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向未来的中国韧性城市建设](https://file.mhuoba.com/shop/3/100021/picture/book/20240531/02/20240531021218483.jpg)
出版社: 中国发展
原售价: 128.00
折扣价: 76.80
折扣购买: 面向未来的中国韧性城市建设
ISBN: 9787517713845
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是由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发起设立并领导的,在民政部注册的全国性、公募型基金会。基金会的宗旨是支持政策研究,促进科学决策、服务中国发展。基金会积极响应政府决策和社会发展需要,在政策研究、社会试验、国际交流等领域开展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工作,产生了重要的社会影响,为推动科学决策发挥了重要作用。
"城市是我国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方面活动的中心,是贯彻新发展理念的重要载体,是构建新发展格局的重要支点。打造韧性城市,增强城市的风险防御能力,走出一条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和城市发展道路,对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重要而深远的意义。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打造宜居、韧性、智慧城市。这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深刻把握城市发展规律,对新时代新阶段城市工作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 2022 年,我国常住人口城镇化率已达 65.22%,人口和财富快速向城市集聚,现代生活方式使城市间联系更加紧密,要素流动更快,这显著增加了城市在各种灾害面前的脆弱性和暴露度。随着全球气候持续变暖,频率增高、强度增大的极端天气和气候风险,已成为我国城市面临的一大关键挑战。2021 年,洪涝、冰雹、干旱、台风、地震、地质灾害、低温冷冻和雪灾等自然灾害,造成 1.07 亿人次受灾,直接经济损失达 3340.2 亿元 a。自 2020 年新冠疫情暴发以来,如何改善城市治理及如何应对公共危机,成为在理论和实践层面都需要深入探讨的问题。 面对多维度风险带来的严峻挑战,城市发展必须把安全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将风险响应能力纳入城市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内容。打造韧性城市,有利于统筹城市的经济需要、生活需要、生态需要、安全需要,建立高质量的城市安全系统,提高城市全生命周期的风险控制能力。本文通过梳理国内外韧性城市的理论发展与实践演进,总结韧性城市建设与发展的有关规律,在此基础上提出建设韧性城市的策略选择与行动路径。" "构建韧性城市是中国城市建设的重要政策内容。《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提出,建设宜居、创新、 智慧、绿色、人文、韧性城市。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要打造宜居、韧性、智慧城市。除了国家层面已出台的一系列韧性城市相关政策,地方层面也积极作 出努力,不仅加入韧性城市国际行动,也开展韧性城市建设自主探索。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从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的要求看,我国的韧性城市治理仍存在短板和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