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出版社: 重庆
原售价: 49.80
折扣价: 33.00
折扣购买: 中国共产党重庆100年大事记
ISBN: 9787229164324
本书由中共重庆市委党史研究室组织编写。主编徐塞声,为重庆市中共党史学会会长、特设支部书记,中共重庆市委党史研究室主任、机关党委书记。
1840 年以后,由于西方列强的入侵和封建统治的腐败,中国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山河破碎,生灵涂炭,中华民族遭受了前所未有的苦难。灾难深重的中华民族面临着两大历史任务:一是求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一是实现国家富强和人民幸福。面对苦难,为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人民没有屈服,而是挺起脊梁、奋起抗争。在这一历史进程中,位于祖国西南内陆的重庆也随着中国日益加深的半殖民地半封建化过程而发生着深刻巨变,并逐渐融入到近代中国社会变革和民主革命的大潮中,一批激进的民主主义者和青年知识分子勇立时代潮头,以重庆为舞台,进行了艰辛探索和革命实践。 1919 年5 月,当北京爆发五四运动的消息传到重庆后,重庆知识青年立即奋起响应。20 日,川东师范、重庆联中、巴县中学等校代表集“痛陈时弊,谋振兴之法”24 日,川东学生救国团 (28 日改名为川东学生联合会) 正式成立,发表了《救国团宣言》和《哭告同胞书》,并通电全国,声援北京学生的正义斗争。 6 月 3 日,全市 20 所中小学校学生 1500 余人,举行游行警告大会,强烈要求“还我青岛,惩办国贼,取消密约,抵制日货,速 息内争,一致对外”。在五四运动中,川东学生联合会是重庆和 川东地区反帝反封建的重要组织,其主办的《川东学生周刊》在 宣传新文化、新思想活动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9 月中旬,重庆留法预备学校开学,邓希贤 (邓小平)、冉钧、周文楷 (周贡植) 等来自川东各县的 100 余人入学就读。1920 年7 月学业结束,邓希贤等84 人于8 月27 日从重庆太平门码头起程离渝经上海赴法。在此前后,1919 年 11 月下旬,聂荣臻等35 人经重庆留法勤工俭学分会帮助赴法。此外,在这一时期由外地赴法勤工俭学的还有酉阳的赵世炎、巴县的周钦岳等人。这批留法勤工俭学的青年学生中,有许多人在欧洲接受了马克思主义,参加了中国共产党或社会主义青年团,回国后毅然投身中国革命,其中邓小平、聂荣臻在长期的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中,成为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人民军队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卓越领导人。 本书向读者展示了100年来重庆在共产党的带领下的巨大进步,其内容客观真实、编排有序。读者通过阅读本书可以了解到100年来的中国共产党在重庆活动的大事记,也能体会到伟大的中国共产党在100年波澜壮阔的历史进程中百折不挠、自强不息的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