栖居于大地之上
作者简介
布鲁诺·拉图尔(1947-2022),法国当代著名科学哲学家、人类学家和社会学家,行动者网络理论创立者之一,科学技术论学界的重要代表人物。他先后任教于巴黎高等矿业学校、巴黎政治学院。著有《实验室生活》《我们从未现代过》《重组社会》等。 尼古拉斯·张伯伦,记者,《世界报》“辩论思想”栏目负责人。
内容简介
第八章 完成的科学 张:与当今许多研究生物世界的思想家不同,您并不是经历了捍卫濒危物种或守护某些区域才开始研究生态学的。是哪些社会学和科学哲学问题引导您走上生态学之路的? 拉图尔:生态学并不是我的主要研究课题。我是通过分析科学家的活动来研究生态学的,当我开始观察科学是如何完成的时候,我就开始研究这个课题了—这是我多年前与米歇尔·卡隆(Michel Callon)合作出版的一本论文集的标题,是关于“完成的(qui se fait)科学”,而不是“被做出来的(faite)科学”的。科学总是在争论中完成的,换句话说,其中夹杂着些许政治因素、些许自我意识,以及科学家之间简单的竞争态势。目前,在新冠研究、杀虫剂科学,甚至气候问题科学等方面都完全可以看到这一点。 我说的是实验室,它让我沉迷了五十年。正是在这里,我才有了像内啡肽一样重要而有趣的事实和发现。现在每个人都知道内啡肽!但当我在圣地亚哥的索尔克研究所的实验室里研究时,日复一日,我看到内啡肽被制造出来,以某种方式在我所在的人工场所出现。这让我着迷。你带着经典的首字母大写的科学(Science)认识论来到这里,而在现实中,你会发现一些绝对奇妙的事情:正是因为实验室是人为的,所以它才能确立某些事实;正是因为这些地方很罕见,所以你才能得出确定的结论。发现是一件非常罕见的事情。 张:作为一名社会学家,您为什么对科学和实验室感兴趣? 拉图尔:实验室让我们能够思考这一巨大的矛盾,即客观性是生产和制作出来的东西。这是认识论三百年来一直在处理的一个巨大的哲学问题:我们如何得出科学真理。换句话说,我们如何在同一句话中将“科学真理是制造出来的”和“科学真理是真实的”联系起来?我们又该如何面对这个问题呢?我的答案是“让我们去发现”。这种转移注意力的方法已成为我处理问题的惯用手法。要回答这样一个被动的哲学问题,你需要一个领域,需要一个地方。在这里,你可以看到事情是如何发生的,它们是如何被制造出来的。福柯就是这样做的。 这也正是我在实验室工作两年的原因:通过对实践细节的分析,解决一个哲学问题。我意识到,这个巨大的谜团完全可以通过经验来研究,通过追踪我们如何在几个小时的时间里,从“这是内啡肽,但我们还不太确定”到“这是确定的,这是一个既定的事实”来研究。一个无法解决的哲学问题,即“我们如何获得科学真理?”可以通过实证研究来解决。而实证研究是实现这一目标的唯一途径,这正是实证研究的魅力所在。显然,要想了解事物是如何运作的,你必须花费大量时间,并结合一系列原理、方法、人类学和哲学来分析一些惊人的事物。内啡肽在傍晚五点钟仍然是一种可能性,而在五点半的时候,内啡肽已经成为事实,这绝对是耸人听闻的。 张:的确如此。那这是如何成为可能的呢? 拉图尔:这些都是通过微不足道的手段完成的,但它们是实验室中所发生的事情日积月累促成的。例如,从实验小白鼠对提出的问题(如注射内啡肽时观察到的情况)做出反应的方式,到同事们反复反驳自己最初假设的方式,不一而足。这是一系列无法回避的争论,因为正是争论,才有可能对实验室产生的反应进行定性,或者使其更加确定、更加严谨。在我做研究的实验室里,同事们对内啡肽的研究持批评态度,但你必须记住,与此同时,还有其他四五个实验室在竞争,而且从一个实验室到另一个实验室,甚至内啡肽的名称都可能不同。我们达到了一个稳定点,不确定性消失了。这是一件不可思议的事情:我们看到事实已经“完成”,事实是确定的。这与科学方法完全无关,因为科学方法是由各种偶然因素组成的!这就是我所展示的细节:我们在实验室中寻找不同的资源来稳定这个著名的物,它集中了我们的注意力。 斯唐热的宏大定义就是这样产生的:这种内啡肽仍然是一个未定型的事实,它授权你代表它说话,说出它是什么。在这一点上,你的主观创造、你有同事以及背后有一个社会的事实都不复存在。现在,既定的事实可以为自己说话了。当然,它是在一个人工建造的实验室里,在它背后有一个完整的社会世界,让这种内啡肽自己说话。这个物是如此美丽,以至于它完全摆脱了科学哲学的束缚。科学哲学认为,科学正是将你从舆论中抽离出来的东西,它不再与社会或政治有任何关系。我花了两年时间在实验室里看到的恰恰相反。舆论、社会和政治恰恰是科学家沉浸其中的实践,通过这些实践,他们设法产生客观事实。我和我的同事们四十五年来一直致力于证明这一显而易见的事实;我们共同创造了一部真正的科学史,一部科学社会学。但是,在我看来,科学家们却没有从中学到一丁点儿东西。 张:怎么会这样? 拉图尔:这是一个霸权问题——在我看来,这是正确的用语。我们不能说我们的研究领域的影响非常巨大,因为科学的霸权影响着整个社会的分析—在法国更是这样,但问题不限于这些。 张:正如当前的卫生防疫危机一样。 拉图尔:新冠疫情很好地说明了,人们要求科学家立即说出事实是什么。“你们是科学家,所以你们要摆出事实。”但事实并非如此!斯唐热用自己的方式证明了这一点。事实非常罕见,科学发现也非常罕见。只要你穿上白大褂,你所说的任何话都可以被认为是大写的科学,这种万能科学方法的观念是一个谎言。这是一个骗局,因为对一个学科有效的方法不会对另一个学科有效。即使在一个学科内部,在一种情况下有效的东西也不一定在另一种情况下有效。因此,我和我的同事们的想法是把这些科学从地下带出来,用哈拉维的话说,把这些“无处不在”的科学带回到产生它们的网络中。我们的观念立即引起了轩然大波,一些气得面红耳赤的哲学家斥责我们是在批判科学!恰恰相反:我们是批判认识论,而不是对科学或科学实践进行批判。今天,我坚持认为,当人们认识到科学是一种正当的科学实践,其发展不是为了构建一种“无中生有”的宇宙观时,科学才能得到更好的捍卫和理解—我不得不说,气候危机和新冠疫情更加明确地证明了这一点。 如果科学实践得出了客观事实—这是我们唯一能在科学上确信的事实,那恰恰是因为不同的同事详细跟踪这些事实;恰恰是因为科学实践需要建立人工实验室,并且需要资金;恰恰是因为它犯错、犹豫不决和十分罕见。但是,这并没有成为科学家的教条和通论的一部分。 张:情况开始发生变化,尤其是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您说IPCC的一些成员有时会告诉您,他们需要您和您的科学哲学来理解我们身边正在发生的事情。 拉图尔:气候科学尤其有趣:它涉及物理、化学、大量模型和算法,依赖于海洋中的浮标、卫星、岩心采样……总之,它是由数以亿计的不同数据点组成的拼图。它并不像过去的哲学家所说的那样,是一门假设-演绎科学。它是一门将多个数据组装在一起的科学,就像用千丝万缕编织成的地毯一样坚固。同样是拼图,几乎早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人们就已经确定二氧化碳会使地球温度升高。既然我们已经确定了这一点,那些从事气候研究的人就认为人们接下来会采取行动。他们大吃一惊。人们不仅没有采取任何行动,而且还在他们认为可以以科学权威为自己辩护,声明“科学是这样说的”时,对他们进行了攻击。无数的游说团体立即反驳说这是假新闻,科学的说法完全不同。我为这场始于二十世纪九十年代的争论做了大量工作,这场争论至今仍未结束。 我特别感兴趣的是,它让科学家(气候科学家、地球科学家、临界区的科学家)意识到,这种著名的认识论对他们的保护非常不力。这种认识论在“科学”(science)中标注出了一个大写的S(Science),他们依靠这种认识论说“科学是这样说的,行动就会随之而来”。但是,显然大写的科学(Science)并不存在。在某种程度上,他们是在手持木剑为自己辩护,他们说:“看,我们是科学家,我们是对的。”他们受到攻击,士气低落。就在那时,他们中的一些人找到我和我的科学同事,请求我们的帮助。但我们提供帮助的条件是,他们必须接受这样一种观念,即他们的科学探究是一种实践,位于非常特殊和非常昂贵的网络中,是一种必须非常小心维护的实践。你必须摒弃一种错误的、万能的观念,即只要你是科学家,你说的话就是科学的。科学家不是万能的,科学也不是独立存在的。 问题在于,科学家们既想得到自己的蛋糕,又想吃掉它:他们既想要科学实践,又想让自己定义真理的特殊方式凌驾于其他方式之上,如观点、道德、宗教……因此,甚至连经济学家都自称是科学家,而这是完全没有意义的。大写的科学被用作一种箴言。这是一种论辩用词,但与科学实践完全无关。 1.记录哲学大师拉图尔生前的最后一次对谈,一书饱览拉图尔的哲学生涯。本书是法国哲学大师拉图尔生前最后一次与记者对话的访谈录,在这次重要的对话中,拉图尔对自己一生的思想结晶进行了总结,回顾了他五十余年的漫漫哲学之路。 2.生态哲学的启蒙之作,开启生态哲学的全新可能。在本书中,拉图尔谈及气候的变化、新生态阶级等诸多生态哲学领域的重要话题,具有启发性,带领读者认识生态哲学,启发读者进一步拓展生态哲学的可能性。 3.还原伟大灵魂的精彩对话,回到思想碰撞的第一现场。本书采用一问一答的对谈形式,保留了口头交流的语言特点,读者可通过文字,回到采访的第一现场,身临其境地感受大师拉图尔与知名记者尼古拉·张思想碰撞的火花。 4.视野开阔,深入浅出,初识拉图尔的读者也可轻松阅读。拉图尔关注的问题广泛涉及生态学、社会学、人类学、科学、哲学等多个领域,视野开阔,同时,其对话幽默风趣,言辞如同表演的艺术,深入浅出,让初识拉图尔的读者也可享受轻松愉悦的阅读体验。 5.著名记者与专业译者撰文,理清拉图尔思想脉络。本书收录了著名记者尼古拉·张的序言以及哲学教授蓝江的译后记,它们是采访者及译者为读者精心撰写的导读,能够帮助读者理清拉图尔的思想脉络,介绍拉图尔一生的思想成果,带领读者认识这位当代法国著名的哲学大师。 6.随书附赠思维导图,26个关键词串联拉图尔的思想结晶,与大师一同思考如何栖居于大地之上。本书随书附送思维导图,帮助读者提炼全书精华,带领读者进行延伸思考,拓展思维,轻松享受思考的乐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