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是砍向我们内心冰封大海的斧头:卡夫卡谈话录
作者简介
弗朗茨·卡夫卡 | Franz Kafka 1883-1924 奥地利德语小说家 西方现代主义文学宗师 生前一直在保险公司工作,业余时间创作短篇小说 代表作《变形记》《审判》《城堡》等 他擅长用象征的手法刻画现代人的异化和隔阂 并呼唤一种超越惨淡现实的努力,击碎人们心中的冰海 深刻影响了萨特、加缪、博尔赫斯、马尔克斯等作家 村上春树的小说以《海边的卡夫卡》为名向他致敬 古斯塔夫·雅诺施 | Gustav Janouch 1903-1968 捷克作家 1920 年结识弗朗茨·卡夫卡 1951 年出版与卡夫卡的谈话录 他的记录为后世了解卡夫卡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内容简介
1920年3月底的某一天 ,吃晚饭的时候,我的父 亲让我第二天上午到他的 事务所去一趟。 “我知道你经常逃课去市 立图书馆,”他说,“明天来 找我,穿得像样点。我要 带你去见个人。” 我问他我们究竟要一起 去哪儿。 我感觉我的好奇心似乎 让他挺开心。可他没有回 答我的问题。 “别问了,”他说,“别那 么好奇,给自己留点盼头 。”第二天,还没到中午, 我准时来到了他位于工人 意外保险机构四楼的办公 室。他将我从头到脚仔细 打量了一番,打开了写字 台中间的抽屉,从中取出 一个用花体字写着“古斯塔 夫”的绿色文件夹放在面前 ,并久久地盯着我。 “你干吗站着?”过了一会 儿,他问道,“坐吧。”看到 我脸上紧张的表情,他的 眼皮细微而戏谑地抽搐了 起来,“别怕,我并不想训 斥你,”他用友善的语气道 ,“我想像同志一样与你对 话。忘了我是你父亲,只 管好好听我说。你在写诗 。”他凝视着我,仿佛是在 给我开账单似的。 “你为什么会知道?”我 结结巴巴地说,“你是怎么 知道的?” “这还不简单,”父亲说 ,“我每个月都收到一张数 额不小的电费账单。我查 了一下电费大涨的原因, 发现你房间的灯每天都开 到很晚。我想知道你到底 在干什么,所以我稍微关 注了一下。我发现你一直 在写作,然后又把写完的 东西撕了,要不就羞愧地 把它藏在小钢琴下面。有 天上午趁你去学校的时候 ,我看了看你写的东西。” “然后呢?” 我咽下一口口水。 “没有然后了,”父亲说 ,“我发现了一本写着‘经验 之书’的黑色笔记本。我本 来挺感兴趣的。不过当我 发现那是你的日记之后, 我就把它放到一边去了。 我不想窥探你的灵魂。” “不过那些诗你倒是读了 。” “是的,我读了。它们被 装在一个贴着‘美之书’标签 的黑色档案夹里。很多我 都看不懂。我不得不说, 有些诗写得挺傻的。” “你为什么读我的诗?” 那年我十七岁,一点风 吹草动都是对我自尊极大 的亵渎。 “我为什么不可以读?为 什么我就不能欣赏你的作 品?有几首诗我甚至还挺 喜欢的。但我想听听专业 人士是怎么说的。所以我 把它们全都速记了下来, 还用办公室的打字机打出 来了。” “你记了些什么诗?” “全部。”父亲答道,“我 不止把那些我能读懂的诗 记下来了。我想让人评断 的是你的作品,而不是我 的品位。所以我把它们全 都记录下来,并交给卡夫 卡博士了。” “哪个卡夫卡博士?你从 来没提过这个人。” “他是马克斯·布罗德的 好朋友,”父亲解释道,“《 提修·布拉赫斯走向上帝之 路》这本书就是布罗德献 给他的。” “那不就是《变形记》的 作者吗?”我失声喊道,“那 个中篇真是棒极了!你认 识他?” 我父亲点了点头。 “他就在我们的法务部工 作。” “他怎么说我的东西?” P2-4 ◆豆瓣8.9分好书新译。 ◆格非万字导读。 ◆和小职员出身的文学大师卡夫卡聊聊天,逃离眼前的办公桌,进入属于你的阅读世界。 ◆卡夫卡在本书中既谈论文学、写作、艺术的日常思考,也谈论工作、人的自由、家庭、城市生活等普世话题,金句频出,十分精彩。 ◆1951 年初版后 翻译成十几种语言、蜚声国际文坛 与《歌德谈话录》并称为德语双璧。 ◆“我所认识的活生生的弗朗茨·卡夫卡,比他那些作品要伟大得多。他不是文学评论的材料,而是一个发人深省的生活典范,他的声音是我们时代所有人类的一个重要福音。卡夫卡是一场思想的烟火表演。”——古斯塔夫·雅诺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