惶然录(精装本)

惶然录(精装本)
作者: [葡]费尔南多·佩索阿
出版社: 上海文艺出版社
原售价: 68.00
折扣价: 44.20
折扣购买: 惶然录(精装本)
ISBN: 9787532172092

作者简介

费尔南多?佩索阿(1888-1935),出生于里斯本。葡萄牙诗人、作家,葡萄牙后期象征主义的代表人物。代表作有《使命》《惶然录》等。被誉为“欧洲现代主义的核心人物”“杰出的经典作家”“最能深化人们心灵”的作家。

内容简介

受累于爱 有一次,我得到过真正的爱。每一个人都好意待我,连完全是萍水相逢的人也发现,他们对我难以粗鲁,或者唐突,甚至冷淡。有时候得到我一点小小的帮助,那种好意——至少是可能的好意,便可能引发出爱或者感动。但我既没有耐心,也无法聚精会神来企图做出相应的努力。 我第一次在自己身上注意到这一点的时候——可惜我们对自己的了解是如此的少——我的灵魂不免为此羞愧。但我随后认识到这不是病态,是感情的沉闷,与生活的沉闷不尽相同。这是一种不耐烦,指向那种把自己与一种持续情感联系起来的特别观念,特别是那种让自己画地为牢千辛万苦的观念。为什么这样烦人?我把自己想来想去。我有足够的细致,足够的心理敏感,知道我该如何做,但为什么要这样做?对这一点,我还是无法把握。我意志的虚弱,总是一开始就成为一种去获得意志的虚弱意志。这样的情况同样出现于我的情感,我的知识,我的意志本身,遍及我生活中的一切。 但是,一次偶然的情况,可恶的命运居然使我相信自己爱上了什么人,还得承认自己真正得到了爱的回报。这件事使我发愣和犯糊涂,如同我的号码中了奖,让我赢了一大笔不能兑现的钱。接下来,因为我也是凡夫俗子,我感觉相当舒坦。然而,最为自然的情绪一晃而过之后,很快就被一种难于界定的感受所取代。这种感受是一个人早已注定了的沉闷、耻辱以及疲惫。 一种沉闷情感,像命运强加于我的一项任务,让我在某个转瞬即逝的陌生黄昏里完成。也像一种新的职责——让人恶心的拉拉扯扯——交给了我,可笑的是,我为这种特权必须劳累不堪,然后还得时常感激命运。似乎无精打采千篇一律的生活,若不再加上这一种特定情感的强制性乏味,就还不足以让我承受。 耻辱么?是的,我感到耻辱。我为此想了一阵,才明白事情很显然,对无可辩解的感受也可做出辩解的。从表面上看,我无疑获得了被爱之爱,可能感觉到舒坦,因为毕竟有人花费时间来考虑我的存在,确认这种存在是一种潜在的可爱之物。但撇除那短短一刻的自鸣得意——而且我一直不能完全确定那种受宠若惊是不是自鸣得意——我心中涌流出来的感受就只剩下一种羞耻。我感到自己错得了一项本该属于别人的大奖,其巨大价值属于那个应该得到它的人。 除了以上所述,我还感到疲惫不堪——比所有沉闷还难受的一种疲惫。只有在这时,我才理解了夏多布里昂(十九世纪法国作家——译者注)写下的东西,而且由于我缺乏必要的自知之明,这些话曾一直让我迷惑不解。他说:“人们受累于他们的爱。”我眼下不无震惊地发现,这恰是我的感受,是我无法否定的真理。 被他人爱,被他人真正地爱,是多么累人的事!被其他什么人用感情捆绑起来,作为爱的对象,是多么累人的事!把一个向往自由和永远自由的人,改变成一个受雇的伙计,从而对那些情感交易担负职责,永远架起一种不可解脱的体面姿态,是多么累人的事! 这样一来,那个人对这个人行为里隐伏的居高临下一无所知,更不以为这个人的拒绝其实是人类灵魂能够奉献的最伟大赠礼。在这种情况下,让一个人的存在,成为绝对依附他人情感的东西,让一个人别无选择,只能选择情感,只能有一点点爱,而且不论这是不是一种拉拉扯扯,这是多么累人的事。 在黑暗中,闪念转瞬即逝,在我的知觉和感情里没有留下任何痕迹。它没带给我任何难以从人类生活准则里推演出来的体验,至于一种本能的知识,我有幸成人以后,这些知识便在我内心里与生俱来。它既没给我以后能够伤感回忆的愉悦,也没给我以后在同样伤感回顾中的悲痛。它似乎是我在哪里读到过的什么东西,在哪本小说里,发生在别人头上,而这本小说我只读了一半,另一半正在佚散。我不太在乎另一半的佚散,因为我所读到的已经足够了,不怎么激动我的这一半,已经使全部情节昭然若揭,没有什么东西还需要佚散的那一半来交代。 留下的一切,是对爱我者的感激之情。但这是一种使人迷惑的抽象感激,更多是理智而非情感。我很抱歉,有人会因此而受伤。我对此表示懊悔,但也仅此而已。 看来,生活不会再给我一次机会,让我遭遇自然的情感。我已经彻底地分析了自己的第一次体验,几乎期盼着下一次,只是想看一看,进入第二轮时我会有何感觉。我可能会更寡情,也可能更有情。如果命运注定这样的事情将要发生,那就发生好了。 我感觉到感觉的荒谬。而事实,不论表现成什么样子,都不会使我有荒谬之感。 译后记 韩少功 决定翻译这本书,是因为两年前去法国和荷兰,发现很多作家和批评家同行在谈论费尔南多?佩索阿(Fernando Pessoa)这个人,谈论这个欧洲文学界重要的新发现。他没读过此人的书,常常闲在一边插不上话,不免有些怏怏。这样的情况遇得多了,自然生出一份好奇心,于是去书店一举买下他的三本著作,其中就有这本《惶然录》。佩索阿是葡萄牙人,享年47岁,生前默默无闻,仅出版过一本书,1935年去世以后始有诗名。这本书收集了他晚期的随笔作品,都是一些“仿日记”的片断体,其中大部分直到1982年才得以用葡萄牙文发表,进入大语种则是90年代的事了。原作者曾为这本书杜撰了一个名叫“伯纳多?索阿雷斯”的作者,与自己本名“费尔南多?佩索阿”的读音相近,并在卷首写了一篇介绍这位虚拟作者的短文,似乎索阿雷斯实有其人。 这当然不是有些先锋作家们爱玩的“间离化”小噱头,倒是切合了原作者一贯的思想和感觉。他在这本书里多次谈到自己的分裂,谈到自己不仅仅是自己,自己是一个群体的组合,自己是自己的同者又是自己的异者,如此等等,那么他在自己身上发现一个“索阿雷斯”,以他者的身份和视角来检视自己的写作,在这本书里寻求一种自我怀疑和自我对抗,就不难被人们理解了。 两个“索阿(SOA)”之间的一次长谈就是这样展开的。他(们)广泛关注着那个时代的生命存在问题,也是关注着人类至今无法回避也无法终结的诸多困惑。作者在随笔中的立场时有变化,有时候是一个精神化的人,把世界仅仅提纯为一种美丽的梦幻;有时候则成了一个物质化的人,连眼中的任何情人也只剩下无内涵的视觉性外表。有时候是一位个人化的人,对任何人际交往和群体行动都满腹狐疑;有时候则成了一个社会化的人,连一只一晃而过的衣领都向他展示出全社会的复杂经济过程。有时候是一个贵族化的人,时常流露出对高雅上流社会乃至显赫王宫的神往;有时候则成为了一个平民化的人,任何一个小人物的离别或死去都能让他深深地惊恐和悲伤。有时候是一个科学化的人,甚至梦想着要发现有关心灵的化学反应公式;有时候则成了一个信仰化的人,一次次冒犯科学而对上帝在当代的废弃感到忧心忡忡……在这里,两个“索阿”没有向我们提供任何终极结论,只是一次次把自己逼向终极性绝境,以亲证人类心灵自我粉碎和自我重建的一个个可能性。 如果说这本书不过是自相矛盾,不知所云,当然是一种无谓的大惊小怪。优秀的作家常常像一些高级的笨伯,一些非凡的痴人。较之于执着定规,他们的自相矛盾常常是智者的犹疑;较之于滔滔确论,他们的不知所云常常是诚者的审慎。其惊心动魄的自我紧张和对峙,不是每一个人都能轻易得到的内心奇观,更不是每一个人都敢于面对的精神挑战。身为公司小职员的佩索阿,就人生经历而言乏善可陈,用他自己的话来说,他不过是一个“不动的旅行者”,除了深夜的独自幻想之外连里斯本以外的地方都很少去过。但他以卑微之躯处蜗居之室,竟一个人担当了全人类的精神责任,在悖逆的不同人文视角里,始终如一地贯彻着他独立的勇敢、究诘的智慧以及对人世万物深深关切的博大情怀。这是变中有恒,异中有同,是自相矛盾中的坚定,是不知所云中的明确。正是这一种精神气质,正是这种一个人面向全世界的顽强突围,使佩索阿被当代评论家们誉为“欧洲现代主义的核心人物”,以及“杰出的经典作家”、“最为动人的”、“最能深化人们心灵”的写作者,等等。即便他也有难以避免的局限性,即便他也有顾此失彼或以偏概全,但他不无苦行意味的思想风格与对世界任何一丝动静的心血倾注,与时下商业消费主义潮流里诸多显赫而热闹的“先锋”和“前卫”,还是拉开了足够的距离,形成了耐人寻味的参照。 《惶然录》是佩索阿的代表作之一,是一部曾经长时间散佚的作品,后来由众多佩索阿的研究专家们收集整理而成。在这本中译本里,除圆括号中的楷体文字为译者注解,圆括号里的宋体文字,以及方括号里空缺及其造成的文理中断,均为原作的原貌。而各个章节的小标题,除一部分来源于原作,其余则为译者代拟,以方便读者的目录查检。考虑到原著出自后人的整理(包括不同的整理),考虑到某些部分存在交叉性重复,这个中译本对英译本稍有选择——这是考虑到大多数读者是对佩索阿感兴趣,而不是对有关他的版本研究更有兴趣。换一句话说,这种再整理意在方便一般读者,若读者对原作全貌和整理过程更有兴趣,则不妨将这个节选本视为《惶然录》的入门。 最后,要说的是,翻译非我所长,有时候随手译一下点什么,作为读书的副业,是拾译家之遗漏,是为了让更多的人能分享阅读快感,交流学习心得,如此而已。故这个初版译本因译者功力所限,肯定难免某些错漏——但愿今后有更好的译者(比如西、葡语专家)来做这件事,做好这件事。这一天为期不远。 1998年4月于海口 《惶然录》是葡萄牙作家费尔南多?佩索阿晚期随笔结集。这个在隐秘的角落度过短暂一生的思想者,广泛关注着那个时代的生命存在问题,也是关注着人类至今无法回避也无法终结的诸多困惑。立场时有变化,变中有恒,异中有同,是自相矛盾中的坚定,是不知所云中的明确,是独自一人面向全世界顽强突围的精神气质。文字特别典雅、精准、洁净,充满了诗性之美和智性之魅,体现其对思想对生活一种智慧的悟力,穿透了尘世和自然。这是一本意蕴深厚的书,只要你不断阅读,你就会领悟佩索阿博大精深的感知。什么时候阅读都会像初次阅读那样,字里行间总有新的空间浮现出来。正如译者韩少功所言:“这本书深者读其深,浅者读其浅,抚慰心灵的孤独和惶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