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的面孔2:变局
作者简介
政治经济学博士,考研政治名师,考研政治黄皮书系列主编。编有《考研政治核心考案》《考研政治通关优题库》等考生广泛认可的拥有百万销量的考试辅导教材。知名教育自媒体人,微信公众号“考研政治徐涛”入围新榜中国微信 500 强,微博教育十大影响力大 V。 著有“历史的面孔”系列畅销历史读物。
内容简介
序言 纵观几千年世界诸文明,从未有过似中华文明这般 具有稳定性的,也罕有似中国人这般爱好稳定生活的。 只要“稳定”,生活总是可以被解释得非常美满。 然而,鸦片战争以后,滚滚而来的世界大势砸碎了 绵延已久的安稳,将我们的国家和民族拽进了前所未有 的大变局之中。 何谓变局?历史教科书上是这样解释的:西方携坚 船利炮入侵,封建王朝摇摇欲坠;一系列不平等条约的 签订,使中国割地赔款,丧权辱国;各种思潮涌入,中 体西用、君主立宪、无政府主义、民主共和的主张交锋 激荡。 诚然,这是每一个中国人耳熟能详的国家民族之大 变局。但是,若我们将视角聚焦个体,大变局之中的一 个个人、一个个家庭,我们会更加震撼于一段段鲜活的 人生在变局之中是如何被拉扯的。 “勤奋读书,科考入仕”,“功成名就,光宗耀祖 ”,这是在天下士子的人生观中沉淀了近千年的价值追 求。而当科举被废除的那一刻,饱读诗书的知识分子或 抗议,或沉沦,甚或了结自己的生命,但这阻挡不了变 局的步伐。他们当时面临的是何等的人生观的考验。 “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在家从父,出嫁从夫 ”,这是在中国的家庭结构中延续了两千多年的伦理秩 序。而当孩子接受新思想、敢于追求自由恋爱,女人高 喊男女平等、敢于走出家庭的那一刻,的确可被今天的 我们称作社会的进步,但当时身处变局中的反抗者的处 境是何等艰难,被反抗者又是何等的迷惘。 “无商不奸,无奸不商”、“士农工商,商为四民 之末”,这是上千年来中国的传统文化对商人的理解, 也是传统社会结构为了压制商人的发展所做的社会安排 。而当西方的商业资本家气势汹汹地在中国收割利益, 中国商人喊出发展民族工商业、“实业救国”口号的那 一刻,开路者是何等小心翼翼,传统秩序的卫道者又是 何等不知所措。 站在变局发端的林则徐,从状元郎到实业家的张謇 ,从家庭妇女到革命家的秋瑾,从立宪专家到共产党员 的杨度,从精通西学到捍卫传统的辜鸿铭,从书斋走向 旷野的建筑师林徽因,无不在变局之中挣扎迷惘、上下 求索。 变局早就已经开始了,并且一旦开始,似乎就不会 结束。 今天的中华民族走在通向伟大复兴的光明道路上, 政局稳定,社会安宁,但时代的变局仍波澜壮阔。 宏观层面无须赘述,领导人已经做出了最精辟的总 结: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 而微观层面,我们在忙碌的生活中处处可感。 在经济社会快速向前发展的过程中,我们学了多年 的专业不经意间被淘汰了,我们从事了多年的行业一夜 之间消失了。 在知识快速迭代的过程中,上一辈人的经验即便是 成功的经验,似乎都不足以指导新一辈如何走好他们的 人生之路了,因为两代人所处的是两个并不相同的世界 。 在信息加速互联互通的过程中,个人意识迅速串联 成社会意识,反过来又深度影响每一个社会成员。我们 的注意力被层出不穷的热搜占据,而话语却被片面偏颇 的风评牵引。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人们总是以“现 在网上都说……”开启话题。我们很难突破“信息茧房 ”,有自己的独立思考。 …… 变局给人们带来了迷惘和压力,同时也带来了新的 希望。 变局打破了旧的秩序,废除了旧的理念,同时也孕 育着新的生机。 社会的发展总是向新向上的,但道路却从不会平坦 顺畅,只会等待积极面对、积极求索的人作为。 非常幸运的是,长年的教学工作给了我难得的与青 年朋友深度交流的机会,数以百万计的私信留言能让我 更真切地体会当下年轻人在面对变化的世界时的恐惧和 不安,也能让我更欣喜地感受到一些进取者的定力与远 见。 此书何以作?讲述人物故事,分享人生经验,为变 局中的新一代增加一些智慧之力量和无畏之勇气。 千万粉丝考研名师徐涛新作 6位进取者的人生故事,6种生活的智慧与勇气 历史,终究是人物谱写的历史。而人格的力量足以穿透岁月,让你在变化的世界中增加定力与远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