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美技术史

拉美技术史
作者: [西]大卫·普雷特尔(DavidPretel),[德]赫尔格·文
出版社: 中国科学技术
原售价: 108.00
折扣价: 63.80
折扣购买: 拉美技术史
ISBN: 9787523605875

作者简介

大卫·普雷特尔(David Pretel),西班牙马德里自治大学技术史和经济史博士、教授,重点研究拉美地区和大西洋贸易。著有《19世纪西班牙专利的制度化》《技术与全球化:世界史中的专家网络》,参与编撰《牛津商品史手册》和《剑桥技术史》。 赫尔格·文特(Helge Wendt),德国曼海姆大学早期近代史和全球史方向博士,马克斯·普朗克科学史研究所(柏林)的研究员。著有《从伊比利亚半岛的殖民活动到知识的全球化》《煤炭时代: 1500—1900年的全球与知识史》《欧洲“混血”的历史》,参与编撰《古巴物理学史》。

内容简介

从19世纪40年代开始,随着离心机转动的角动量的增加,一批新兴商人-种植园主便可生产出不同种类的糖,利用交通基础设施将不同等级的糖制品投入不同层次的市场。随着铁路的扩张改善农村交通,这些商人-种植园主将高质量的净化糖运送到哈瓦那(Havana)的新码头仓库,将较低等级的糖蜜和黑糖直接从二级港口城镇运出去;其中马坦萨斯(Matanzas)和卡德纳斯(Cárdenas)是最重要的港口。哈瓦那有跨国金融通道,有深水港口,有新的仓储设施,有作为进口目的地的良好声誉,在靠近政治权力中心的地方,主持着大型船只和白糖的运输,其中最大比例的白糖运往英国。马坦萨斯本地生产的白糖通过铁路和帆船运往哈瓦那,而本地生产的黑糖通过小商人的传统方式直接出口到北美。卡德纳斯,作为本章的重点,则拥有相对较浅的港口;那里的商人直接用较小的美国纵帆船出口糖蜜。这个二级港口还有通向古巴岛上最现代化、土壤最肥沃的种植园的交通运输设施。然而,由于精英阶层的商人-种植园主群体对新运输系统的要求,“种植园白糖”的运输线路会经过城镇的仓储区,再通过沿岸贸易船或蒸汽船到达大圈环绕哈瓦那的仓库群。 受社会传统及地理条件的影响,西方技术在进入拉美地区时,经历了一系列的调整和转变,形成了拉美独有的技术文化,并完成了技术转移中的创新。这种创新伴随着经济转型和快速现代化,满足了社会重构的需求和经济活动的需求。目前看来,在技术转移中形成的技术文化,是对原有文化的发展与融合,而不是单纯伤害或完全替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