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操作的转型(中国企业的成功转型样本)

可操作的转型(中国企业的成功转型样本)
作者: 编者:李伟//周立
出版社: 四川人民
原售价: 52.00
折扣价: 32.80
折扣购买: 可操作的转型(中国企业的成功转型样本)
ISBN: 9787220111877

作者简介

周立,长江商学院助理院长,负责学院**化项目和全校**外的运营,兼管“品牌”“社交媒体和电子商务”“中国与世界经济”和“人文与商业伦理”等十余个研究中心以及学院的案例研究中心和知识中心,同时担任《长江》英文杂志主编。

内容简介

案例点评: 苏宁的发展史可谓是中国现代商业的进化史。与国美 一道,苏宁打造出当时*为**的家电连锁卖场零售模式 ,并在2008全面超过国美,稳居行业**。但就在第二年 ,张近东即敏锐地关注到当时还相当弱小的京东商城的崛 起,彼时,京东的年销售额还在十几亿上下,可谓小荷才 露尖尖角。张近东选择“逼近京东”,在2009年进入互联 网零售,这比其他的传统家电零售同行早了若干年。 这一转型被证明**痛苦,因为当时线上线下**是 两种打法,而苏宁内部几乎没有互联网人才。比如线上线 下同价的策略,遭到了传统门店的激烈反对,因为线下的 成本远高于线上,无法承*同样的价格。苏宁以强大的执 行力,确保了战略实施,这样艰苦做了三年。易购在2012 年做到了152亿的规模,终于站稳了脚跟,但和京东的差距 依然很大。 2013年,张近东提出了“一体两翼三云四端”的新战 略,明确指出以“互联网零售为主体”,这带有划时代的 意义。苏宁是**家全面拥抱互联网的传统零售企业。到 2017年,苏宁在线上完成975亿的交易,**超过线下交易 总额。 这样的进展,与苏宁的“智慧零售”概念有密切关系 ,即未来零售运用互联网、物联网技术,感知消费习惯, 预测消费趋势,引导生产制造,为消费者提供多样化、个 性化的产品和服务。这个概念,与阿里提出的新零售相呼 应,包括三方面的数字化:商品,用户,和支付,从便利 店到苏宁生活广场,将涵盖各种消费场景。 在大浪淘沙的现代零售业,苏宁能够一直站在潮头而 不落伍,源于其战略的敏锐性,以及居安思危的意识。唯 一不变的,只有变化。不断的战略转型,就是与变化同舞 。 从阿里巴巴的“新零售”,到京东的“无界零售”, 再到苏宁的“智慧零售”,每个企业对于**零售业态的 升级、变革都有自己的理解和实践。“运用互联网、物联 网技术,感知消费习惯,预测消费趋势,引导生产制造, 为消费者提供多样化、个性化的产品和服务。”这是张近 东对苏宁“智慧零售”的解读。 从2009年设立简单的电商部门苏宁易购,2011年成立 独立公司,2013年正式提出线上线下融合发展,以及“一 体两翼三云四端”的方针路线,再到**成为“全渠道、 全品类”的零售平台,并向“智慧零售”转型,张近东带 领着苏宁在互联网时代不断摸索中闯关,今年已是第十个 年头。 从2017年的业绩看,苏宁的双线融合战略取得了不错 的成绩。据财报数据,苏宁2017年实现营业收入1879亿元 ,同比增长26.48%,净利润42.13亿元,同比增长498.02 %。2017年的商品销售规模为2433.43亿,其中线上 1266.96亿,占比52.1%,线下门店3799家。在艾瑞咨询 2018年3C白皮书中,2017年中国主要家电零售企业在市场 全渠道销售份额分布中,苏宁以20%份额居于首位。 在这十年的时间里,苏宁如何开始探索线上线下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