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社: 中国发展
原售价: 22.00
折扣价: 17.10
折扣购买: 哲言智语
ISBN: 7800878503
人生不可不读书学习 有人问亚里士多德,受过教育的人与没有受过教育的人的差别在哪里。 亚里士多德回答说:"这就如同活着的人与死去的人之间的差别。" 亚里士多德认为,没有受过教育的人如同行尸走肉,毫无意义。这样的 观点有些夸张了,但是学习的确可以让我们学知识、懂礼仪、明事理、了解 生命的真谛,如果不学习,一个人就会成为井底之蛙,慢慢被社会淘汰。所 以,人不可不学习,不学习的人生必将是空洞的人生。 中国文化的奠基人孔子说过:"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 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这说明他 后来的成就基于他15岁时的立志学习。在谈到学习对人生的重要性时,孔子 说如果一个人爱仁德而不爱学习,那他肯定会被愚昧所蒙蔽;如果一个人爱 好信实但却不爱学习,那他将被戕害所蒙蔽;如果一个人爱好直率而不爱学 习,那么他将会被偏激所蒙蔽;如果一个人爱好勇敢而不爱学习,那么,他 可能被祸乱所蒙蔽;如果一个人爱好刚强而不爱学习,那他可能被狂妄所蒙 蔽。 孔子的话在古代被视为圣言,在今天看来也仍然是有道理的。即使一个 人心怀仁德、为人直率、处事勇敢、遇事刚强等,但如果不爱学习,所有这 些好的品质都可能向其反面发展。而那些心术不正、本身品性就不好的人, 若不学习就更可怕了。 一个人,无论从事什么职业,首先要做学会怎么做人,而学做人的主要 途径就是读书学习。正如武兢在《贞观政要·崇儒学》中所说:"虽然上天 给予了人好的品性和气质,但必须博学才能有所成就,这就像大哈本性含水 ,要等月光照射才喷出来;木材本性包含火的因素,要靠发火的工具才能燃 烧;人的本性中包含着聪明的灵巧,要到学业完成时才能显出美的本质。人 不教化何以成人?人不学习何以做人?" 古往今来,凡是有所成就的人大多是爱好读书的人。即使是没读过书的 草民,夺得了皇位,他还是要去读书学习,因为不学习就无法治理好国家。 古代帝王不少把读书作为治国之本,康熙就是一个很爱学习的人。康熙是大 清入关后的第二个皇帝,他自幼就刻苦读书,每日竟达十余小时之多。青年 时,他便将经、史、子、集烂熟于胸中了。特别难得的是,他成年后,在治 理国家的实践中认识到自然科学的重要,便发奋地学习起自然科学来了。 P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