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出版社: 中信
原售价: 42.00
折扣价: 28.60
折扣购买: 高倍速阅读法
ISBN: 9787508674094
保罗·R.席列 (Paul R. Scheele),美国学习策略公司(Learning Strategies)的共同创始人之一,影像阅读·全脑思维系统的开发者。保罗·席列是神经语言程序及快速学习领域的*****,致力于让学习在短时间内突飞猛进的课程研究,备*各界人士赞誉。他有着丰富的演讲经历,同时承担多个**企业和**的顾问咨询工作,并著有《潜在能力能够解决所有问题》等**书籍。
**章 影像阅读法是如何诞生的 以每分钟大约60页的速度进行影像阅读,也就是 说,要在5分钟之内,将一本书所有的内容,都“摄 入脑海”里。 这样听来,这的确是一个**新颖的手法,但是 “摄入脑海”这个概念本身,远在我提出影像阅读法 的几百年前就存在了。很久以前,我们的大脑就已经 被验证具有相当**的图像处理能力,并且**广泛 地应用在古代**仪式、现代*事训练和武术道场上 。 在本书中,我努力想要证明的并非影像阅读法是 否可以被你成功掌握,而是它一定可以被掌握并发挥 自身的功效。 所以,我真正的目的,是想让每个人都能发挥这 项与生俱来的能力,并有效地运用它。因此,我一直 在考虑如何将这种能力运用到*常生活中,而不只适 用于书籍,还包括对新闻报道、报纸、杂志以及网页 等所有文字信息进行影像阅读的能力,这就是我竭尽 全力想要教授给大家的。 我通过神经语言程序学以及加速学习法的研究, 开发了这套影像阅读·全脑思维系统。目前,世界上 有众多的学习者都掌握了这套速读系统。 现在,终于轮到你踏入这扇大门了,新的故事即 将展开。 在我谈及影像阅读法的具体做法之前,先向大家 介绍一下,影像阅读法是怎样产生的。 记得从明尼苏达大学理工科毕业7年后,我接* 了一项速读测试。结果显示,我一分钟只能读170个 单词(相当于一张稿纸的词汇量),理解度也仅达到70 %。 如此差的成绩让我惊愕不已,我接*了16年的系 统教育,拥有长期的学习经历,结果我的阅读能力居 然低于平均水平!*糟糕的是,我总能找到理由逃避 阅读。 那时的我,对读书有个根深蒂固的观念。我一直 固执地认为,所谓正确的读书方法,就是必须从文章 内容的开头,一字一句地读到结尾,不能遗漏任何字 句,同时还要理解字面意思,尽可能地记住作者的主 张。另外,检查自己读书效率的方法,就是看自己到 底详实地记下了多少内容,能否分析出作者在字里行 间所要表达的意思。 我对这个观念深信不疑,所以我对自己缓慢的阅 读速度束手无策,陷入了“死胡同”。我也尝试过加 快阅读速度,但那样又会造成对文章的理解度下降。 虽然我在人才开发公司担任了7年的咨询顾问,积累 了很多经验,但是阅读能力却丝毫没有提升。 1984年,我参加了一个速读法课程。经过5周的 训练,我阅读文章的速度已经达到平均每分钟阅读5 000个单词,理解了70%的内容,阅读速度是之前的 30倍。有**,我旁边一位年轻女性叹息道,自己虽 然参加了10周的训练,每分钟依然只能读1 300个单 词。听后我建议她:“你可以想象一下自己用很快的 速度阅读时的样子啊。”于是,她在下次的速读考试 中取得了每分钟6 000个单词的好成绩,并且理解度 也大大提高。 虽然发生了这样可喜的实例,但是这种速读法还 是不具备让我心动的魅力。阅读时强迫眼球快速转动 的方法,令人即刻就感到厌烦。所以,课程结束3个 月后,学到的技能也都被束之高阁了。 不过,在这个课程中接触到的“大脑的文字信息 处理能力”的可能性却给了我启发,让我牢牢地记在 心中。 逐渐地,我开始意识到我的症结所在:我被困在 两个互相对立的想法之间,动弹不得。一个是从小学 起就养成的所谓“正确”的阅读方法,另一个却是“ 人类的大脑其实拥有***的能力”这一想法。 回想以前,我在接*飞行员训练时,同样有过这 样情绪混乱、手足无措的经历。 有一次,在8 000英尺的高空,教官发出指令让 我用着陆时的低速飞行。于是,我就将引擎的速度降 下来,同时为了保持高度,拉起了*纵杆。 P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