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出版社: 金城
原售价: 78.00
折扣价: 53.05
折扣购买: 希特勒的私人藏书(那些影响他一生的图书双色图文增修版)
ISBN: 9787515516547
提摩西·赖贝克(Timothy W. Ryback),美国学者,哈佛大学博士,纳粹史专家。历史正义与和解学会(IHJR)会长,国际外交学会(ADI)前副秘书长,哈佛大学前教员。《大西洋月刊》《纽约客》《纽约时报》《华尔街日报》撰稿人。
前言 焚书者 希特勒焚书的行径已为世人所熟知,但他在56岁死时留下1.6万本私人藏书的事情却鲜有人知。不论从哪个角度看,他的收藏都是项壮举:藏书中有大量哲学家、历史学家、诗人、剧作家以及小说家的初版作品。对他个人而言,这些书是他的“诗泉”,将知识和激情提供给他。他深陷其中,一面压抑缺乏安全感的内心活动,一面又通过这些书培养着自己疯狂的野心。他读起书来贪得无厌。他声称自己每晚至少读1 本书,有时则更多。“当一个人‘付出’时,他同时也在‘获取’。”他曾说,“而我从书中获取我之所需。” 希特勒将《堂吉诃德》同《鲁滨孙漂流记》(Robinson Crusoe)、《汤姆叔叔的小屋》(Uncle Tom’s Cabin)、《格列佛游记》(Gulliver’s Travels)等世界文学名著放在一起。“每本书的创意都无与伦比。”他说。《鲁滨孙漂流记》让他认识到了“整个人类的发展过程”。《堂吉诃德》则巧妙地捕捉到了一个时代的终结。他所收藏的这两部名著均为插图版。塞万提斯笔下那位饱受妄想症摧残的英雄形象在古斯塔夫·杜雷(Gustave Doré)浪漫主义手法的描绘下尤其让人印象深刻。 同时,希特勒还藏有《莎士比亚全集》。这套书由格奥尔格·米勒(Georg Müller)出版社翻译成德语,于1925年出版。整套莎翁全集构成一个系列,旨在形成一套大众读物。其中,第6册收录了《皆大欢喜》(As You Like It)、《第十二夜》(Twelfth Night)、《哈姆雷特》(Hamlet)、《特洛伊罗斯与克瑞西达》(Troilus and Cressida)等作品。书籍装帧精良,以摩洛哥皮革手工包装,并装饰有金色浮雕式的雄鹰,书脊上还印着希特勒名字的缩写字母。 希特勒认为莎士比亚的成就无论在哪方面都高于歌德和席勒。当莎士比亚将自己的目光投在新兴的大英帝国上,关注其气象万千的变化时,这两位日耳曼诗人、剧作家却把自己的才华浪费在讲述中年危机和手足相残的故事上。希特勒一度发问,为何德国在启蒙运动中造就了《智者纳旦》(Nathan derWeise)这样的作品,讲述犹太学者致力于调解基督教徒、穆斯林以及犹太人之间的矛盾;而莎士比亚却能为世人贡献《威尼斯商人》(The Merchant of Venice),还有著名的夏洛克这一形象? 希特勒似乎吸收了《哈姆雷特》中的思想。“生存还是毁灭”是他最喜欢的词句,它就像“那对我而言是赫克犹巴”的说辞一样。他对《尤利乌斯·恺撒》(Julius Caesar)也情有独钟。1926年的一本写生簿上有他所画的这部莎翁悲剧第一幕的舞台细节。在这一幕里,恺撒被杀死。议事厅阴森森的墙面围绕在四周,预示着不祥。 “我们会在腓力比再见面的!”希特勒不止一次这样向自己的对手威胁地说。他的这句话从恺撒亡魂之口中剽窃而来。化作鬼魂的恺撒曾以此话威胁过布鲁图斯。而且,据说希特勒不会轻易在3月15日做任何重大的决策。 希特勒把这套《莎士比亚全集》放在德国南部阿尔卑斯山寓所二楼书房中,同另一位他所欣赏的作家——探险作家卡尔·麦(Karl May)作品的皮质精装版放在一起。“我读到的第一部卡尔·麦的小说是《恐怖的大漠》(The Ride Across the Desert),”他曾经回忆说,“我被这本书征服了!瞬间我便全身心地投入其中,结果致使我的学业成绩明显下滑。”据说,在后来的生活中,卡尔·麦给他带来的慰藉如同《圣经》之于常人。 希特勒十分熟悉《圣经》,拥有一本非常精美的册子:《基督箴言》(Worte Christi,or Words of Christ)。这本书用小牛皮包装而成。淡淡的奶油色封面上装饰着金色花纹,至今仍如丝绸般光滑。他还保存有一本德语版的亨利·福特的反犹太著作——《国际犹太势力:世界的首要问题》。同时,他还有一本1931年出版的介绍毒气的册子。该书其中一章详细讲解了氢氰酸的性质和毒效。氢氰酸是一种可导致人类窒息的化学物质,常被添加于在市场上贩售的窒息性杀虫剂中,如齐克隆B。他的床头柜上还放着一本威廉·布施(Wilhelm Busch)关于马克斯(Max)和莫里茨(Moritz)的漫画。这本书他经常翻阅,书中表现的是一对调皮可爱的卡通形象。 瓦尔特·本雅明曾指出,从一个人的藏书中可以了解这个人——他的品位、兴趣和习惯。他认为,不论是被收藏保留的书,还是被放弃的;不论是被选中阅读的书,还是被搁置不读的——这一切都表明了藏书人的思想和心性。作为一名犹太裔德国文化批评家,本雅明出生的时代允许他既是“德国人”,又是“犹太人”。他信奉文化的超然力量。他相信,富有创造性的表达不仅能丰富并照亮我们生存的这个世界,而且能够提供一种文化黏合剂,将一代代人关联起来。有句古老的德国犹太谚语就指出:“人生有限,而艺术无穷。” …… 《希特勒的私人藏书》是一本与众不同的希特勒传记,也是一部另类二战研究著作。书中揭露了希特勒的诸多秘辛,呈现了80幅稀有图片,生动描绘了他从年轻下士到疯狂刽子手的思想轨迹。读者可以从中了解希特勒一生收藏了什么书籍,书籍又对他产生了何种影响,甚至怎样改变命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