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出版社: 中国社科
原售价: 23.00
折扣价: 16.70
折扣购买: 毛泽东读书与写作纪实(纪念毛泽东诞辰120周年)
ISBN: 9787516120682
..
毛泽东修改新闻稿 1960年5月8日、9日和10日,《人民日报》和国 内各大报都在第一版 以半版篇幅刊载新华社关于毛泽东主席在郑州接见外 国朋友的报道和照片。 各报的眉题表明,三次接见的外国朋友依次是:“非 洲十二个国家和地区的 各方面人士和代表”;“拉丁美洲八个国家的朋友” ;“伊拉克、伊朗和塞浦 路斯的朋友”。 这些外国朋友是在北京参加五一国际劳动节庆祝 活动后到郑州参观访 问的。同到郑州的中华全国总工会主席刘宁一以及包 括我在内的几位工作 同志参加了这三次接见。 陪同毛主席到郑州视察的中共中央书记处候补书 记杨尚昆安排并参加 了这三次接见。 主席住在火车专列上。接见外国朋友的地点是在 河南省委招待所的小 礼堂。每次接见,主席都提前到达。外国朋友反映: “本来以为只是礼节性 的接见,想不到毛主席亲自到门口迎送,和每个人热 情握手。接见时,毛 主席先让我们发言,针对我们提出的问题,作出明确 的回答。毛主席和我 们交谈了近四小时,好像老朋友在一起谈心,他的话 像水晶一般清楚,他 的思想像火山爆发一样,鼓舞了我们反对帝国主义的 斗志,使我们深受教 育。毛主席这样平易近人,正说明他的伟大。” 第一次接见后,杨尚昆同志和刘宁一同志领我到 主席的休息室。主席 靠在木制躺椅上吸烟。他对我说:不握手了;今天要 发表消息,让你做 “秀才”;写上我讲话的要点,写上外国朋友讲话的 要点;不要长,要快, 半个钟头够了吧?我说:我就试试。我考虑了一下, 在拍纸簿上写,写完 后看了一遍,涂改了一些字句,交给刘宁一同志。他 和杨尚昆同志商量一 下,作了个别增删,送给主席。主席认真审阅。他说 ,还要补充几句。他 口授,刘宁一同志笔录。定稿后,由我交给新华社郑 州分社负责人抄清 电发。 以后两次接见的新闻报道大体上经过类似程序。 这里着重记述毛主席对接见拉丁美洲朋友新闻稿 的修改。 我起草的稿子开头部分是:“新华社郑州8日电 毛泽东主席今天下午 在这里接见正在我国参观访问的来自拉丁美洲八个国 家的朋友们。他们是: (从略)”,结尾是:“接见时在座的有中共中央书 记处候补书记杨尚昆和中 华全国总工会主席刘宁一等。” 这篇新闻稿的实质内容共分两段: 第一段:“接见时,拉丁美洲八个国家的朋友们 向毛泽东主席谈到在中 国参观访问的观感。他们热情地称赞中国人民在毛泽 东主席领导下所取得 的伟大成就;称赞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大跃 进和人民公社;称赞 中国人民对于世界和平和人类进步事业所作的贡献。 他们还谈到了拉丁美 洲人民同中国人民的历史联系和日益发展的友谊。他 们说,拉丁美洲人民 和中国人民有着共同的敌人,那就是美国帝国主义。 他们介绍了古巴和拉 丁美洲各国人民反对美帝国主义斗争的情况。他们表 示,拉丁美洲人民要 团结起来,并和中国人民以及全世界人民团结起来, 取得反对帝国主义斗 争的最后胜利!” 第二段:“毛泽东主席感谢这些朋友对中国人民 的称赞。主席说,中国 人民和拉丁美洲人民一样,长期受着帝国主义的压迫 和剥削。中国人民依 靠自己的团结,依靠各国人民的支援,进行了长期艰 苦的斗争,终于推翻 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在中国的统治 ,现在正建设着自己 的国家,改变着‘一穷二白’的面貌。中国人民完全 有信心把自己的国家 建设好,因此需要时间,需要和平,需要朋友。主席 说,古巴的人民,拉 丁美洲的人民,全世界的人民都是中国人民的朋友, 帝国主义以及他们的 走狗则是我们的共同敌人,但是他们的人数很少。主 席说,世界和平的取 得,主要依靠各国人民的斗争。主席对古巴人民反对 美帝国主义的英勇斗 争表示钦佩。主席说,古巴人民和拉丁美洲各国人民 的斗争帮助了中国人 民,中国人民的斗争也帮助了古巴人民和拉丁美洲的 各国人民。人民是决 定的因素,依靠人民的团结和斗争,必能战胜帝国主 义和他们的走狗,取 得世界的持久和平。” 我在稿子上作了一些涂改。由于毛主席指示“要 快”,来不及另抄,递 给刘宁一同志,他和杨尚昆同志交换了意见,在第一 段“接见时”之后, 加上“毛泽东主席首先表示对拉丁美洲朋友们的热烈 欢迎;并介绍中国人 民在革命斗争和社会主义建设中的经验”。然后送给 了主席。 主席作了三处修改: (一)第一段中,“他们热情地称赞中国人民在 毛泽东主席领导下取得 的伟大成就”。主席删掉了“在毛泽东主席领导下” 几个字,加上“在自己 的工作中”;还圈掉了“伟大”两个字,把这句话改 成“他们热情地称赞中 国人民在自己的工作中所取得的成就”。 (二)第一段末尾,“他们表示,拉丁美洲人民 要团结起来”,主席删掉 “要”字。在“取得反对帝国主义斗争的最后胜利” 之前加上“一定会”。 (三)第二段开头,“毛泽东主席感谢这些朋友 对中国人民的称赞”,主 席将“称赞”改成“友谊”。 主席改完后,将稿子交给我,并问:你有什么意 见?我说。后两处, 主席改得非常好,“取得反对帝国主义斗争的最后胜 利”,只表达了可能性, 主席加上“一定会”,就表达了必然性。“感谢这些 朋友对中国人民的称 赞”,太庸俗,主席把“称赞”改成“友谊”,含意 和格调就完全不同,既 亲切,又得体。只是主席对第一处的修改,我不理解 。 主席问:有什么不理解的? 我说:“中国人民在毛泽东主席领导下所取得的 伟大成就”,这是拉丁 美洲朋友的原话,也完全符合事实,我不理解为什么 主席那样改? 主席说:人家那样讲,我们不能那样写。我们搞 了这些年的建设,不 能说没有成就,说“伟大成就”就不符合事实。“一 穷二白”的面貌还没有 改变,有什么伟大呀?! 我说:“成就”是“中国人民在毛泽东主席领导 下所取得的”,这符合 事实吧?P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