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是孩子最好的音乐老师--少儿音乐教育指南

父母是孩子最好的音乐老师--少儿音乐教育指南
作者: 郑又慧
出版社: 作家
原售价: 45.00
折扣价: 29.30
折扣购买: 父母是孩子最好的音乐老师--少儿音乐教育指南
ISBN: 9787506374019

作者简介

郑又慧 毕业于**师范大学音乐系 奥地利国立莫扎特音乐院(MOZARTUM) 奥尔夫音乐研究所(ORFF INSTITUTE) 美国A.O.S.A.(美国奥尔夫协会)会员 德国I.G.M.F.(**音乐教育协会)亚洲区特派员。 曾在**台中一中、**体育学院、台中师范学院任教,从事奥尔夫儿童音乐教育研究多年。 带领台中一中合唱团荣获****届合唱比赛「金音奖」**等多种奖项。

内容简介

听了我讲述的游戏课程,相信家长朋友们已经看 到了奥尔夫教学的精髓和本质所在: (一)以感*音乐来代替“学习”音乐。 幼儿阶段是孩子探索世界*重要的时期,把音乐 当成一种机械的“学习”项目,对孩子而言,太过沉 重。透过音乐游戏来感*音乐的乐趣,而不是造成学 习的压力,这样才能培养并维持孩子对音乐的“好感 ”。 (二)在“感*”音乐的具体方法上,奥尔夫选 择的是“多元感官学习”。通过视觉、听觉、触觉、 嗅觉、味觉的多元感官的交叉使用,来达到*有趣* 有效的教学结果。这*不是传统填鸭式教学、只透过 单一管道学习所能达到的多元效果。 多元感官学习的观念早在二十世纪初开始即由许 多西方**的教育家如:蒙特梭利(Montessori)、 布鲁纳(Bruner)、皮亚杰(Piaget)等人所提出。 而音乐教育家如奥尔夫、达尔克罗兹、高大宜等人虽 未提出这一名词,却早将这些观念大量地运用在其所 提倡的各种**音乐教学法中。当我在教学中以多元 感官的教学取代传统的单向教学时,很快就发现它能 **有效地减少儿童在学习时的压力与困难,并在过 程中发现许多过去从未有过的乐趣!表面上看似是一 种“慢学式”的音乐学习方式,却可培养儿童对音乐 的长期热爱,且能让其在后期的学习中厚积薄发! 现在,相信您应该能轻易地判断出何为真正的奥 尔夫教学法。 如果老师授课时只单一地使用听觉或视觉,那这 种方式无疑是呆板僵硬的。而这种呆板僵硬的教学模 式,很容易让我们联想起刻板填鸭式的音乐教学法。 有些“假奥尔夫”为了有别于传统的教学法,会刻意 地放入貌似多种感官的教学,事实上,换汤不换药, 本质仍然是单一感官的教学,就算加了些肢体的** ,引入了些游戏教学,也只是象征性地摆摆花架势而 已,无法达到寓教于乐的目的,这样的教学,谈不上 是真的奥尔夫教学。 事实上,当孩子处于依靠感觉认知世界的年龄时 ,你用语言、认知和符号去跟他“讲音乐”,往往收 效甚微,甚至会招到抵制;相反,如果顺应了他的天 性,让他去听、去感*、去想象和创造,会激发出他 的无限潜能。真正的奥尔夫教学方法表面看上去好像 “不知道在干什么”,甚至有点“瞎胡闹”的意味, 然而它遵循的是孩子的天性。无论是认识乐器,如前 所述的手鼓,或是教唱一首儿歌,它都融合了孩子的 触觉(孩子可亲手*作、触摸)、视觉(孩子可观察 老师或同学的表现)、听觉(孩子可制造并聆听各种 声响的效果)、动觉(以身体的动作,诸如跑、跳、 移位以及手、脚等身体各个部位的舞动,来表达所感 应到的音乐情绪。) 虽然这种教学法无法在短期内看到成效,也无法 满足家长们立竿见影的学习要求。但经过奥尔夫教学 熏陶的孩子,对音乐,对人生,对感情,都有着*为 细腻的理解。这样的孩子,当他学习乐器时,怎么能 不“乐由心生”地深刻喜欢并享*音乐的动人之处? 而当一个孩子发自内心地喜欢音乐,渴望掌握一门乐 器时,他内心孕育和积蓄的这些能量是巨大无比的! 奥尔夫音乐教育让孩子从小学会了思考,习惯了 创新,这不光是音乐学习所需要的,美术,体育,文 化,科学哪样学习离得了创意? …… P90-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