雕刻岁月(艺术电影与民族经典)
作者简介
焦雄屏,著名电影人,集制片、监制 、教育、写作于一身,在国际上赢得“台湾新电影教母”之称。她监制及参与多部电影包括《十七岁的单车》《蓝色大门》《听说》《二弟》《绿帽子》《爱你爱我》《侯孝贤画像》《苹果》《观音山》《五月之恋》《阮玲玉》《战?鼓》《白银帝国》《上海王》《狗狗伤心志》等,获奖无数,至今仍在监制若干电影与网剧,如《再见,少年》《刀手》《配角人生》。 她也是知名导演如侯孝贤、杨德昌、李安、王小帅、蔡明亮等人走向国际的主要推手之一。她在1980年代到1990年代先成功在本土推动台湾新电影运动,之后在国际为台湾新电影和大陆第五代与第六代电影做重要论述与介绍,促使华语电影扬威国际。她著作等身,共出版80本以上著作。 她曾任金马奖主席,在任期间改革评审制度、创立合拍平台,并推动金马奖国际化,引进费比西国际影评人联盟和奈帕克亚洲电影推广联盟,使金马奖再现公信力与竞争力。
内容简介
《我的舅舅》:现代主义的喜剧大师 编/导:Jacques Tati 演员:Jacques Tati,Jean-Pierre Zola,Alain Bécourt 如果以结构主义学者列维?斯特劳斯(Claude Lévi-Strauss)的二元对立系统(binary opposition)来看,《我的舅舅》(Mon Oncle)一直就以多种符号、情节,对立出现代科技进化以后的两个世界:一边是工厂厂长阿贝的家、工厂及他们所处的社交社会;另一边则是阿贝内弟于洛先生的生活环境,包括市场、街道,和他那栋外表看来迂迂回回的公寓。导演雅克?塔蒂(Tati)了不起的地方,是他一直利用他拿手的场面调度、声音组合,以及视觉的笑料,将两个世界对立得趣味盎然。 阿贝是个典型的现代化商人,他与他的家人、朋友,甚至社会,完全处于一种“物性”的关系里。在塔蒂调侃佻达的描述下,阿贝这个世界笼罩在现代科技及效率中。他的房子完全呈几何线条,对称工整的花园草坪,水泥小圆石的路径,抽象线条的大铁门,外太空似的厨房,电动的车房门,大理石的地板,还有那每到客人造访时才急忙打开的喷水池。这个世界的色彩都是以灰色、白色、黑色为主的,因为全是冷性或中性,配上好笑的电动家庭用具(吸尘器、电炉、清洁器),使人也必须讲究效率,慌慌张张地仿佛机械一般。阿贝的妻子早上送阿贝上班,那一连串清脆的高跟鞋着地声,和擦公事包、掸灰、吻别、开车门、抹车尾的动作,都令人强烈感到塔蒂在旁揶揄、嘲讽的笑意。等到这个世界的人做张做致地开了一个花园茶会,又被自在优游的于洛先生骚扰得灾情惨重时,塔蒂的恶作剧及捉狭已经使观众忍俊不禁了。 与阿贝相对的于洛世界,则完全是浪漫富人性的旧法国社会。野狗挖垃圾桶,断垣蔓草的破屋子,嘀嘀嗒嗒的马车,随意招呼的人际关系,恶作剧的小男孩们,当然,最精彩的莫过于于洛先生,和他那栋热闹非凡的公寓了。于洛先生总穿着过短的风衣,斜衔着烟斗,拐着他的雨伞,一路迈着外八字地迤逦而来,要不就骑着他的脚踏车到处闯祸。然而,这是个生意盎然的社会,色彩光鲜温暖,里面的人都活生生地自顾自在。清道夫找人聊天,菜贩随顾客在桶里丢钱,小孩忙着诱大人撞电线杆,还有于洛先生每天用玻璃窗反射到鸟身上,然后怡然享受鸟儿叽叽喳喳的乐章。 声效与音乐是塔蒂区分这两个世界的有力工具。现代化的世界中,只有金属、塑胶及各种电动/自动的器皿声(尤其电动开门及喷水池的声效,制造了若干笑料),连配乐也是现代爵士风味及敲击乐。相反,塔蒂对旧社会显见有一丝怀旧及伤感之情,随着现代化及科技发展,许多充满生命力的东西都快从地球上消失了。塔蒂精密地录下菜市场的喧哗声,恶作剧的儿童口哨及吵架,公寓上下住客热情的招呼,当然,还有那群随处奔巡的狗声。衬底的爵士乐当然不适合了,塔蒂用手风琴咿呀的香颂曲调代替,轻快中透露出对旧法国社会的依恋。 事实上,除了对立两个世界外,《我的舅舅》并没有显著的剧情。大部分的喜趣,仰赖着场面调度与声音的配合,也更多依仗着塔蒂对身体默剧的精确表演。由于出身默剧,塔蒂与早期默片大师如卓别林、基顿、罗德等相同,都有准确的身体动作及节奏。也因为这样,他们都不喜欢用对白,反而钟情远景(尤其基顿的大远景)。《我的舅舅》在许多地方令人想起卓别林的《摩登时代》,都是无拘无束的小人物独立对抗现代社会的僵硬、规律及形式化。但是其对环境的描述,尤其是个人在雄伟傲岸环境中的无力感,却是更接近基顿的。 卓别林也罢,基顿也罢,塔蒂的作品在本质上与他们有绝裂性的不同,这使他成为现代主义的英雄,也被电影学者将之与小津安二郎、布列松、沟口健二、戈达尔相提并论。从塔蒂的全部作品来看(他一共只有五部作品),他的特色在观察呈现人的日常生活细节,却完全舍弃好莱坞古典叙事结构,尤其不重连戏观念。这种不考虑主题性情节的现代文体,使观众在初看之时,会如看小津、布列松或戈达尔般有短暂的迷失。依照俄国形式主义而言,就是现代主义“陌生化”的特性。也就是情节或重点不依古典戏剧般“前景化”(foreground),而倡导一种较自由、较复杂的阅读方式。这种做法,也使塔蒂脱离了较保守的形式,能以进步的现代眼光,嘲谑现代社会过度崇拜机械及效率的荒谬。 然而,塔蒂虽成功记述了现代社会的问题,其态度却显见有别于新写实主义的健将。新写实主义比较倾向马克思社会批判的观点,确信进步是“可能”而且“必要”的。塔蒂却不然。他的观察是充满感情、游戏三昧的。既不会像新写实或卓别林那样企盼另一种改变或革新,也不是捧腹犀利的挞伐。我们的感觉,是塔蒂带着一抹笑意,诙谐地呈现了两个世界。由是,我们看到阿贝太太势利地在水果贩面前关起喷水池,看到邻居小姐穿着时髦的斗篷却被当作卖地毯的,看到工厂女秘书动作像上发条机器般小跑步,看到阿贝的大房车被步伐慢的老头指挥停车,还有主人被关在车房中女佣呼天抢地就是不敢碰现代发明的可笑。这些现代人虽然荒谬却不可恨,塔蒂最后仍旧让阿贝吹起了口哨,拉起儿子的手。塔蒂不是激烈的社会改革家,宁是顺逆一视,欣戚两忘。留给观众的,却是一遍又一遍的莞尔。 ? 著名电影人,知名导演如侯孝贤、杨德昌、李安、王小帅、蔡明亮等人走向国际的主要推手之一,金马奖前任主席——焦雄屏女士的观影记录。 ? 观念与轨迹:从懵懂的电影爱好者到有意识的影评笔耕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