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出版社: 时代文艺
原售价: 15.80
折扣价: 6.40
折扣购买: 无障碍阅读·彩插励志版 《成语故事》
ISBN: 9787538768527
《成语故事》不是某一位作家所创作的,而是在人们长期的语言交流中被记录下来的。其经过了时间的千锤百炼和历史的积淀,蕴含深刻的思想和丰富的表现力,是汉语中富有民族特色的宝贵财富。成语的来源极其广泛,有的来自历史故事,有的出自神话传说……成语故事告诉我们很多历史知识和为人处世的道理,非常值得我们去细细品读和学习。
\\\\\\\"A 爱ài屋wū及jí乌wū 殷商末年,商纣4(zhòu)王是个昏君,老百姓过着痛苦的生活。周武王率领军队打败商纣王,建立了周朝。周武王不知道如何处置旧朝遗留下来的官员,就召见姜太公444(名尚,字子牙,中国历史上最享盛名的政治家、军事家和谋略家)问:“该如何对待这些遗留下的官员呢?”姜太公回答说:“我听说,如果喜爱一个人,就连他屋上的乌鸦也会喜爱;如果憎恨一个人,就连他的仆从、家吏也会厌恶。将这些敌对分子全部杀掉,一个不留,您看怎样?” 爱一个人而连带爱他屋上停留的乌鸦。比喻爱一个人而连带地喜爱跟他有关的人或物。 不因个人的喜好而去判断事物的好坏,而应多听多看,全方位地看清事物的本质。 出.处.“爱屋及乌”出自《尚书大传》。 近义词.“屋乌推爱”,释义同“爱屋及乌”。 按àn图tú索suǒ骥jì 春秋时期,秦国有个叫孙阳的人,擅长相马。无论什么样的马,他一眼就能分出优劣。因此,他常常被人请去识马、选马,人们都称他为“伯乐44”(本是我国神话传说中掌管天马的星名,后借指善于发现和选用人才的人)。 为了让更多的人学会相马,也为了使自己的一身绝技不致失传,孙阳把自己多年积累的相马经验写成了一本《相马经》。在这本书里,孙阳详细介绍了各种各样的好马,并把这些马画在书中,以供后人参考辨认。孙阳的儿子看了孙阳写的《相马经》,以为相马很容易,就拿着这本书到处找好马。他按照书上所绘的图像去找,却一无所获。 一天,他在路边看见一只癞蛤蟆,这只癞蛤蟆的前额和书中所说的好马的特征十分相符,以为自己终于找到了一匹千里马,便高兴地把癞蛤蟆带回家,对孙阳说:“父亲,我找到了一匹千里马,就是蹄子不太像。”孙阳一看,哭笑不得,只好回答说:“可惜这马太喜欢跳了,恐怕不好驾驭4(yù)啊!” 图:图像。索:寻找。骥:良马。按照图像去寻找好马。比喻按照死规矩机械、呆板地做事,也泛指按照线索寻找目标。 在平时的学习和生活中,我们对书本中的知识和前人的经验一定要灵活掌握,千万不能死守教条,生搬硬套,否则就会闹出笑话。 出.处.“按图索骥”出自东汉班固的《汉书·梅福传》。 近义词.顺藤摸瓜:顺着瓜的藤蔓去寻找瓜。比喻沿着发现的线索追根究底。 B 八bā仙xiān过ɡuò海hǎi 相传,有八位神仙去赴王母娘娘的蟠4(pán)桃会。他们分别是铁拐李、吕洞宾、蓝采和、张果老、汉钟离、曹国舅、韩湘子和何仙姑。 当这八位神仙途经东海时,只见海面上波涛汹涌,难以通行。吕洞宾便提议:“以前我们都是腾云驾雾,今天我们各自向海里投一样东西,然后各自过海,大家说如何呢?”其他七位神仙笑着点点头表示赞同。于是,铁拐李把自己的拐杖投向海里,站在上面渡过了东海;汉钟离把自己的芭蕉扇投到了水中,那把扇子又大又宽,活像一只小船,他直接跳到了扇子上;吕洞宾、蓝采和、张果老、曹国舅、韩湘子和何仙姑也不甘示弱,分别把自己的剑、花篮、纸驴、玉朝笏4(hù,古时君臣在朝廷上相见时,手中所拿的狭长的板子,用玉、象牙或竹片制成,上面可以记事,后来只有大臣使用)、洞箫和荷花投向了海里,站在上面顺利过了海。 不一会儿,八位神仙就渡过东海,热热闹闹地远去了。 比喻各自有一套办法,或各自施展本领。 八位神仙拥有非凡的本领,令人羡慕,我们也可以通过学习来增长才干。等到关键时刻,我们所掌握的这些本领便能得以施展。 近义词.大显身手:充分显露自己的本领。 百bǎi步bù穿chuān杨yánɡ 春秋时期,楚国有个名叫养由基的神箭手,他的射箭技艺极其精湛4(zhàn)。在楚晋两国的战斗中,他曾一箭射死晋国大将吕锜4(qí)。 有人听说养由基的射箭技艺超凡,就想和他比试比试,看谁能射中百步以外的柳叶。养由基听后,二话不说,对准百步以外的三片柳叶,拉好弓,接连放出了三箭,竟然都命中了柳叶。顿时,在一旁观看的人们全惊呆了。 想和养由基比试的那个人也不由得称赞道:“真是百发百中啊!”柳树也称杨柳,因此就有“百步穿杨”之说。 百步:百步以外的距离。在一百步以外射中杨柳的叶子。形容箭法或枪法十分高明。 中国自古就有神箭手。养由基之所以拥有精湛的射箭技艺,是他努力、勤奋的结果。如果我们能像他一样勤学苦练,也必定大有长进。 出.处.“百步穿杨”出自西汉刘向的《战国策·西周策》。 近义词.百发百中:形容射箭或打枪准确,每次都命中目标。也比喻做事有充分把握。\\\\\\\" \\\\\\\"成语故事是汉语中的璀璨明珠,是历史的积淀,是中华民族语言的瑰宝。每一个成语的背后都有一个含义深远的故事,经过时间的打磨、千万人的口口相传而被记录下来。每一个成语都是那么的言简意赅,又是那么深刻隽永。阅读成语故事,我们可以了解历史、通达事理、学习知识、积累优美的语言素材……所以,学习成语是小朋友学习中国文化的重要途径。 成语故事的来源十分广泛,有的来自历史故事,有的从民间笑话中提炼而来……如我们耳熟能详的 “防微杜渐”“精卫填海”“拔苗助长”,等等。从字面上看,其中许多的成语或许并不难理解,但要细细说来也许会有人说不清楚,这就需要我们从书中一字一句地读来,细细地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