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小书(思想类共14册)(精)

大家小书(思想类共14册)(精)
作者: 嵇文甫//罗念生//江绍原//梁启超//杨向奎|编者:施爱东
出版社: 北京
原售价: 460.80
折扣价: 0.00
折扣购买: 大家小书(思想类共14册)(精)
ISBN: 9787200123449

作者简介

杨向奎(1910—2000),字拱辰,生于河北省丰润县。1931年入北京大学历史系,师从顾颉刚。后相继执教于西北大学、东北大学、山东大学,主编《文史哲》,1957年杨先生调入中国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现属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作,任研究员、历史研究所学术委员会主任、秦汉史研究室和清史研究室主任。著有《西汉经学与政治》、《中国古代社会与古代思想研究》、《清儒学案新编》、《大一统与儒家思想》、《宗周社会与礼乐文明》、《墨经数理研究》、《自然哲学与道德哲学》等。在从事历史研究的同时,还研究自然哲学和理论物理学,撰写了《论时间、空间》、《熵与引力》、《关于数理逻辑中的悖论》等论著。 嵇文甫(1895—1963),著名哲学家和历史学家。1913年夏,考入北京大学预科。家境困难,不久被迫辍学。1915年,在积累了一年半的微薄收入之后,又赴北京,考上了北京大学。他的同班同学包括冯友兰、陈钟凡等著名人物。由于嵇文甫的基础较好,学业优异,因而受到马叙伦等教授的器重。1926年赴苏联莫斯科中山大学学习。1928年回国后任教于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燕京大学、中国大学、北平女子师范大学、河南大学。建国后任郑州大学首任校长,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 梁启超(1873-1929),字卓如,号任公,别号饮冰室主人。广东新会人。1890年起师从康有为。1895年在北京与康有为发动“公车上书”,参加强学会,旋为上海《时务报》主笔。1897年任长沙时务学堂总教习。1898年参加“百日维新”,同年变法失败,逃亡日本,先后创办《清议报》和《新民丛报》。1913年归国,加入共和党,不久又组织进步党,并任北洋政府司法总长。晚年在清华大学讲学。 一生著述宏富,涵盖政治、经济、哲学、法学、历史、新闻、语言、宗教等领域。其著作编为《饮冰室合集》。 罗念生(1904-1990),四川威远人。1922年考入北京清华学校,学习期间对古希腊文学产生兴趣。1929年至1934年先后入美国俄亥俄大学、哥伦比亚大学研究院、康奈尔大学研究院和雅典美国古典学院研究古希腊悲剧和艺术。回国后历任北京大学、四川大学、武汉大学、清华大学教授。1935年与梁宗岱合编天津《大公报》诗刊。1936年在成都与朱光潜、何其芳、卞之琳等创办文艺半月刊《工作》。1952年调入北京大学文学研究所研究古希腊文学。1964年后任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文学研究所研究员。 罗念生是我国著名古希腊文学翻译专家,译有古希腊悲剧之父埃斯库罗斯悲剧七种,索福克勒斯悲剧七种,欧里庇德斯悲剧五种,阿里斯多芬喜剧五种,古希腊哲学家、文艺理论家亚里士多德的《诗学》《修辞学》等。因毕生研究和传播古希腊文化所作出的巨大贡献,1987年获希腊最高文化机构雅典科学院颁发的“最高文学艺术奖”。 江绍原(1898-1983),安徽旌德江村人,中国现代著名民俗学家和比较宗教学家,20世纪中国民俗学界五大核心领袖人物之一,是民俗学界公认为在民俗学研究方面成绩最突出的一个,是中国最早引进国外社会科学,较系统、科学地研究我国迷信的学者。 1920年去美国芝加哥大学攻读比较宗教学,1922年在该校毕业后又在意林诺大学研究院哲学专业学习一年。1923年任北京大学文学院教授,1927年应鲁迅之邀去广州中山大学,任文学院英吉利语言文学系主任、教授。先后在北京大学、武昌大学、北平大学、中法大学、辅仁大学、中法文化交换出版委员会、上海中法孔德研究所、河南大学、西北大学等处任教、担任研究员。新中国成立后,先后任山西大学英语系教授、中国科学出版社编审、商务印书馆编审等。1979年被聘为中国民间文艺研究会顾问,1983年被聘为中国民俗学会顾问。 主要著作:《发须爪——关于它们的风俗》《中国礼俗迷信》《古俗今说》《江绍原民俗学论集》《民俗与迷信》等。

内容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