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此人间一游(韩少功影像)/当代名家影像

到此人间一游(韩少功影像)/当代名家影像
作者: 韩少功|责编:时祥选
出版社: 辽宁美术
原售价: 50.00
折扣价: 32.00
折扣购买: 到此人间一游(韩少功影像)/当代名家影像
ISBN: 9787531486138

作者简介

韩少功,男,1953年1月出生于湖南省。1968年赴湖南省汨罗县插队务农,1974年调该县文化馆工作,1978年就读于湖国师范大学中文系。先后任《主人翁》杂志编辑、副主编(1982),湖南省作家协会专业作家(1985),《海南纪实》杂志主编(1988),《天涯》杂志社社长(1995),海南省作协主席(1996),海南省文联主席(2000)等职。 主要文学作品有《韩少功系列作晶》(九卷,人民文学出版社,2008),《韩少功作品系列》(十卷,上海文艺出版社,2012),含短篇小说《西望茅草地》《归去来》等、中篇小说《爸爸爸》《鞋癖》等、散文《完美的假定》等、长篇作晶《马桥词典》《暗示》《山南水北》《日夜书》。另有译作《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惶然录》等。曾获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1980/1981)、上海中长篇小说大奖(1997)、法国文艺骑士奖章(2002)、全国鲁迅文学奖(2007)、华语传媒文学大奖(2007)、美国纽曼华语文学奖(2010)等。作晶有三十多种外文译本在境外出版。

内容简介

生命 你来自黑暗,又归于黑暗,经历了一次短暂的苏醒。你将 回到父亲和母亲那里,回到祖父母和外祖父母那里,回到已故 的所有亲人那里,与他们团聚,不再分离。你是不是有一种归 家的欢欣?当你想象自己将重返中年,重返青年,重返少年, 重返幼年,哗哗哗的记忆镜头一路闪回强裸岁月,聚焦于你爬 向那个纸飞机的背影,聚焦于小小的后脑勺,只有父母才可能 暗记在心的后脑勺,你会不会喜极而啼? 摘自长篇小说《日夜书》 (2013) 知青 那一天的情形至今历历在目。我去学校查看升学名单的公 告,然后在双杠上闲坐了一会儿,准备回家做煤球。我知道, 政策规定不满十六周岁的可继续升学,父母身边也可留下一名 子女,我是两条都合得上,不必下乡当知青,被不少同学羡 慕。 我似乎还能继续坐双杠,投射纸飞机,在上学的路上盘带 小石块,去学校后门外的小店里吃米粉,把酸辣汤喝得一如既 往。下雨了,我一时回不去,便在大楼里闲逛。这时候的学校 都成了旅客散尽的站台,一本本没有字迹的白页书。全国大乱 结束了,中学生几乎都被赶下乡去。到处空空荡荡,在走廊里 咳嗽一声竟然回声四起,让人禁不住心里发毛。我推开202 房,我们不久前的红卫兵司令部,但这里已没有大旗横挑在窗 外,没有我熟悉的钢板、蜡纸、油印机、粗糊桶,只剩下几张 蒙尘的桌椅,完全是匪军溃逃后的一片狼藉。“为有牺牲多壮 志,敢教日月换新天”——不知是谁临走前在墙上涂抹下这样 的笔墨悲壮。 忍不住,我又习惯性地走进208、209、311……门吱吱呀 呀地开了,但这些地方更冷清,一张床是空的,另一张床是空 的,另一张床还是空的。所有的床都只剩下裸露的床板,用木 板结束一切。破窗纸在风中叭叭响。 我踢到了一个空纸盒,呼吸到伙伴们的气息,包括女孩子 们身上似香若甜的气息——那些喜欢做鬼脸和发尖声的姐们。 亲爱的,我被你们抛弃了。 我有一种充满了风声和雨声的痛感,于是回家写诗,写下 了一些夸张的句子,决定放弃自己的升学。 是那山谷的风, 吹动了我们的红旗; 是那狂暴的雨, 洗刷了我们的帐篷… 这是当时一首流行歌。一代少年对远方的想象,几乎就是 由这一类作品逐渐打造成形。远方是什么?远方是手风琴声中 飘忽的草原,是油画框中的垦荒者夕阳下归来,是篝火与帐篷 的镜头特写,是雕塑般的人体侧影,是慢镜头摇出的地平线, 是高位旋转拍摄下的两只白鸥滑飞,是沉默男人斜靠一台拖拉 机时的忧伤远望………哦忧伤,忧伤太好了,太揪心了,男人 的忧伤简直就是青铜色的辉煌。 相比之下,继续上学还有什么意思呢? LongiveChairmanMao,英语课只会教这一类政治口号,笑死 人了。代数课呢,不是算粮食就是算肥料,今天是牛粪一元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