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启超修身三书(上中下节本明儒学案)(精)

梁启超修身三书(上中下节本明儒学案)(精)
作者: 编者:梁启超|整理:彭树欣
出版社: 上海古籍
原售价: 86.00
折扣价: 61.06
折扣购买: 梁启超修身三书(上中下节本明儒学案)(精)
ISBN: 9787532585731

作者简介

梁启超(1873-1929),字卓如,号任公,别号饮冰室主人。广东新会人。1890年起师从康有为。1895年在北京与康有为发动“公车上书”,参加强学会,旋为上海《时务报》主笔。1897年任长沙时务学堂总教习。1898年参加“百日维新”,同年变法失败,逃亡日本,先后创办《清议报》和《新民丛报》。1913年归国,加入共和党,不久又组织进步党,并任北洋政府司法总长。晚年在清华大学讲学。 一生著述宏富,涵盖政治、经济、哲学、法学、历史、新闻、语言、宗教等领域。其著作编为《饮冰室合集》。

内容简介

方正学孝孺 神圣既远,祸乱相寻,学士大夫有以生民为虑、 王道为心者绝少。宋没,益不可问。先生禀绝世之资 ,慨焉以斯文自任。会文明启运,千载一时,深维上 天所以生我之意,与古圣贤之所讲求,直欲排洪荒而 开二帝,去杂霸而见三王,又推其馀以淑来模,伊、 周、孔、孟合为一人,将旦暮遇之。此非学而有以见 性分之大全不能也。既而时命不偶,遂以九死成就一 个是,完天下万世之责。其扶持世教,信乎不愧千秋 正学者也。考先生在当时,已称程、朱复出。后之人 反以一死抹过先生一生苦心,谓节义与理学是两事, 出此者入彼,至不得与扬雄、吴草庐论次并称。于是 ,成仁取义之训为世大禁,而乱臣贼子将接踵于天下 矣。悲夫!或言:“先生之忠,至矣,而十族与殉, 无乃伤于激乎?”余曰:“先生只自办一死,其激而 及十族,十族各办其一死耳。普天之下,莫非王土, 十族众乎?而不当死乎?惟先生平日学问,断断乎臣 尽忠、子尽孝,一本于良心之所固有者,率天下而趋 之,至数十年之久,几于风移世变,一日乃得透此一 段精光,不可掩遏。盖至诚形著动变之理宜然,而非 人力之所几及也,虽谓先生为中庸之道,可也。” 曹月川端 先生之学,不由师传,特从古册中翻出古人公案 ,深有悟于造化之理,而以“月川”体其传,反而求 之吾心,即心是极,即心之动静是阴阳,即心之日用 酬酢是五行变合,而一以事心为入道之路。故其见虽 彻而不玄,学愈精而不杂,虽谓先生为今之濂溪可也 。乃先生自谱,其于斯道,至四十而犹不胜其渺茫浩 瀚之苦;又十年,恍然一悟,始知天下无性外之物, 而性无不在焉,所谓太极之理,即此而是。盖见道之 难如此,学者慎毋轻言悟也哉! 按:先生门人彭大司马泽,尝称“我朝一代文明 之盛,经济之学,莫盛于刘诚意、宋学士,至道统之 传,则断自渑池曹先生始”,上章请从祀孔子庙庭。 事在正德中。愚谓方正学而后,斯道之绝而复续者, 实赖有先生一人。薛文清亦闻先生之风而起者。 薛敬轩碹 愚按:前辈论一代理学之儒,惟先生无间言,非 以实践之儒欤?然先生为御史,在宣、正两朝未尝铮 铮一论事;景皇易储,先生时为大理,亦无言。或云 ,先生方转饷贵州。及于肃愍之狱,系当朝第一案, 功罪是非,而先生仅请从末减,坐视忠良之死而不之 救,则将焉用彼相矣?就事相提,前日之不谏是,则 今日之谏非,两者必居一于此。而先生亦已愧不自得 ,乞身去矣。然先生于道,于古人全体大用,尽多缺 陷,特其始终进退之节,有足称者,则亦成其为文清 而已。阅先生《读书录》,多兢兢检点言行间,所谓 学贵践履,意盖如此。或曰:“七十六年无一事,此 心惟觉性天通。”先生晚年闻道,未可量也。 P17-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