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经/中国古典名著百部藏书

易经/中国古典名著百部藏书
作者: 王辉|主编:宋学海
出版社: 云南人民
原售价: 39.80
折扣价: 23.10
折扣购买: 易经/中国古典名著百部藏书
ISBN: 9787222079632

作者简介

内容简介

汉书艺文志云:“易,人更三圣,事历三古。”这说明易经是由伏羲、 文王、孔子三位圣人的集礼创作(孟康注曰:伏羲为上古,文王为中古,孔 子为下古),乃中华文化的滥觞,是学术思想的根源。它是从旧石器时代开 始,到现在传说已经有六千四百多年了。在时间上来说,是历史悠久,事历 三古。论其传承系统与派别,也极为复杂,对易理的主张和解释,或各有所 宗,或各从其绪,虽是见仁见智,各抒己见,但对易学本身的价值与意义并 无影响。现就前贤所述,略志如下: 伏羲画卦 伏羲氏,是古代传说中的部落酋长,姓风,又名太昊氏。昊就是日月光 明的意思。一说他生于距今约六千四百多年,建都于陈,古称陈国,即今河 南省开封东部地区。一说伏羲氏出生于我国大西北之文化古城天水,古称成 纪,即今之甘肃省天水市(在其附近之麦积山石窟中,仍有早期之石碑、雕 塑占物,此类史迹仍待考据)。为中华文化之始祖,秉其天纵之智,仰则观 象于天,俯则察法于地,观鸟兽之文,与地之宜,如足一画开天,始作八卦 ,“以通神明之德,以类万物之情”,是易经之创始者。 文王作卦辞 文王姬姓名昌,乃周代始祖后稷十五世之后,相传生于豳州,即今陕西 省以西地区,殷商时代为西伯侯,因勤政爱民,敬老尊贤,为商纣所忌,被 囚于菱里达七年之久,感于时艰,由于忧患意识,乃专心一志,钻研羲皇所 画之卦象,并系之以辞,以阐明每一卦象之意义。 孔子姓孔名丘字仲尼,生于鲁国昌平乡之陬邑,即今之山东省曲阜县附 近。春秋末期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精通六艺,注重礼文,敏而好学, 有教无类,乃儒家学派之创始人。孔子晚而习易,孜孜不倦,竟至韦编三绝 ,足见其精研之深。孔子钻研伏羲八卦之卦象及文王所系之卦辞,认为意境 高深,弥纶万有,唯文字古奥,艰涩难懂,乃立志撰述十翼,阐释易理,以 辅助后之学者。本诸象数,根据义理,探赜索隐,深入浅出。中华文化之发 皇,易学之昌明,实有赖于孔氏之弘扬。 根据史籍,周礼春官太卜掌三易,一日“连山”,二日“归藏”,三日 “周易”。其出书之名称与年代虽不相同,但其内容皆以八卦为基础,再由 八卦重而为六十四卦,且其卦象之次序亦各不相同,兹略举如下: (一)连山易 孔颖达云:连山起于神农。邵雍曰:夏易日连山,按伏羲王朝传十九帝 而至神农。神农氏姓姜,起于烈山,即今之桐柏山区湖北省随县,故又称烈 山氏或炎帝。当时人类活动,已由渔猎而转换为农耕,神农氏乃发明揉木为 耒,教民种植生产;又尝百草以为医药,开市场以利贸易,造福人民,足衣 足食。继先哲之启示,阐扬易学,其所用卦象,以艮卦三三为首,盖取象于 山脉之绵亘起伏不绝,云气内出于山,故云为连山易。 (二)归藏易 杜子春云:归藏黄帝。黄帝之名由于黄土而起,生于轩辕之野,即今河 南新郑县。黄帝又称轩辕氏或有熊氏,以土德王。黄帝利用八卦原理,发明 衣裳、舟车、弓矢、杵臼、指南针,并创造甲子、津吕、算数、文字、书契 。中华文化因而归藏于土,以坤象为地,’为土,为用,亦即方物之本体, 故日归藏易。 (三)周易 周易之名称,有二说:一、郑玄谓:“易道周普,无所不备,有周遍、 周匝、周而复始、周流六虚之涵义”,其理亦通。二、孔颖达谓:“易者变 化之总名,改换之殊称,白天地开辟,阴阳运行,寒暑更迭,日月往来,莫 不基于变易的作用。文王系卦辞,周公作爻辞,时在周代,故曰:周易,” 后之学者,多采此说。按周易以乾三、坤三三两卦为首,取乾坤开阖,阴阳 和合,有天德生生、变化不息之义。文王所演之易,乃穷变化之趋势,研吉 凶之几微,欲以顺天应人,创造发明,以安生民者也。 义理的解释 郑康成氏作易赞及易沦云:“易,一名而含三义,易简一也,变易二也 ,不变三也。”崔觐、刘贞简等并用其义云:“易者,谓生生之德。有易简 之易。不易者,言天地定位,不可相易。变易者,谓生生之道,变而相续。 ”周简子云:“不易者,常体之名。变易者,相变之名。”今用郑氏说,分 述如次: (一)易简 朱子正义曰:“夫易者,变化之总名,改换之殊称,白天地开辟,阴阳 运行,寒暑迭来,日月更出,孚萌庶类,亭毒群品,新新不停,生生相续, 莫非资变化之力,换代之功。”此释易也。《系辞》传曰:“夫乾,确然示 人易矣。文坤,聩然示人简矣。”这是用易简以释乾坤之德,而非释易之名 。后人因见“道在迩而不在远”,宇宙间极平常的道理,就寓有极高深的学 问,万有化生,以表象视之,确足错综复杂,然究其实质,则是平易而简单 ,遂援《系辞》易简以释易,此其所以为简易也。P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