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的持续

幸福的持续
作者: 编者:王拉娣//尹邦满//杨晓玲//刘利//范红艳等
出版社: 清华大学
原售价: 49.80
折扣价: 32.00
折扣购买: 幸福的持续
ISBN: 9787302482499

作者简介

。。。

内容简介

第二节 幸福教育与积极心理学 从古至今,人们对于幸福的探索从未停止,也并 不因时代和地域的不同而有所不同。任何时代、任何 地域的人,都在追求幸福的真谛。西方先哲柏拉图为 研究“美好生活”建立学园,他杰出的学生亚里士多 德则为了推动生命繁荣设立讲堂,而中国的孔子早在 他们一个世纪之前就已经周游列国,传播他追求充实 生活和美德的理想。无论是过去还是现在,所有伟大 的宗教和哲学观点都涉及幸福的话题。过去,人们一 直认为如果物质需求得到了满足,人们就会幸福。按 照这样的逻辑,当人们的物质需求没有得到满足的时 候,人们可以说“那是因为我还在为生存而奔波,我 并不幸福”。这样看来,解释不幸福的原因是很容易 的。但是,在物质生活已经极大满足的今天,又如何 解释为什么人们会觉得自己不幸福呢?于是,许多人 都变得茫然和无所适从了,因为物质的满足并不能给 我们带来幸福。 那么,幸福是什么?或许,不同的人给出的答案 不一样,三岁的孩子可能会说幸福是吃一颗糖,刚上 小学的孩子可能会说幸福是戴上红领巾,初中的孩子 可能会说幸福是考第一名,高中的孩子可能会说幸福 是考个重点大学,刚刚毕业的学生会说幸福是找个好 工作,找到工作之后又会认为幸福是找到知心的伴侣 ……“有什么样的幸福观就有什么样的人生追求、价 值取向和行为准则。”幸福源白一种心灵的感知,应 该是快乐与意义的结合。幸福是一种让人安心而又安 宁的心灵寄托,幸福是一种让人主动努力追求的精神 信仰。幸福与财富无关,幸福也与成功不成正比。幸 福是主观的,不是任何外在的东西或他人可以给予的 。对于幸福,每个人都会有不同的理解,但感知幸福 的能力是可以培养的。一个幸福的人,必须有一个明 确的、可以带来快乐和意义的目标,然后努力地去追 求。真正快乐的人,会在自己觉得有意义的生活方式 里享受生活的点点滴滴。 因此,拥有积极向上、正确的幸福观对于一个人 的生活质量的提高具有重要意义。在当今社会,人们 往往由于自身和外界的原因,导致幸福观出现一些“ 不和谐”因素,诸如贪图物质享乐、功利化、幸福感 知能力差、抗压能力差,等等。因此,幸福教育或者 幸福感知教育,对于所有的人而言就非常重要了。积 极心理学正是这样一门研究幸福的学问,在哈佛大学 开设的最受欢迎的选修课—幸福课便印证了这一点。 在哈佛大学,讲授幸福课的泰勒·本-沙哈尔是 一名年轻的讲师,他主讲的积极心理学被学生誉为“ 幸福课”,打破了王牌课程“经济学导论”垄断“最 受欢迎课程”的历史。该课程于2002年开设,当时只 有8名学生,其中还有2名学生中途退课。到了第二次 选课时有400多名学生选修了该课程,等到第三次选 课时,学生人数则达到了850人……在年终的课程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