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煮了亚当·斯密的晚餐(女性与经济学的故事)

谁煮了亚当·斯密的晚餐(女性与经济学的故事)
作者: (瑞典)凯特琳·马歇尔|译者:赵征//赵雨霏
出版社: 中国科大
原售价: 50.00
折扣价: 30.10
折扣购买: 谁煮了亚当·斯密的晚餐(女性与经济学的故事)
ISBN: 9787312045653

作者简介

内容简介

牛顿是一位天文学家、数学家、自然科学家与炼金术 士。他说明了让月球按轨道运行的力量。他计算了行星的 运行、重力以及为什么苹果会掉在地上——导致这一切发 生的,与让各个天体待在各自轨道的力量完全一样,是重 力。 牛顿给我们带来了现代科学和看待“存在”的全新视 角。 当时,数学被当作神的语言。神让人们通过学习数学 得以读懂“自然的奥秘”,了解他创造的世界。 牛顿的发现让全世界为之着迷,而对此最为心驰神迷 的,或许就是亚当·斯密以及刚刚萌芽的政治经济体。 在此之前,只有上帝才知道太阳系的运作法则,突然 可以用科学方法加以判读了,于是人类看待世界的视角发 生了改变。人类本来认为是上帝运转世界,他依据自己的 主张实施惩罚和毁灭、移山倒海,每天亲自让全世界千百 万朵花儿开了又谢、谢了又开。而新的世界观里没有上帝 ,天地、宇宙和自然,都是他创造之后上紧发条自行运作 的结果,而且运行效果相当不错。 世界变成了一部机械、一套设计完美的仪器、一场大 型演出,每一个部分都会“咔咔咔咔”地动起来,就像机 器里的零件一样。于是愈来愈多的知识分子开始相信,可 以用牛顿解释行星运动的理论套在每一件事上。牛顿揭开 了自然的法则——而且,在这当中,藏着上帝对这个自然 世界的真正规划。 亚当·斯密认为,社会的法则应该也能用同样的方法 找到,其中肯定也存在着上帝对人类社会的真正规划。既 然“自然”存在机制,“社会”应该也有机制。如果天体 运行时会遵循某些法则,那么,人类社会的运行也应该会 遵循某些法则,而且这些法则应该能用科学的方法来表达 。 如果人类能解析社会法则,就可以按照法则改造社会 。我们就可以与上帝的规划和谐共存,洞悉一切后选择顺 势而行,而非逆流而进。于是人类社会就可以成为一套无 摩擦的装置,依据对人类最有利的方式精准运作。 看起来,这就是亚当·斯密与经济学接下的任务,当 然这不是一件小工程。 人类社会如何才能实现如自然世界般的和谐?设想一下 ,人类社会应该也存在着一种力量,像太阳系的重力一样 的力量,就是“自利”。 把事物不断分拆,越来越小,最后,整体被拆成了最 小的单位,就像玩乐高积木。这个组成一切物质的最基本 单位,是原子。之后,你就开始研究这个最小单位,如果 弄懂了这个,你就有可能弄懂一切。 原子组成的整体——物质会发生改变,但这些改变并 非是原子本身在改变。原子独立于由它们所构成的整体, 每一次的变动,都是由自发的新模式驱动的。这个世界按 照自然法则运动,有着像钟表发条装置一样精准的逻辑。 经济学家也尝试着复制这样的巧妙。如果你想了解经 济体,那就先把它分拆。如果你想知道为什么某个星期二 肉店里有肉可卖,你就要了解其背后的、密切联系的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