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的错觉

历史的错觉
作者: 赵运涛
出版社: 东方
原售价: 108.00
折扣价: 72.40
折扣购买: 历史的错觉
ISBN: 9787520722346

作者简介

赵运涛,笔名赵九九,北京师范大学文学博士,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教师,文学系主任。主要著作《符号里的中国》(中华书局,2021年) 《诗经文学的贵族时代》(东方出版社,2021年)《点读唐传奇》(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4年)等。文章被学习强国、新华网、人民网、央广网、今讯网、新民网、腾讯儒学等网站以及各级日报等刊物广泛转载。在学校开设了《先秦文献精讲》《中国文学与文化》《论语品读》《传统文化中的博物学》等课程。其中,《论语品读》《传统文化中的博物学》被评为校精品课程。

内容简介

03.大禹治水的功绩被夸 大了?大禹治理的是哪里? 孙悟空与夏启有关系? “大禹治水”,这是夏王 朝建立的基础。古人认为, 对天下人有功的人才能当帝 王,而大禹治水就是一件特 别大的功劳,这是为全天下 人开辟了生存的场所。所以 周代以及秦代的王室都屡屡 提到禹,说自己的祖先曾经 随从大禹一起治过水,以证 明今日坐天下理所应当。 大概也正因为大禹的这 个功劳,禹之后,“公天下” 变成了“家天下”。传说禹死 后,他的儿子启按照禅让的 惯例避位退让,让伯益做君 主,结果人们离开伯益的根 据地而到启的根据地。人们 都支持启,所以启即位了。 我们谈到夏朝的历史, 印象中往往就是大禹治水, 然后大禹的儿子启把“公天 下”变成了“家天下”,再然 后似乎就只还记得夏朝最后 有个暴君叫桀,中间的三四 百年历史好似一片空白。殊 不知,其中有一件重要的事 情,那就是到了大禹的孙子 太康的时候,夏朝的统治实 际上中断了约40年。夏启之 后,夏王朝就乱了,这一方 面可能是原始民主与世袭制 的争斗所致,另一方面则很 可能是大禹治水埋下的“隐 患”所致。 《史记·夏本纪》中记载 了“太康失国”,孔安国解释 说,夏启的儿子太康即位后 ,终日田猎无度,不以百姓 为重。东夷族有穷氏首领后 羿趁着他外出打猎,夺取了 他的国家。太康被后羿流放 ,病死于阳夏。后羿掌控了 朝政,立太康的兄弟仲康为 帝,作为自己的傀儡。仲康 在位30年,忧愤而死。仲康 儿子相继位,不久,后羿逼 走相,自己做了国君。后羿 即位后,也四处去打猎,把 政事交给了自己的手下寒浞 (zhuo)。寒浞却是个小 人,《天问》说他和后羿的 妻子私通,“浞娶纯狐,眩 妻爰谋”;《左传》说他暗 中培养自己的势力,“浞行 媚于内而施赂于外,愚弄其 民而虞羿于田,树之诈慝以 取其国家,外内成服”。后 来寒浞找机会害死了后羿, 继而追杀被逼走的仲康之子 相,最后射死了相。而这时 候相的妻子已经怀孕,她逃 到了娘家有仍氏,生下相的 儿子少康。少康长大后,在 姥姥家有仍氏和舜的后代有 虞氏的帮助下,发兵一举灭 掉寒浞,成功恢复了夏朝, 实现了“少康中兴”。 在这段混乱的历史中, 值得注意的有这样几个内容 :第一,史书说夏启晚年好 打猎,他的儿子太康好田猎 ,篡位者后羿也好游猎,后 人评价说他们荒淫无度,沉 迷于打猎的游戏之中。然而 ,这反映的可能只是游牧民 族的生活方式罢了。与大禹 同时代有一个叫后稷的人, 他被称为农神,善于种庄稼 ,这说明农业应该在夏朝有 所发展。但无论是游牧的逐 水草而居,还是农耕的伴水 而生,水资源都极其重要, 《尚书·五子之歌》中记载“ 太康失国”,就隐约暗示出 围绕河水进行的争夺地盘之 战,“太康……畋于有洛之 表,十旬弗反,有穷后羿因 民弗忍,距于河”,太康到 洛水的南面打猎,百天还不 回来。有穷国的君主羿在河 的北面抵御太康,不让他回 国。夏王朝坐落于伊洛流域 之间,伊洛在则夏在,伊洛 落人他人之手则夏入他人之 手,伊水洛水干涸则夏亡, “伊洛竭,则夏亡”(《国语 》)。 第二,夏启的时候,有 攻益之战、讨伐有扈氏的甘 之战,有河西之战;仲康的 时候,有攻羲氏和氏之战; 相的时候,有攻东夷之战, 浇灭相之战;少康的时候, 有复国之战、灭浇之战;随 后即位的夏王时期,战争也 是不断,如灭殪之战、攻东 夷之战等,部族之间的战争 冲突也实在不少,如洛伯与 河伯两大家族之战等。夏王 朝几乎就没有消停的时候, 一方面是因为“家天下”,夏 王朝想集中统治权力,在不 断加强自己势力的过程中与 其他部族发生冲突;另一方 面大概与各个部族之间争夺 生活资源有关。 P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