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出版社: 中国科学技术
原售价: 60.00
折扣价: 36.00
折扣购买: 在断了A弦的琴上奏出多复变最强音(陆启铿传)/老科学家学术成长资料采集工程中国科学院院士传记丛书
ISBN: 9787504674470
。。。
因此,在陆启铿出生不久,父亲陆子骥把他过继 给了二伯母。这样,二伯母就可以合法继承二伯父的 遗产,而父亲陆子骥也希望陆启铿在将来能分得一部 分财产,为家里多添一份收益。本是两方互有所图的 一次过继,没想到后来却发生了变故,也因此对陆启 铿童年的生活产生不小的影响。 过继之后,陆启铿时而和父母、时而和二伯母住 在一起。在他大约三岁的时候,生了一场大病,病好 以后,双脚便有点微跛,但不是很严重,仍能自如活 动,和平常的小孩子没什么异样,只是不曾想这为以 后的残疾埋下了祸根。 在五六岁的时候,陆启铿随二伯母去了广州, 1934年开始在广州的培英小学就读。这时的陆启铿颇 为顽皮,常常和同学打架,直到把同学打倒在地才罢 手。到了二年级的时候,二伯母利用陆启铿螟蛉的关 系,在法庭上争取到遗产以后,顺势把他交还给亲生 父母,陆启铿又回到了佛山。 回佛山后,陆启铿的腿开始恶化,已经影响到正 常活动。好在陆家当时住在佛山市的行仁里,离家二 三十米就有一个元甲小学,是佛山人为了纪念霍元甲 办的,在当地比较有名气,陆启铿就近转入了元甲小 学。因为曾经就读的广州培英小学教学质量很高,而 且在培英念书时他还得过奖,所以跳了一班直接上了 元甲小学的三年级。但是这一跳,因为没上过二年级 ,所以陆启铿在元甲小学念的糊里糊涂,成绩很一般 。 陆启铿一家人和大部分家族的人住在一起,后来 六叔父、八叔父结婚了,地方不够住,于是陆子骥一 家只好分家搬走独住。这样就离元甲小学远了,陆启 铿便转到季华小学从四年级念起,成绩中等。季华小 学在当地也是不错的学校,校长是个女先生,办学很 有章法。在《刑场上的婚礼》中的烈士陈铁*就是毕 业于此,季华小学后来也因此改名为铁*小学。后来 查到陆启铿曾在那里念过书,学校还请他做了名誉校 长。 父亲陆子骥饱读四书五经,深*传统思想的影响 ,对家庭和子女颇为严厉。在陆启铿的印象中,父亲 大多时候是严肃的。由于过继的事情事与愿违,一份 额外的收益泡了汤,父亲很有些怨气,只能迁怒到陆 启铿身上,对他愈发严厉。在生活中,父母亲常给其 他孩子添置玩具、新衣裳、新鞋子,而陆启铿很少得 到平等的待遇,就是小朋友间的游戏也*到干涉。因 此,陆启铿在家里,只有坐在屋角沉默和幻想,养成 了他成年后不喜欢说话的孤僻个性。在家里,只有妹 妹陆筠仪和一个叫亚四的老女仆,对陆启铿表示同情 ,并经常帮助他。 陆启铿幼年的经历并不愉快,学业也不出众。面 对家庭的歧视和不公,陆启铿早早地尝到世间的酸甜 冷暖,性格也颇为桀骜不驯。 苦闷与觉醒 **的变故常常会左右着家庭的命运,随着全面 抗*战争的爆发,陆启铿一家平静的生活被打破了。 1938年10月12*,*本人在大亚湾登陆,当月* 占广州,十几公里外的佛山随即陷落。在*寇大肆烧 杀抢掠下,陆家的纸店不能幸免,也被*本人烧掉了 。陆启铿一家和当地众多民众一样成为难民,在父亲 陆子骥带领下仓促逃难到澳门。 到了澳门,一家人身上所带财物不多,只能住在 贫民区里。(P1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