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出版社: 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原售价: 56.00
折扣价: 29.20
折扣购买: 道可道(老子的要义与诘难)(精)/中国思想史系列
ISBN: 9787559615121
熊逸 中国当代重要的一位思想隐士,隐于市而专心著书的人。 熊逸,是一个笔名,只有极少的人识得他的庐山真面目。 熊逸坚持用这个笔名解剖中国传统文化,用学贯中西的现代视角反观中国传统文化。
《庄子·天下》说,现在的诸子百家之学其实都 是古代圣人之道散落的遗存。在上古的黄金时代里, 一切都是完备的,那些道术、法规、典章制度现在仍 然散布天下,被诸子百家们经常称引。但是,世道大 乱了,天下之人各执一端,割裂了古时候那完备而浑 然的道术,却以为自己所持的就是全部。 这个说法虽然很有些理想色彩,却很可能说中了 一个要害:诸子百家的学问很有可能都是来源于古时 的官学,每种官学都是一个整体的政治格局中的一个 有机部分,后来礼崩乐坏,官学失守,私学兴起,本 来属于上层社会的知识渐渐下及民间了,就像中国帝 制结束以后,老百姓只要肯花钱,就也能吃上御膳了 。 《庄子·天下》接下来评论诸子的学问,都是先 说古时候有某某学问,最近有某某人听说了之后很喜 欢,于是按照自己的理解去学去做。而耐人寻味的是 ,《庄子·天下》通篇没提儒家,却基本都是道家; 但若说这是道家的学术史,偏偏又是以墨翟师徒开头 的。 继续看《庄子·天下》,接下来的是宋钎和尹文 ,他们的风格介于墨家和道家之间,再接下来就是所 谓先秦道家三个阶段的代表人物了。这个叙述顺序匪 夷所思,再加上前边的疑点,令人感觉道家像是从墨 家演变来的,甚至具备了明显的中间形态。 这个疑惑现在只能搁置,接着看下去,《庄子· 天下》便开始进入被冯友兰先生称为先秦道家第一阶 段的几位名人了,他们是彭蒙、田骈和慎到。在他们 的主张里已经有了反智主义的倾向,主张顺任自然, 无知所以无忧。《庄子·天下》评论说,这些前辈对 于“道”确实摸到了一点门径,不过还差得远呢。 彭蒙、田骈和慎到,他们的身世比老子更加不可 捉摸,只是因为名气不够大,所以得到的关心不够。 上博简有一篇《慎子日恭俭》,看称呼应该是慎到一 系的书,但内容近于儒家。而在司马迁的记载里,慎 到、彭蒙这些人却被归入了道家的后学。 就算司马迁说得对,但反智主义的思潮确实由来 已久。早在春秋年间,社会上就有这样的风气了。《 左传·昭公十八年》记载了这样一则故事:曹平公死 了,许多人来参加葬礼,鲁国的使者去拜会了周大夫 原伯鲁,交谈之后发现他很不爱学习,回国后就把这 事告诉了闵子马。闵子马说:“周王室将要发生动乱 了吧。依我看,这种不学习的风气一定早就流行开了 ,这才波及在位的大夫们。大夫们只对官位最上心, 根本不明事理,以为不学习也没什么坏处,索性就不 学了呗。这种人处理政务也一定是敷衍了事的。照这 样下去,下陵上替,能不出乱子吗!”后来果然出了 乱子,原伯鲁的儿子也被杀了。 这或许是史上最早的“读书无用论”,而《左传 》显然是主张好好学习、天天向上的,所以后来才成 为了儒家一系的经典。那么,从这段记载推测,有原 *聚焦《老子》——一部几乎没有被真正理解过的奇书。 *《道可道》就是要揭开荒谬,还老子政治思想家的本色,看看他到底在向当权者讲述什么;在人类的文化史上,又该如何定位和理解这一部《老子》。 *熊逸并没有逐字逐句地讲解书本,而只对书中*精华也*著名的几句话动下手术刀,每一句话中,都隐藏着一个脑洞大开的世界。——得到APP、罗辑思维创始人 罗振宇 *熊逸值得追随。他的书有思想的锐度,有视野的广度。有一天你翻起它们时,一个知识的旋涡将你吸进一场穿越之旅。回到经典诞生的年代,回到古圣先贤身边,用今人贯穿中西的千年思想积淀与他们展开一场智慧的对话。 *精装双护封,设计典雅精美。内文采用高品质进口纯质,手感顺滑,高级护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