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出版社: 学林
原售价: 52.00
折扣价: 34.90
折扣购买: 上海石库门里弄房屋简史
ISBN: 9787548613978
租界的由来与华洋杂居(1843—1860) 1840年,英国借口中国禁止鸦片贸易,向中国 发动战争,史称“第一次鸦片战争”。此役中国战 败,只能与英国签订《中英南京条约》,同意英国 提出的割地、赔款、开放五口通商等条款,中国的 大门被打开,从此进入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作 为五口通商之一的上海也正式开埠了。 一、租界由来 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1842年8月29日( 道光二十二年七月二十四日),中英签订《中英南 京条约》,第二条规定:“自今以后大皇帝恩准英 国人民带同所属家眷寄居大清沿海之广州,福州, 厦门,宁波,上海等五处港口,贸易通商无碍,且 大英君主派设领事管事等官位该五处城邑,专理商 贾事宜,与各地方官公文往来,令英人按照下列开 叙之列,清楚交纳货税钞响等费。”即俗称“五口 通商”。 1843年10月8日《虎门附加条约》(又名《善后 事宜清册附粘和约》,英文名为Supplementary Treaty of October 8th)第七款规定:“在《万 年和约》(即《中英南京条约》)内言明允准英人 携眷赴广州、福州、厦门、宁波、上海,五港口居 住,不相欺侮,不加拘制。但中华地方官必须与英 国管事官各就地方民情,议于何地方,用何房屋或 基地,系准英人租赁。其租价必照五港口之现在所 值高低为准,务求公允。华民不许勒索,英商不许 强租。英国管事官每年以英人或建筑房屋若干间, 或租屋若干所,通报地方官,转报立案。惟房屋之 增减,视乎商人之多寡,而商人之多寡,视乎贸易 之衰旺,难以预定额数。” 英驻华公使璞鼎查(Henry Pottinger)委任 巴福尔(George Balfour)为第一任上海英国领事 。1843年11月8日巴福尔到上海,第二天偕其翻译员 麦特赫斯脱(W. H. Medhurst)谒见上海道台宫慕 久(当时上海道台全称为“江南海关分巡苏松太兵 备道”,上海道台是俗称),并设领事馆于上海城 内。 《中英南京条约》商订时,未曾议及外人居留 地点,《虎门条约》也只是原则规定英商租房建房 事宜,因而如何落实,须由上海道台与英国领事会 商。由于国人历来认为“天下之土,莫非皇土,率 土之宾,莫非皇臣”,依中国法律,不得以土地卖 与外国人。于是,上海道台与英领事最终设想出一 种所谓“永租”(rent in perpetuaty)的办法来 实现买地,即由英人年纳租金若干,初定每亩租金 为制钱1500文,后改为地税,仍为1500文,另付约 十倍于年租之数目为“押手”(即保证金,deposit money)给原业主,退租时,原业主须将“押手”退 还租地人。而租地手续,由租地英国人与原业主直 接商议,双方达成协议后由租地人呈报领事官,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