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出版社: 商务印书馆
原售价: 48.00
折扣价: 33.20
折扣购买: 知识的源泉——布哈拉/丝瓷之路博览
ISBN: 9787100199216
蓝琪,湖北安陆人,1983年师从项英杰先生研究中亚史,1986年获武汉大学硕士学位,随后在贵州师范大学历史与政治学院任教。主要从事中亚史、突厥史、中外关系史的研究。主要专著:《称雄于中亚的游牧民族》、《16—19世纪中亚各国与俄国关系论述》、《金桃的故乡——撒马尔罕》;译著:《草原帝国》、《治国策》、《中亚文明史》第五卷等。
不同的追求让生命展现出不同的姿态。以佛寺形象出场的布哈拉城,在登台亮相的一刹那间似乎已经预示了日后的发展方向。佛教哲学圆融通透,可以从很多方面充实人生,给人们的生活带来和谐与宁静。作为宗教圣地的布哈拉以她那朴实无华而又庄重典雅的气质吸引着希望通过知识以求精神滋养的人们;吸引着希望通过安顿心灵以求找到人生坐标的人们。可以说,人们知道布哈拉城更多的是通过她的文化内涵而不是因为她的地理意义:寻找精神慰藉的人们绕道前来;需要心灵洗礼的人们在此驻足;渴求知识的青年汇集于此。偏离了丝绸之路主干道的布哈拉城没有撒马尔罕城的繁华与喧嚣,却是精神修炼的好去处。 命运之轮不停地转,转来了灾难。1220 年2月,成吉思汗率领的蒙古大军悄然而至,宁静的布哈拉城 硝烟四起,这一仗奠定了成吉思汗子孙在布哈拉城几百年的统治。在撒马尔罕城被蒙古人攻克以后,牙剌瓦赤及其子马思忽惕向成吉思汗进言治理城市的方法,成吉思汗任命他们协助留守当地的蒙古官员达鲁花赤(代表成吉思汗管理军政、民政和司法的官员)治理河中地区。牙剌瓦赤在此实行休养生息的政策,废除了兵士和签军的强制征兵,废除了种种临时赋税的负担和摊派。志费尼说:“那些流散到穷乡僻壤的人,为他的公 正、仁慈所吸引,返回故里,人们从世上各地到那里去;因他的诚挚,布哈拉城日趋繁荣,甚至达到它的顶峰,其领域成为名门望族的家园,贵人黎庶的聚集地。”很快,布哈拉城又成了伊斯兰世界的文化中心:“到现在,要说人口的拥塞、动产和不动产的众多,学者的云集,科学及其他研究者的兴盛,宗教捐赠的建立,伊斯兰国家中没有城市可与布哈拉相匹敌。” 在东方群邑中,它是伊斯兰的圆屋顶,那些地方的和平城。它的四方有博士和律师的灿烂光辉作装饰,它的周围有高深学识的珍宝作点缀。 自古以来,它在各个时代都是各教派大学者的汇集地。不论在街头公园的长椅上还是公共汽车的座位上,人们总在读书。以至于会让你疑惑:这座城市是不是整个就是一所开放的大学。……我终于明白并且深刻理解了,布哈拉之所以能最终成为中亚著名的历史文化名城的全部内涵和精神底蕴,明白了为什么绵绵几百年了,无数的穆斯林学子和各种类型的文化人总是怀着敬意,抱着期望,揣着向往,不断地走近它,以求更亮地点燃生命的光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