的记录、剖析,个案的切入与延展,牵动、共鸣于我自己对社会文化与心理现实的近似又不同的观察、思考。令我自己的阅读带上了某种急切感的,则不仅是作者对类似案例、情状作出的精神分析学内部的“诊断”,而且是作者借此引申出的对21世纪的时代症候的勾勒与命名。更为有趣的是,她对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作为某种元话语在世界范围内的滥觞、多重误植的重要提示。其中包含如此多的颇富洞见的描述和定位。诸如“新的爱情秩序”,其中“连接取代了关系”。诸如置身于网络/虚拟世界之中,那似乎无穷放大的身体与欲望,同时对位着“别处的”/缺席的身体。诸如自我主体化的想象因对他人(译文中的“彼者”)主体品格的无视与拒绝而无从抵达。诸如网络似乎向每个个体允诺了恒定的“受关注”(即刻获得点赞)、获陪伴、不断经历坠落爱河的激情,而事实上我们获取的或许只是纳喀索斯式的绝望与死亡。诸如爱、爱情的客体不再是某一他人(彼者),而是小装置?手机或形形色色的屏幕;我们自觉到的与他人的联系,远不如我们与科技装置的连接来得真切。诸如爱的客体在互联网时代被赋予恋物癖式的价值,他 / 她因此不再是独一无二的、不可替代的,而只是一连串的也许是无尽的可选、替代品 /商品之一。诸如网络世界给予的最伟大的承诺和幻觉,便是我们似乎终于得以摆脱人类之为“早产儿”的宿命,终于可以规避社会正是由无数差异性个体构成的整体所携带的问题和困扰,却事实上将我们更深地囚禁在“人类的状况”之中。类似洞察不胜枚举。 作者俏皮地制造(或借用?)了一个新词“l@ve”,同时向我们展示类似字母 / 符号装置,命名了“新的爱情秩序”,却并未改变爱情 /love 始终携带的从不单纯的内涵:爱情与情爱(爱与性),主体与客体,自我与他人,他恋与自恋,激情与痛苦。因此,当我们成功地借助网络世界拒绝了痛,虚拟化了,或曰贬斥了客体、他人(彼者),也同时以某种方式抹除了爱情自身;自我与其网络镜像之恋,间或延宕或曰阻断自我主体化的过程。 于我,《赛博格时代的爱情面孔》一书构成了某种生命的也是经验层面的解惑。对于诸多我自己在现实世界与网络世界之间观察到的、思考中的、迷惑其中的文化现象、社会表征和心理情态,玛蒂娜·伯德特给出了睿智的、精神分析学内部的“诊断”或曰答案?尽管未必是我可以无保留认同的(由于社会位置、差异性经验、学科逻辑的不同),却无疑具有丰富的启示性。诸如,如果说网络时代诸多的社交和交友软件、林林总总的 APP,令我们拥有了近乎无穷的选择,甚或是整个世界,那么,为什么我们却如此难以建立或确立亲密关系,甚至恐惧、拒绝亲密关系的存在?如果说在网络世界中,我们追逐快乐、快感,所谓“我的地盘我做主”“今天你多巴胺了吗”,那么,为什么在世界范围内,抑郁症成了患者逐年递增的流行病?自杀率居高不下?如果说现代主义的全球实践之一,是令核心家庭成为最小社会单元的模板,那么,为什么近年来风行的个人私密性叙事里,“原生家庭”成了生命经验中的荆棘地,以致“疗伤”成为青年一代的社会性低吟和嘶喊?玛蒂娜·伯德特的诊断是弗洛伊德式的,也是当下世界的。一如她开宗明义对弗洛伊德的引证:个体心理学从来都是社会心理学。 此书中,个体心理情状作为生动的个案,为我们提供了观察、切入、理解为新技术革命重组后之世界及生存于这世界上的我们自己的机遇。于我,这也是重要的起跳点,间或令我们破镜而出,与现实、历史、世界、他人相遇。 戴锦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