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灯火
作者简介
徐鲁,儿童文学作家,诗人、散文家。中国作家协会儿童文学委员会委员,湖北省作家协会第五、六届副主席,“冰心奖”评委会副主席。已出版长篇小说《为了天长地久》《罗布泊的孩子》《追寻》,诗集《我们这个年纪的梦》《世界很小又很大》,散文集《青梅竹马时节》《冬夜说书人》,传记文学《冰心的故事》《叶圣陶的故事》《此生属于祖 国:功勋科学家黄旭华的故事》等多部作品。作品曾获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图书奖、国家图书奖、全国优秀儿童文学奖、屈原文艺奖、百花文学奖、陈伯吹国际儿童文学奖等奖项,入选中宣部“优秀青少年读物出版工程”、国家出版基金项目等。
内容简介
楔 子 我时常觉得,这世界上的每个人都是一座孤岛,都在独立而顽强地生存着,与别人并不相关。 可是,我明明还读过这样的诗句:“没有谁是一座孤岛,在大海里独踞;每个人都像一块小小的泥土,连接成整个陆地。” 到底哪个说法更合理呢?我和班上好几位同学争论过,也曾独自坐在月光下的岛边,面对波光粼粼的湖水,长久地沉思过。 也许,我的同桌笑语说的是对的:“哲学家都没你思考得这么痛苦。”是呀,想那么多遥远的问题干什么呢! 不如来介绍一下我的同桌吧。她的名字叫笑语。 请你们好好观察一下,她和别的女生相比有没有什么不一样? 没有吗?我提醒一下你们,可要看仔细哟! 如果你们还以为没有,我就放心啦。这就是说,她一点儿破绽也没露出来。 告诉你们一个秘密吧——这是我跟着爸爸妈妈来到这个科学岛,插班进入岛上小学的四年级后,从好几个同学那里听到的—— 笑语不是普通的人类小孩,而是一个“人工智能小孩”! 起初,我压根儿就不相信。 但是,在科学岛上,什么都是有可能的。 因为,在这个岛上居住、生活和工作的,都是一些神秘兮兮的“科学牛人”。他们连“人工太阳”都能造出来,何况是一个“智能小孩”呢! 笑语的爸爸妈妈,都是我们国内顶尖的研究人工智能的科学家。他们一家在岛上生活十多年了,当然,笑语也是在岛上“出生”的。 你们有没有发现,很多科学家的行为举止看上去都很与众不同,甚至有点怪怪的?不然,为什么会有 “科学怪人”“科学疯子”这样的人物呢? 如果用一个数学术语——“合并同类项”来总结的话,笑语的爸爸妈妈差不多也可以合并为这一类人。 我多次观察到,这两个人在从实验室走回家的那一段路上,从来没有像别的科学家叔叔、阿姨那样有说有笑,而是在自言自语。不知内情的,还以为他们是在不停地张合着嘴巴,一路做着“健齿”运动呢! 笑语在自己的作文里,多少也提到了她爸爸妈妈的一些怪异的日常生活习惯。 比如,明明已经下班回家了,可他们还像在实验室里一样,离不开各自的电脑,脑子里仍然还是程序啊、曲线啊、数据啊什么的,完全忘了笑语也是他们的家庭成员之一。 “难道科学家都是这样整天沉迷在自己的世界里吗?” “难道智能小孩在家里就不需要亲子陪伴吗?” 笑语在自己的作文里没少发过这样的“牢骚”。 “喂,笑语,该让‘大蛋’陪你写作业啦!” “喂,笑语,该听‘大蛋’给你讲故事啦!” 她爸爸妈妈的“指令”,一个接着一个…… “喂,笑语,洗手时要先擦香皂,再双手揉搓,再用水冲洗,再擦干双手……” “喂,笑语,先吃米饭和青菜,再喝汤,最后才可以吃甜点……” 你们瞧瞧,笑语的爸爸妈妈无论吩咐笑语做什么,都是一步一步程序化的指令、指令、指令…… 也难怪呢,人工智能小孩本来就是使用编写程序的方式“制造”出来的,所以,笑语的行为也许只能按照程序指令一步一步来“执行”才不会出错,才有效率。 有人在问,笑语的爸爸妈妈说的“大蛋”是什么? 哦,那是一些长得圆头圆脑小家伙,名叫“贝塔蛋”。 在岛上小学读书的孩子,从上幼儿园的时候开始都知道“贝塔蛋”的故事。这些故事,当然都是“编”出来的(我怀疑笑语的爸爸妈妈也参与了故事的“编造”)。 据说它们都来自遥远的宇宙,一个神奇的贝塔星系…… 当初,它们乘着椭圆形飞船,朝着地球飞来时,它们的“队长”,就是那个“大蛋”,还大声叮嘱它的队员——就是那些“小蛋”说: “记住我们的使命——去地球上帮助那些焦虑中的父母和小孩,去启迪未来的新人类!” 其实,它们跟笑语一样,都是那些从事人工智能研究的科学家用编程的方式“制造”出来的。嘿嘿,别以为我们不知道! 不知是不是因为笑语不是正常的人类小孩,总之在课堂上,她常常被老师点名。 “喂,笑语!你为什么又迟到?你铁了心要当‘迟到大王’吗?” “喂,笑语!你不要一上语文课就犯困好吗?现在可是上午第一节课哎!” “喂,笑语!拜托你精力集中一点好不好?你看其他同学,上课时目光炯炯有神,瞧瞧你的目光,为什么总是这么涣散?空洞洞的!” “这……这能怪我吗?要怪只能怪我爸爸妈妈吧?”每当这时,笑语心里总是无比委屈。 我想象着,因为她的“大脑”里装的全是芯片,里面储存的所有信息全是0和1这两个数字的组合,所以像语文课、思品课之类的,她哪里听得懂? 面对听不懂、不感兴趣的东西,人当然就容易犯困嘛! 再说啦,人类小孩是用眼睛看世界的,可是人工智能小孩的“眼睛”,说穿了,只不过是一个摄像头而已,目光能不显得“涣散”和“空洞洞的”吗? 不过,笑语并不想把这些真相都告诉老师。 她可能怕一旦说出自己的“身世”,会把老师和同学吓坏吧!特别是小雅,因为小雅是她最好的朋友。 我猜想,作为一个人工智能小孩,她身上可能还装有替爸爸妈妈“保密”的程序。 根据我查阅到的最新研究资料,人工智能小孩分为“弱人工智能小孩”和“强人工智能小孩”。 我初步断定,笑语目前还只是一个“弱人工智能小孩”。 也许,她现在还只是她爸爸妈妈的初级“试验品”。下一步,他们没准会把她“升级”成一个“强人工智能小孩”呢! 《青春灯火》是中国作家协会儿童文学委员会委员、湖北省作家协会原副主席、儿童文学作家徐鲁精心创作的现实主义题材长篇儿童小说,也是一部将科学精神与创新发展融入少年成长的精品力作。作品以新时代中部崛起创新城市的一座“科学岛”为原型,聚焦潘伟桦、刘哈雷、孙云霄、笑语等青春少年的成长历程,侧面反映三代科学家的报国经历,讲述他们扎根科学岛,在不同科研领域砥砺奋进、逐梦前行的感人故事,作品中这些人物心怀天下、至诚报国的爱国情怀如灯火一般点亮了小岛,也映照着科学创新的光明前景。 这是一部题材新颖、人物典型、创作手法独特、儿童视角鲜明的当代少年成长之书,旨在弘扬科学精神、追寻报国情怀,处处透露生命之力和创新之能。作品蕴含深邃的科学内涵、人文精神,既具有浓厚的创新城市发展地域文化特质,又体现了脚踏实地、仰望星空的世界性眼光;庄重与童趣兼具,温情与坚韧并重,引领青少年读者发现科学的广阔天地,从小树立“科技创新、强国有我”的志向,为实现我国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作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