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出版社: 东方
原售价: 32.00
折扣价: 21.80
折扣购买: 不良品防止对策/精益制造
ISBN: 9787506042048
筱田修目前就职于日本TMS研究机构。 1935年出生于爱知县。1957年,进入三菱重工业(股)名古屋制作所工作,曾经担任技术人员、IE推进室室长等职务。1969年,进入JEMCO日本经营工作,担任IE、VE顾问等职。1972年,进入索尼一宫人事部,负责索尼关联公司工厂改善、指导等工作。1985年,创立经营管理研究所,开发出了“TMS”系统,这是一个通过“目标经营管理”改善工厂,达到培养人才、实现目标的系统。同时,他还担任产业能率大学经营开发本部讲师。2002年,他开始担任索尼人力资本公司顾问。2006年开始从事现职。 主要著作有《现场领导的心得》、《强化目标达成力表》(产业能率大学出版部)、《TCQ强化法》(日刊工业新闻社)、《如何制造出职场韵律》(PHP研究所)等。
第1章 质量不良对策的基本知识 1—2 质量不良与操作错误的不同 ①区分质量不良与操作错误 人们常说:不能保证O错误率,但可以保证O不良率。这里说的错误(生产错误),是指由“生产者本人发现”的规格外错误。 由于在操作中或操作后错误被发现后可以当场修正,因此不会在之后的质检阶段中产生规格外不良现象。 以紧固螺钉工作中发生的不良现象为例,我们把安装螺钉称为第1阶段工程,小A在完成第l阶段工程后,检查确认时,发现了错误,这时的错误叫做“生产错误”。而如果没有进行确认工作,直接交付质检阶段,在这个阶段发现的错误就会被看做“质量不良”。 ②避免重复性生产错误 在第①节紧固螺钉的案例中,我们得知如果在第1阶段工程发现错误的话,就能及时修正,并且方便我们采取对策,防止错误的重复发生。 当然,在质检阶段发现错误,也能重新回到第1阶段工程,调查、究明错误原因,提出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