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头问道(刘希彦解读红楼梦)(精)

石头问道(刘希彦解读红楼梦)(精)
作者: 刘希彦|责编:陶嶒玲
出版社: 岳麓
原售价: 49.00
折扣价: 30.90
折扣购买: 石头问道(刘希彦解读红楼梦)(精)
ISBN: 9787553814254

作者简介

刘希彦,古中医研究者,古琴家,编剧,作家。在古琴、红学、京剧等传统文化领域皆有造诣,师从于吴派古琴大师汪铎,致力于古中医的研究、及传播多年。著有《经方求真——道释伤寒论》一书,并创作有随笔集《纸醉金迷多忧愁》。

内容简介

情乃是.大的惑 …… 有个寄人篱下的人早早的离了席——黛玉。 所谓离人恨重,黛玉对景感怀,便感伤起来,欲 寻个知己来遣怀。书上说,宝钗虽亲厚,此时自 然是在家团圆;宝玉虽情重,因晴雯病着,诸务 无心,且王夫人再四遣他去睡,也家去了;余者 或不甚密或不甚合,也难周全。世事莫不如此, 岂独顰卿,平时说亲道密,呼朋引伴的一大堆, 真到用时却难找出个真正交心的来。说巧也巧, 偏偏湘云在。湘云是贾母娘家史家的内侄孙女, 史家在四大家族中败落.,湘云父母早亡,遭 际一如黛玉,平素又甚亲密,正好相慰。 二人来到山下的凹晶溪馆,凭栏近水赏月。 湘云说若有船坐更妙,黛玉触机,说了句:“事 若求全何所乐?”每次读到此处,心里皆如电掣 雷击一般,内外通明,黛玉一生之苦处,不正是 在“情”字上过于求全吗?若果然能放下此心, 以黛玉的根器,不难是地上的神仙。湘云亦是大 根器者,借题感叹道,贫穷之家以为富贵人家事 事遂心,亲历其境才知道,竟不能遂心。黛玉也 笑道,家里上下,就连老太太、太太也有不遂心 之处,“无论事大事小,有理无理,其不能各遂 其心者,同一理也,何况你我旅居客寄之人哉! ”此一番话真是“千红一哭,万艳同悲”,世上 无论王公贵族,还是贩夫走卒;无论贤达聪俊, 还是愚贱鲁钝,就如一幕戏剧,行头不一样,场 景不一样,烦恼和痛苦是一样的,谁也难说比谁 少多少。既如此,又何苦汲汲以求富贵,念念不 忘情爱?就这几句信口而来的话,便能息了世人 多少妄心。 正说着,山上传来笛音,正是老太太带领众 人品笛之时,黛玉闻之起了兴致,于是二人借景 联诗。其中佳句横斜不提,正在兴头上,难分胜 负之时,黛玉看到池中有一个黑影,指给湘云看 。湘云拾了一个小石块向池中打去,那黑影嘎然 一声,竟飞起一只白鹤来,湘云神光乍现,立刻 得了佳句: 寒塘渡鹤影。 黛玉听了,“又叫好,又跺足,说:‘了不 得了,这鹤真是助他的了!’”旋即对了一句: 冷月葬花魂。 此句一出,湘云默然,叹道:“诗固新奇, 只是太颓丧了些。你现病着,不该作此清奇诡谲 之语。” 一语未了,栏外山石后转出一个人来,竟是 妙玉,说她方才听了,“有几句虽好,只是过于 颓败凄楚。此亦关人之气数而有,所以我出来止 住。”于是邀二人去栊翠庵喝茶不提。 贾母借笛音而感家运之气数,黛玉因白鹤而 《石头问道》一书是对不朽名著《红楼梦》通俗化解读的全新尝试,作者对《红楼梦》中人物的解读、主题的探讨,都是立足文本,结合自己的思考,从具体故事情节中分析人物性格及命运、揭示主题,提出自己独到的见解。全书形散而神不散,这种似断而连的多层解读模式,恰恰展示了全书结构的多样而统一,形成了由相对独立篇章解读红楼与整体探讨红楼艺术魅力浑然相成的鲜活解读体征,从宏观到微观,从故事脉络到人物特征,无不探赜索隐,发人深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