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出版社: 四川人民
原售价: 160.00
折扣价: 102.40
折扣购买: 西尔格德心理学导论(插图第14版)
ISBN: 9787220123771
著者简介 E. 西尔格德(Ernest Hilgard,1904—2001),早期研究动物和人的条件反射,后来研究人的动机作用和无意识过程,晚年主要从事美国心理学史的研究。1948年当选为国家科学院院士,1949年当选为美国心理学会主席,1967年获美国心理学会颁发的杰出科学贡献奖。 R. C. 阿特金森(Richard C. Atkinson,1929— ),美国当代心理学家,曾任加州大学校长。 E. E. 史密斯(Edward E. Smith,1940—2012),曾任哥伦比亚大学心理学教授、认知神经科学部部长。代表作有《认知心理学:心智与脑》。 S. 诺伦-霍克西玛(Susan Nolen-Hoeksema,1959—2013),生前先后任教于斯坦福大学、密歇根大学和耶鲁大学,曾担任耶鲁大学心理学系主任,是国际知名的学者、教师、导师和学界领袖。代表作有《变态心理学》。 译者简介 洪光远,台湾大学心理学研究所硕士,曾任台湾“国防大学”政治作战学院教授,研究领域为人格心理学、社会心理学。
俗话说:阅读开启了教 育与进步之门。然而,鼓励 小孩阅读最好的方法是什么 呢?一家全美连锁的比萨店 业主相信他们已经有了答案 :孩子阅读就给予奖励。由 孩子的老师设定每月阅读目 标——像是几本或几页书, 当孩子达成目标时就给一张 比萨兑换券,可到当地参与 活动的餐厅兑换免费比萨。 父母与老师都说这个办法有 效——它令孩子们读了更多 的书。近20年来,全美儿童 通过此计划赢得了不少比萨 ,也许你或者你的兄弟就曾 吃过这样免费的一餐。 但是,此计划在心理学 上站得住脚吗?且让我们看 看研究怎么说。或许你早已 知道学习理论中的一条基本 原则:做出某种行为后得到 酬赏,则该行为会被强化。 你会在第七章中得知:酬赏 具有强大影响力的原则被称 为效果律(law ofeffect)① 。儿童如果阅读就能得到比 萨的奖励,他们会读得更多 。乍听之下,这个计划似乎 得到空前的成功,果真如此 吗? 考虑一下其他后果——比 方说,比萨计划一旦终止, 孩子们对阅读会有什么感受 ?他们还会持续阅读吗?有 十来个心理学实验都试图回 答这个问题,其中有许多实 验是在学校课堂中进行的。 在一个经典的实验 (Greene,Sternberg & Lepper.1976)中,心理学 家请老师为学生介绍几种新 的数学游戏,接着两周,只 在一旁观察孩子们花多少时 间来玩这些游戏。到了第三 周,有些班级的孩子玩这些 游戏时会得到奖赏,而其他 班级的孩子则没有。正如预 期,奖励增加了孩子玩这些 游戏的时间,效果律得到支 持。但是接下来几周,在不 再有奖赏后,发生了什么事 ?那些曾获得奖励的小孩突 然对数学游戏丧失了兴趣, 几乎不再玩这些游戏。相反 地,那些从未得过奖赏的小 孩却一如往常地玩这些数学 游戏。 这个实验显示:酬赏有 时会产生反作用,会损耗孩 子从事类似阅读与数学等活 动的内在兴趣。当人们认为 其行为是由某些外在情境因 素(比如免费比萨)所引发 的,便会因而削弱个人从事 这些活动的内在因素(比如 ,活动本身就很有趣)。因 此,小孩自问为何要阅读, 他们会说是为了比萨,一旦 没有了比萨,他们就没有阅 读的理由了。就算他们能享 受阅读的乐趣,酬赏的效果 还是凌驾其上。酬赏的这种 损耗性影响被称作过度理由 效应(over-iustification effect). 指在解释个人行 为时,因过于强调显见的情 境原因反而忽略了个人成因 。 你可能会认为大学的成 绩也是学习的酬赏,它们是 否跟阅读得到的比萨一样会 有反效果?其实不尽然,其 间一项主要的差别在于:你 在大学课程中所得的成绩是 依照你的表现而定。研究指 出:依表现结果所给予的酬 赏是不会损及兴趣的,有时 反而有加强的效果,因为它 们让你知道你很擅长该项活 动(Tang & Hall,1995)。 话虽如此,过于计较成绩, 有时会蒙蔽你对该课程纯粹 的兴趣。因此,提醒自己: 用功修习课程中存在两个相 辅相成的理由——得到好成 绩与享受学习——二者是可 兼得而非只得其一的。 幸好,大多数学生都觉 得心理学非常引人入胜,我 们也有同感,因此我们会竭 尽所能地在本书的字里行间 ,将此迷人的魅力传达给你 。心理学之所以吸引人,在 于它探讨的问题几乎触及我 们日常生活的每个方面。例 如:双亲教养你的方式如何 影响你对孩子的教养?戒断 药物依赖的最佳方式是什么 ?男人能像女人一样,灵巧 、细心地照顾婴儿吗?你能 否在催眠之下忆起更详尽的 儿童期创伤经验?核电厂中 的仪器应如何设计,以便将 人为疏失减至最低?长期压 力对你的免疫系统有何影响 ?治疗沮丧,心理分析会比 药物更有效吗?心理学家们 正致力研究这些,以及许多 其他的问题。 P3-4 【教材丰碑】本书是美国典型的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常春型教材,自1953年初版至今,一直是心理学教材中的黄金典范,被世界各地的著名大学采用作为普通心理学教材。 【与时俱进】为融入心理学界新的研究内容和心理学发展中不断出现的新分支领域,本书三四年就修订一次,并从1967年起开始增加新作者,但为了纪念西尔格德对此书和心理学教学的贡献,始终保留西尔格德的主要作者地位。 【内容全面】本书18章可大致分为5个部分,首先确定心理学的本质,接着介绍基本的心理活动过程,然后讨论动机、情绪等心理特征,接下来是心理健康和心理疾病,最后是有关社会心理的内容。这个框架几乎被所有普通心理学教材采用。 【科学客观】贯穿全书的最基本观点,是所有的心理现象皆有其神经生物基础,“行为的神经基础”栏目鲜明地反映了心理学借助生物科学的研究成果巩固自己的科学地位。而“双面论证”栏目则客观呈现了不同派别的对立观点,呈现了心理学的活力。 【易教易学】本书的“概念摘要表”和阶段小结、全章总结,极大地方便了使用这本教材的师生整合、记忆所学内容。书中图文并茂,除了有大量与内容相关的精美插图外,本书的一大特色是擅长用图表表现研究成果,除了帮助学生消化理解,还能锻炼学生阅读研究报告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