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狄公案(精)

大唐狄公案(精)
作者: (荷兰)高罗佩|译者:陈来元//胡明//李惠芳
出版社: 天津人民
原售价: 88.00
折扣价: 52.00
折扣购买: 大唐狄公案(精)
ISBN: 9787201127804

作者简介

高罗佩(Robert H. van Gulik,1910—1967),荷兰外交官,汉学家,作家。 1910年出生于荷兰聚特芬,童年在荷属印度尼西亚度过,父亲是一名荷兰陆**医。1943年在重庆与张之洞的外孙女水世芳结为伉俪,婚后育有三子一女。1967年因肺癌病逝于荷兰海牙。 高罗佩在三十年外交生涯中仕途顺遂。1935年入荷兰***,任荷兰驻*本大使馆秘书。太平洋战争爆发后,1943年任荷兰驻华大使馆一等秘书。二战结束后,历任荷兰驻美国大使馆参赞、驻*本*事代表团政治顾问、驻印度大使馆参赞和驻马来亚大使。1965年出任荷兰驻*本兼驻韩国大使。 但他毕生的愿望是成为一名中国士大夫。痴迷琴棋书画,著有《中国琴道》《明末义僧东皋心越禅师传》《秘戏图考》《书画鉴赏汇编》《中国古代房内考》《长臂猿考》等汉学著作。侦探小说《大唐狄公案》为他赢得了广泛的**声誉。 译者简介 陈来元大使,南京大学外文系英文专业毕业,曾任中国驻以色列大使馆政务参赞,中国驻莱索托大使和驻纳米比亚大使。现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翻译协会**翻译家。 胡明教授,***研究生院毕业,曾任***文学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文学评论》杂志常务副主编。 李惠芳女士,陈来元大使夫人。上海外国语大学英语系毕业,先后在冶金部建筑研究院和北京外国企业服务总公司任翻译,曾任职于美中贸易协会北京办事处。

内容简介

《迷宫案》 **章 时值深秋。兰坊城东一片重峦叠嶂,四乘马车正穿山越岭向城池方向缓缓迤逦而行。 **乘车上,坐了兰坊新任县令狄仁杰和他的忠实助手洪亮。狄公背靠一只书箱坐于铺盖卷之上,洪亮则在对面一捆布帛上坐了。由于行程遥远,道路陂陀,一路上颠簸之苦,不言而喻。狄公与洪亮已一连行了数*,很是疲顿,只得借包裹囊担做软垫,尽量求得一点儿舒适。 紧接后面是一乘罗帏篷车,里面坐了狄公的妻孥和侍婢。她们*经不起这长途劳累,一个个均蜷身缩脖,枕藉于车内被褥之中,合上眼皮,以期小憩一会儿。 *后两乘装了一应包袱行箧,有几名家奴摇摇晃晃坐在大堆行囊箱笼之上,另几名胆小的,则伴着几匹汗马一路徒步而行。 黎明前,狄公一行离别了于平川上投宿的*后一个庄子,此后便进入了一片荒山野岭之中。一路上车辚马萧,除几名樵夫外,不见商贾行人,*不见村舍农家。按照路程,狄公本来可在天黑前赶到兰坊,却不期途中一只车轮毁坏,耽搁了两个时辰。现在已是*薄崦嵫,暮霭沉沉,四周群山险恶,令人望而生畏。 车仗前,两彪骑身挂利剑,弯弓搭在鞍座前鞒之上,狼牙箭于皮箧中格格作响。两骑乃狄公的亲随干办,一唤乔泰,一唤马荣。二人奉主人之命,一路护送车仗西行。狄公的另一名亲随干办名唤陶甘,上了几岁年纪,面容清癯,腰背略驼,与老管家一起在车仗后紧紧相随。 马荣登上山梁**,将坐骑勒定,放眼一瞧,前面山道通向一道蓁蓁谿壑,再过去又是一座嵯峨苍山。 马荣在鞍座上转过脸来,对身后车夫骂道:“你个鸟人,半个时辰前你就说兰坊旋踵即至,却如何还要再翻一座崚嶒大山?” 车夫听他出言不逊,好生不快,又不敢发作,只得唾面自干,忍气吞声道:“差爷休要心急,翻过下一道山梁,兰坊城就在你眼前了。”可他在嗓眼里,却在骂衙门里的家伙就是没有耐性,还动辄出口伤人。 马荣对乔泰说道:“太阳偏西之时这厮就说‘下一道山梁’,行了这许多路,却又是‘下一道山梁’。现在我们前不靠店,后不着村,即便翻过前面那道山梁到了兰坊,也太晚了。那卸任的邝县令一定从午牌时分便翘首企足,望穿秋水,专候我们的到来,以向我们主人移印交割。还有一县僚属,名流显宦,按国礼官俗在新县令走马上任之*,都要去城外接官厅中,为老爷摆宴洗尘接风。如今他们一定和我们一样,早已饥肠辘辘了。如此,好不狼狈!” 乔泰说道:“腹中饥饿倒也罢了,这口中干渴*是难熬!”说罢掉转马头走到狄公车边。“老爷,前边又是一条深谷,过了谷,还要再翻过一座大山,我们方可到达兰坊。 ◆《大唐狄公案》是荷兰外交官高罗佩的经典作品,把狄仁杰塑造成了“东方福尔摩斯”。 ◆梁冠华、刘德华、赵又廷扮演的狄仁杰,以及《**荣耀》里的断案大师,都在向高罗佩笔下的大唐神探致敬。 ◆风靡**数十年,多达23种语言译本,至今仍是外国人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经典读物。 ◆全书涉及大唐的司法、政治、刑律、吏治、行政、外交、工商、教育、文化、**、风俗、民情和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串起一幅从士大夫官僚、富商、高利贷者,到乞丐、小偷、**等琳琅满目的古中国社会生活图卷。 ◆本版《大唐狄公案》采用陈来元大使、胡明教授、赵振宇大使和李惠芳女士合译的经典中文译本,由陈来元大使代表译者团队**授权,并作全新校订。 ◆高罗佩很了不起,虽然是外国人,但比很多中国人*了解中国。——南怀瑾 ◆他(高罗佩)是名士派头的艺术家、收藏家,代中国人发展国粹的公案小说家,业余胜过专业的汉学家……现代西方人对传播中国文化作出*大贡献的人,恐怕要算荷兰人高罗佩。非学术圈里的西方人了解中国,往往来自《大唐狄公案》。 ——伦敦大学东方学院、四川大学教授 赵毅衡 ◆高罗佩对中国文化习俗和中国人心理的把握达到了得心应手的程度。西方人用汉文写小说(《大唐狄公案》部分篇目有汉文写本),***。错综复杂的情节,如茧抽丝,娓娓展开,*后才真相大白……它使读者从超凡的逻辑智慧中获得快感。——***研究员、中国古代文学研究学者 石昌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