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因组革命(基因技术如何改变人类的未来)(精)

基因组革命(基因技术如何改变人类的未来)(精)
作者: (英)道恩·菲尔德//尼尔·戴维斯|译者:刘雁
出版社: 机械工业
原售价: 52.00
折扣价: 35.40
折扣购买: 基因组革命(基因技术如何改变人类的未来)(精)
ISBN: 9787111561354

作者简介

尼尔·戴维斯,是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冈普南太平洋研究站的常务主任,“莫雷阿岛生物密码项目”的首席研究员,专门致力于测定非微生物物种的DNA序列。 道恩·菲尔德,是牛津大学牛津电子研究中心高级研究员,并就职于英国自然环境研究委员会(NERC)的生态与水文研究中心,担任该中心生物多样性项目“分子进化与生物信息学小组”的主管。

内容简介

重聚 早在一部以人类的勇敢和机智为主题的西方海洋 文学的开山之作——古希腊史诗《奥德赛》中,人类 足迹就已遍布所有大陆。遗憾的是,真实世界中早期 人类可媲美奇幻历险的种种探索之举却无人记录。没 关系,因为这些经历已被烙印在我们的DNA深处,甚 至是那些曾伴随着早期人类一同“游历”的各类物种 的基因之中。早期人类探索世界之旅最先发生在太平 洋,这是人类探索地球过程中最炫目的壮举,除了现 代人类的外太空之旅外,再无其他丰功伟绩可以盖过 人类对太平洋的探索与发现。 源自非洲的人类逐渐迁移到这颗星球的各个角落 。大约在距今6万年前,现代人类从非洲迁出后分散 在亚洲各地定居下来。约1.5万年至2万年前,其中一 群人最终穿越了从西伯利亚到阿拉斯加之间长达1000 英里(约合1600公里)的陆桥,一路来到了南美的巴 塔戈尼亚地区(Patagonia)。随后该陆桥被上升的 海平面淹没,形成了今天众所周知的白令海峡(the Bering Straits)。美洲也自此成为一个巨大的岛屿 ,横在太平洋和大西洋之间。 早期人类不仅擅长陆上迁移,对水路也不陌生, 有时甚至可以进行一些短途的跨海旅行。但远洋船舶 和长距离航海,还是在造船术和航海知识发展较为成 熟后才出现的。因此,人类历史的大部分时间,太平 洋、大西洋和印度洋上的岛屿都是无人居住的。直至 公元前3000年,波利尼西亚人的足迹开始出现在太平 洋各个角落。15—17世纪,欧洲进入“地理大发现时 代”(又名“探索时代”或“大航海时代”),航海 家们四处探险时,发现这些“无人岛”也并非渺无人 迹。 太平洋是世界上最大的地理构造单元,覆盖了地 球面积约三分之一。如果你在“谷歌地球”上将自己 的视角定位于塔希提岛(Tahiti,又称“大溪地”, 南太平洋波利尼西亚群岛中最大的岛屿),就会发现 太平洋宽广得令人不可思议,除了美国加利福尼亚州 、澳大利亚和南极洲的一些大型岛屿外,几乎看不到 任何陆地。不过只要把地图放大,就会发现在广袤无 垠的太平洋上,镶嵌着许多岛屿如繁星点点。顺带说 一句,“波利尼西亚”正是“许多岛屿”的意思。 这些波利尼西亚人来自何方?一项尤为重要的物 证显示,这些岛屿的土著们是从南美洲迁移到这些太 平洋的小岛上的。该物证就是——红薯。红薯原产于 南美大陆,但现在太平洋各个岛屿都将其作为一种主 食广为培育。早在约8000年前,南美洲秘鲁高地上的 人们就会种植这种被驯化的农作物。专家们曾经猜测 ,该农作物是16世纪时来自西班牙和葡萄牙的探险家 们从南美洲引入这些太平洋岛屿的。然而,数据显示 这种猜测可能是错误的。因为考古学家在太平洋地区 发现的最古老的红薯碳化样本可以追溯到公元1000年 ——这一时间要比哥伦布首次航行至太平洋地区提前 了约500年。此外,“红薯”一词在各种波利尼西亚 语中的发音,都类似于“盖丘亚族”(Quechua)语 中“红薯”的叫法,盖丘亚族是南美印第安人的一大 分支。 所以,红薯是否是由史前的南美人自己引入到这 些太平洋岛屿的呢?波利尼西亚人是不是(或至少部 分属于)美洲人的后裔?挪威人类学家托尔·海尔达 尔(Thor Heyerdahl)认为答案是肯定的,并且为了 证明这一论断,他制作了大名鼎鼎的仿古木筏“康提 基号”(the Kon-Tiki),试图证明在公元五世纪, 当时尚处于石器时代的南美洲印第安土著是能够凭借 木筏跨海远航的。但我们现在知道,历史真相往往更 加离奇:波利尼西亚人凭借木筏横渡了太平洋,而且 他们不仅成功地到达了南美,最后竟然还顺利返航了 ! 波利尼西亚这段真实的“史诗故事”,背后有几 项证据支持,最近还多了一条DNA证据。当时的波利 尼西亚人纵横于海上,凭借的是他们的“双体独木舟 ”,而为满足航行时的饮食所需,这些独木舟上往往 有意或是随意地携带了一些动植物,分子人类学家们 将这些生物体统称为“独木舟生物系”(canoe biota),包括各种植物、老鼠、猪和鸡等等。163通 过对这些生物的基因分析,他们发现了一些迄今为止 最有力的基因证据,能够证明当时的波利尼西亚人不 仅冲出亚洲,在最偏远的太平洋群岛上定居了下来, 甚至走向了世界,远航至南美海岸。 2013年,一群人类遗传学、人口迁移和远古DNA 分析领域的专家们发表了一份研究报告,为该论断提 供了进一步的证据。164该团队的研究对象是现已灭 绝的巴西博托库多印第安人(Botocudo Indians)。 研究者从该人种的古代头骨中小心翼翼地提取出DNA ,并在随后的报告中指出,其线粒体DNA序列属于波 利尼西亚人所特有的单倍型类群(haplogroup,简称 为“单倍群”)。 P151-1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