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祺瑞传
作者简介
内容简介
背景(二) 段祺瑞出身于合肥乡间一个农民家庭。据他的侄 子段宏纲回忆说,段家祖籍江西饶州(今江西鄱阳), 明朝末年迁来安徽,起先在英山县落户,后来迁至寿 县,又迁六安县太平集迤北三里。段祺瑞于清同治四 年二月初九(一八六五年三月六日)出生于六安祖居, 后随家迁至合肥乡间。另据段家后人回忆,段家来合 肥后,先是在合肥陶岗村附近,后搬至四牌楼一带。 段祺瑞的祖父段佩,早年曾办团练,以镇压捻军有功 ,官至淮军统领;父亲段从文,务农。① 段家早年靠租种当地周家的田产为生。周家乃合 肥西乡大户人家,家族中出过两个有名的人物,一个 是周盛波,一个是周传波,都是李鸿章手下的淮军名 将,他们统领的部队号称“盛军”,以善战闻名。李 鸿章办淮军带出了一大批江淮子弟,其中许多人后来 都封官拜爵。在淮军鼎盛期间,有十一大军系,二百 多营,出任文职高官(如总督、巡抚、尚书、侍郎)计 有三十八人之多,武职将领(如提督、总兵)约有一千 三百余人,至于中下级军官更是难以计数。这其中合 肥人便占据相当大的比例。当时有句顺口溜:“会说 合肥话,就把洋刀挎。”段氏家族中也有很多人投身 军旅,加入淮军,包括段祺瑞的祖父段佩。 段祺瑞幼时曾随祖父段佩在宿迁营盘中读书,或 许是这段生活经历的影响,他从小便崇尚军事。尽管 家里供他读书,但他对文墨始终兴趣不大,反倒对舞 枪弄棒情有独钟。他幼时最爱玩的游戏就是组织孩子 们“削木为兵,揭竿为旗”,然后分两边对阵,“作 战争之状”。他自己则是扮演将军,举刀指挥,发号 施令。尽管是游戏,但动作进退有据,倒也颇合章法 ,煞有介事。 幼时的段祺瑞贪玩、调皮,整天鼻涕邋遢的,衣 服也脏兮兮的。段家的老用人邢宝斋总是说他:“你 叫什么少爷呀!一点也不爱干净。”可段祺瑞却不改 ,邢宝斋气极了,就说:“你这个屌样!”许多年后 ,回忆起这件事,邢宝斋的口气仍有些不屑。② 不过,当时给段祺瑞授课的塾师却是一位开明先 生,他对段祺瑞玩打仗的游戏并不一味斥责禁止,只 是婉言诱导,语重心长。他对段祺瑞说:“将门子弟 ,深通排兵布阵之法,倒也无可厚非,只是不读诗书 ,将来不过一勇夫耳。尔当牢记!”及长,段祺瑞入 北洋武备学堂,便常提及老师的这段教诲,于是发奋 努力,终于出人头地。 段祺瑞在军营里度过了衣食无忧的童年,后来重 新回到合肥乡间。这时,他的祖父已经去世,家道也 开始中落,生活处于贫寒之中,连上私塾的费用也常 常拖欠。当时教段祺瑞的塾师姓侯,此人欺贫爱富, 看不起段祺瑞。不过,侯先生的女儿却对段祺瑞很同 情,每逢私塾打“牙祭”时,总是在段祺瑞的碗底埋 放两块大肉,段祺瑞心中奇怪,也不好去问。有一天 ,塾师的女儿问他:“你碗底每回都加添两块肉,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