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出版社: 北京教育出版社
原售价: 29.80
折扣价: 13.50
折扣购买: ——中小学语文拓展阅读丛书《星星离我们有多远》(含考试指导与练习)
ISBN: 9787570428359
卞毓麟(1943— ),我国天文学家、出版人、著名科普作家。1965年南京大学天文学系毕业,在中国科学院北京天文台(今国家天文台)从事科研30余年,著译《星星离我们有多远》《拥抱群星—与青少年一同走近天文学》等图书30余种,作品多次荣获国家级和省部级奖项。他被中国科普作家协会表彰为“建国以来,特别是科普作协成立以来成绩突出的科普作家”,被国家科委和中国科协表彰为“全国先进科普工作者”,被中国科协表彰为“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并获“中国天文学会九十周年天文学突出贡献奖”。
在近代天文学中,将太阳和地球之间的平均距离称为一个“天文单位”,它是天文学中的一把“尺子”。现在我们想要知道的,是这把尺子究竟有多长。我们需要的,不再是像阿里斯塔克那样的粗略估计,而是要得到一个尽可能精确的数字。 中国古代有个神话,叫作“羿射九日”。说的是尧统治天下的时候,天上忽然出现了10个太阳,把地上的草木都晒得枯焦了。有位名叫羿的英雄,奉尧之命,张弓搭箭射下九日。蓝天之上还闪耀着一个太阳,给人间送来光明和温暖,百姓们非常高兴。 虽然这个故事不是真实的,但它却反映了古人征服大自然的愿望。我们不妨计算一下,假如羿这位大力士射出的箭和最快的飞机一样快,它要飞多久才能到达太阳呢? 现代有些飞机每秒钟可以飞1千米左右,按照这样的速度,17分钟就可以从北京直达上海。以同样速度飞行的神箭,却要4年又9个月才能飞到太阳。 孙悟空一个跟头就是十万八千里。可是,就连“老孙”也得翻上2700多个跟头才能到达太阳呢! 星星究竟离我们有多远?人类又是如何一步步认识距离我们几百亿光年的无垠宇宙的?带着这些从古至今困惑人们已久的问题,让我们一起打开天文学的大门,看看天文学家探索宇宙尺度的历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