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击肥胖

直击肥胖
作者: 朱孝成 邵永
出版社: 知识产权
原售价: 80.00
折扣价: 57.60
折扣购买: 直击肥胖
ISBN: 9787513080545

作者简介

朱孝成,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主任医师,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普外科副主任,胃肠外科、胃病治疗中心、减重代谢外科中心主任,中华医学会外科学分会甲状腺及代谢减重学组委员,美国外科学院Fellow (FACS)、美国匹兹堡大学博士后,克里夫兰医学中心(CCF)消化病中心项目专家(2006—2013年),美国胃肠内镜外科医师学会(SAGES)会员,国际肥胖症和代谢紊乱外科联合会(IFSO)会员,美国代谢和减肥外科学会(ASMBS )委员,中国医师协会外科医师分会肥胖和糖尿病外科委员会委员,江苏省医学会代谢减重学组副组长,江苏省医学会外科分会委员及胃肠学组委员,江苏省医师协会肥胖与糖尿病外科学组组长,中国教育国际交流协会国际医学教育分会临床学科组专家。 邵永,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主任医师,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胃肠外科、胃病治疗中心、减重代谢外科中心副主任,徐州医科大学医学技术学院副院长,中国医师协会外科医师分会肥胖和糖尿病委员会青年委员,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代谢外科学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营养学专业委员会委员,白求恩精神研究会检验医学分会常务理事,江苏省医学会外科学分会腹腔镜与内镜外科学组委员,江苏省医师协会外科学分会肥胖与糖尿病外科学组委员,徐州市健康管理学会体重与代谢病管理专业委员会常务副主任委员兼秘书长,徐州市医学会减重代谢学组副主任委员,徐州市医学会微创保胆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

内容简介

第一节 肥胖的定义、类 型和评估 (一)什么是肥胖? 肥胖是指一定程度的超 重与脂肪层过厚,是体内脂 肪,尤其是甘油三酯积聚过 多而导致的一种状态。临床 上将体内贮积脂肪量大于等 于20%理想体重称为肥胖。 肥胖不仅是体重的增加,还 包括由于食物摄入过多或机 体代谢改变所致的脂肪过多 、分布异常,以及由此产生 的代谢紊乱、炎症反应。肥 胖的发生不仅取决于能量的 绝对摄入量,很大程度上还 受调控因素的影响。 新陈代谢是生物体与环 境及生物体内物质和能量的 不断交换和转化过程,包括 物质代谢和能量代谢两个方 面。能量代谢调控是一个极 为复杂的过程,人体通过复 杂精密的神经内分泌系统调 节机体的能量供给、贮存和 释放,若出现异常可导致肥 胖症的发生,而肥胖症反过 来又可能影响能量代谢的正 常平衡状态。 正常人体内脂肪(简称“ 体脂”)的含量与年龄、性 别有关。新生儿体脂百分比 为10%~15%,一周岁时 增至25%,此后会缓慢下降 ,到10岁左右又回到15% 左右。10岁以后体脂百分比 会因为性别的差异而不同, 女性在性成熟过程中不断增 加可达到25%,而男性基本 保持不变。到了成人阶段, 不论是男女,体脂百分比大 都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长 。 (二)肥胖有哪些类型 ? 肥胖有不同的类型,诊 断和治疗肥胖时需考虑个体 化因素,系统评估代谢状态 ,并对肥胖的程度和分类进 行精确诊断。肥胖一般根据 病因、发病年龄、严重程度 、体型特征、病理生理及是 否合并代谢性疾病等进行体 质分类。 根据病因肥胖可分为单 纯性肥胖和继发性肥胖。单 纯性肥胖在临床上占90%以 上,分为体质性肥胖和后天 获得性肥胖。体质性肥胖跟 遗传有关系:父母都肥胖者 ,子女肥胖率可达70%~ 80%;父母一方肥胖的,子 女肥胖概率是35%~40% 。后天获得性肥胖主要指饮 食长期摄入过多导致的肥胖 。在食物获取异常容易的现 代生活中,体质性肥胖和后 天获得性肥胖有时并不容易 区分。 继发性肥胖占20%~ 30%,内分泌疾病、腺垂体 功能减退、甲状腺功能减退 等均是常见的原因。应当强 调的是,继发性肥胖需经专 科检查及实验室检查才能诊 断。单纯性肥胖则指原因未 明而不伴器质性疾病的均匀 性肥胖,因此此诊断必须在 排除继发性肥胖后才能成立 。 成人继发性肥胖主要有 库欣综合征、多囊卵巢综合 征、下丘脑性肥胖、性功能 减退症、催乳素瘤等。儿童 继发性肥胖则应考虑肥胖性 生殖无能综合征、假性肥胖 性生殖无能综合征或遗传性 肥胖等。药物性肥胖属于继 发性肥胖,如因某些皮肤性 疾病长期外用激素类药物、 口服激素或避孕药等。 按脂肪分布特征肥胖分 为全身性肥胖、向心性肥胖 、臀型肥胖、腹型肥胖、下 身肥胖和上身肥胖等。 (三)肥胖如何评估? 1.身高推算法 男性标准体重(kg)=身 高(cm)-105;女性标准 体重(kg)=身高(cm)- 100。如果实际体重超过标 准体重20%,可判定为肥胖 。 2.标准体重百分率 计算公式:标准体重百 分率=实际体重/标准体重 ×100%。体重百分率在 90%~110%均为正常,大 于等于110%称之为超重, 大于等于120%为轻度肥胖 ,大于等于125%为中度肥 胖,大于等于150%为重度 肥胖。但该标准不适用于某 些特殊个体,如健美和举重 运动员。 P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