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社: 北京联合
原售价: 29.80
折扣价: 18.20
折扣购买: 哈佛男孩气质课
ISBN: 9787550290211
哈佛男孩教养手札 保护幼小的子女是动物的本能,人类*是如此。 很多父母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常常抱着“平安长大 ”“万无一失”的理想,处处设置安全壁垒,因而难 免造成过度保护。 比如当幼儿对剪刀、钳子等工具感兴趣时,大人 会抢先一步把这些刚刚引起孩子好奇心的事物藏起来 。因此,与其说孩子缺少冒险精神,不如说家长*缺 乏一些冒险精神。 人都有趋利避害的本能,即使是不谙世事的幼儿 ,好玩的东西会一直想要玩,而伤害过自己的东西, 可能碰都不愿再碰,甚至一见到就哭。看看那些一走 进医院门口,一看到穿白大褂就哭的孩子,就不言而 喻了。 而好奇心如同弹簧,越是压制反弹得越严重。一 味地回避杜*,只会让孩子对危险*渴望靠近。如果 他在大人的看护下尝试把玩剪刀等“危险物品”,并 *到“适度伤害”,那么他便从此对其敬而远之;如 果他从不知道危险在哪里,一旦他在大人疏忽的情况 下任性地“偷玩”,那么孩子*到伤害的可能性*大 ,后果也可能*严重。 聪明的父母会在理智的范围内鼓励孩子的冒险精 神,在孩子小的时候鼓励他们去冒险,反而有利于孩 子的成长。如果孩子通过冒险来取得成功,这会使孩 子对自己的能力产生自信;如果失败了,孩子还能从 中学会如何面对失败、应对挫折。 特别需要说明的是,我们这里指的冒险是指“合 理的风险”,而不是一种“蛮勇”。 我们举一个父亲帮助孩子合理冒险的例子来理解 一下: 孩子想要爬上一棵很高的树时,父亲问他:“你 怎么上去?” 孩子指着树说:“我先爬上这个树枝,然后踩着 这里再爬上那个树枝。” 父亲马上提醒说:“这两个树枝距离很近,你可 能被卡在那里上下不能,那么你要怎么办?” 孩子不得不马上想出另几个途径,在确定孩子在 面对危险能够有准备地克服后,父亲同意他去爬树, 并鼓励他说:“现在你知道该如何下手了。” 所以,到底什么才是合理的冒险呢?当然是收益 大于可能的损失,而且让孩子有足够的心理准备和预 备方案,学会做好各种考虑。对于比较鲁莽的孩子, 可以像上面的父亲一样通过主动提问题来帮助他对所 冒的风险做出考虑。而如果是过于严谨的孩子,父母 就可以去跟孩子谈一谈他们想要回避的情境,比如孩 子上课不愿意举手回答问题,或者不愿意参加集体游 戏等,父母可以问一问:“如果这样做,你担心会发 生什么事情呢?”“如果你尝试一下,发现自己做得 很好,你会有什么感觉?”“如果,试都不试一下, 你会有什么感觉?”*后鼓励他要有点冒险精神,鼓 励他去尝试。 这样引导孩子说出他们回避风险的感*,是帮助 他们认识到他们会因为恐惧而不是不感兴趣而错过了 好玩的事情,一旦帮助孩子克服了恐惧,承担了风险 和后果,也就帮助他们培养了*多的自信。 成功从尝试开始 大胆去试,只有试过了才知道!对于年轻人来说 ,人生之路很长,总有时间去实施PLAN B(B计划), 不要一开始就急着退而求其次。——哈佛大学校长 福斯特 哈佛校长福斯特对2008届毕业生做告别演说时说 :年轻人在做人生选择的时候往往会陷入迷惘:希望 成功,却并不知道如何定义成功,不晓得自己所追寻 的究竟是传统意义上的成功,还是能让生活真正变得 有意义的成功;知道鱼与熊掌无法兼顾,但却并不知 道自己到底想要怎样的生活;迫切地追寻幸福,但却 并不知道究竟什么才是幸福的秘诀……于是,做选择 时常常畏首畏尾,不敢尝试。 在美国的小学课堂里,学生们画完画,拿到了老 师面前,问:“像不像?”老师对这个问题回以微笑 ,然后纠正孩子说:“不要问像不像,要问你画的好 不好。”老师之所以会纠正了这三个字,是因为“像 不像”是从模仿别人的角度出发,“好不好”是从自 己创造的角度出发。美国的教育是鼓励孩子去挑战, 去尝试,不存在范本,*没有什么模仿对象,让孩子 自己去完成一次“创作”。从而培养了孩子们充满创 造性和活力的思维,*后才可能成长为开放性和创造 性人才。(P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