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子兵法三十六计(青少版)/拓展阅读书系

孙子兵法三十六计(青少版)/拓展阅读书系
作者: (春秋)孙武|改编:富强
出版社: 民主与建设
原售价: 29.80
折扣价: 18.77
折扣购买: 孙子兵法三十六计(青少版)/拓展阅读书系
ISBN: 9787513915519

作者简介

内容简介

孙子兵法 篇?始计篇 不可轻易发动战争 【原文】 孙子曰:兵[1]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 【注释】 [1]兵:当名词用时,指士兵、军队、兵器;当动词用时,指用兵。此处指战争。 【译文】 孙子说,战争是一个国家的首要大事,关系到国家的生死存亡。是否要发动战争,以及如何作战,都必须经过缜密的分析、观察、研究,再作决策。 【历史再现】 吴越争霸 公元前497年,越国① 国王允常去世。吴国② 国王阖()闾()是允常的宿敌,他听说这个消息后,没有多加考虑,就想趁越国 办丧事的机会出兵攻打。第二年,阖闾亲自率兵攻打越国。 吴军入侵时,允常的儿子勾践已经即位。父亲的亡灵尚未安息,仇敌就来侵犯,这让勾践十分愤怒。他挑选了几十名勇猛的士兵,分成三批,称为“敢死队”。吴军来犯时,勾践分三次派出敢死队,让他们冲到吴军阵营前面。敢死队冲出去后却不作战,而是对着吴军怒吼,然后齐齐拔刀自刎,三次都是这样。吴军从未见过这样的战法,个个目瞪口呆。就在这时,勾践派出越军突袭吴军。吴军猝不及防,四处逃散,吴王阖闾也被射伤,不久就去世了。 阖闾临死前,叮嘱儿子夫差,不要忘记勾践的杀父之仇。夫差谨记在心,夫差即位后,开始养精蓄锐,重整吴军,就这样过了两年。越王勾践听说夫差日夜带领吴军操练兵法,一心想杀死自己为父报仇。他就想先发制人,主动出击。大臣范蠡劝阻说:“兵器说到底是凶器,无论什么样的战争,首先都是违背道德的,主动攻击更是不得已的下策。所以好不要这么做。”勾践不听范蠡的劝说。公元前494年,越王勾践率兵攻打吴国。吴王夫差出动全国的精兵强将,勇猛迎敌,后大败越军,把越王围困在会稽山① 。 这个时候,勾践才明白过来,将战争当儿戏是大错特错的。他追悔万分,叹息道:“看来我要死在这里了!”他听取范蠡的建议,向吴王请罪,请求做他的奴仆。吴王答应不灭越国,并饶勾践一命,将他押送到吴国做奴隶。此后三年,勾践忍辱负重,让夫差消除了戒心,允许他重返越国。 回国后,勾践卧薪尝胆② ,修整国家。几年过去,越国实力已经大致恢复。但是勾践没有轻易出击,而是听从大夫逄()同的建议,结交齐国,并与楚国、晋国交好,等待时机联合三国之力攻打吴国。 公元前484年,吴王受小人挑拨,杀了忠臣伍子胥③ ,勾践向范蠡询问说:“吴王杀光了忠臣,现在身边都是些阿谀奉承之人,现在我们可以出兵了吗?”范蠡回答:“还不行。” 公元前482年春天,吴王带领精英部队去会盟诸侯① ,吴国都城没有强兵防守。勾践问范蠡:“现在可以进攻吴国了吗?”范蠡说:“可以了。” 勾践派出两千名水军和四万精兵,又派六千名训练有素的近卫军和一千名将领,向吴国进发,一举击溃吴都守军,吴国太子也被杀死。在外与诸侯会盟的吴王听说国都沦陷后,让人封锁消息,然后派人向勾践求和。勾践评估了越国军队的实力,认为还不足以灭亡吴国,于是答应讲和。 此后四年,勾践多次发兵攻打吴国,但都没有急于求成。在此期间,吴王夫差却屡次对外国用兵。公元前476年,吴国与齐国、晋国交战,吴军疲惫不堪。勾践趁机再次出兵,大败吴军,围困吴国都城两年多。公元前473年,吴王夫差自刎,吴国灭亡。 越王勾践和吴王夫差的争斗,是中国历富戏剧性的故事之一。两国你来我往,各有胜负,每次胜负的关键,无不是看谁准备得更充分,准备充分者获胜,而草率用兵者失败。 勾践初的战败,是因为他把战争当成儿戏,以为“先发”就能“制人”,没有意识到战争是整个国家力量的比拼。军队的多寡、武器装备是否充足、自然环境是否有利、时机是否恰当,以及国民是否支持等等,都关系到战争的胜负,甚至国家的存亡。因此,必须谨慎、细致、全面地考察各方面情况,才能决定是否应该进入战争状态。 勾践吸取了失败的教训,卧薪尝胆十余年,即使国力恢复之后,也保持着克制,不贸然动兵。他认真听取大臣的意见,对敌我情况进行多方面分析,采取有利的作战策略。忍辱二十一年后,他终于等来时机,灭了吴国。 ★ 梅子涵先生鼎力推荐并作序,余秋雨推荐 ★ 精美平装本,畅销五周年全新修订版 ★ 专为中小学生量身定制,全白话无障碍读本,内含精美手绘插图 ★ 适合青少年的人物、典故、知识点随文注释,生字词注音 ★ 字大清晰不累眼。 ★ 孙子兵法是拿破仑的枕边书,美国西点军校和哈佛商学院高级管理人才培训教材。 ★ 经典名著青少版,语言通俗易懂,帮助孩子爱上经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