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器史话/物化历史系列/中国史话

石器史话/物化历史系列/中国史话
作者: 李宗山
出版社: 社科文献
原售价: 15.00
折扣价: 10.50
折扣购买: 石器史话/物化历史系列/中国史话
ISBN: 9787509729816

作者简介

。。。

内容简介

旧石器时代石器 旧石器时代是人类使用打制石器进行生产劳动的 时代。 它以人类的产生为起点,结束于中石器时代或新 石器时代的开始。根据人类的体质特征和生产工具的 发展状况,旧石器时代又被分为早、中、晚3期,分 别相当于直立人(猿人)、早期智人和晚期智人3个阶 段。地史时间是距今300万~20万年(早期)、20 万~5万年(中期)、5万~1.2万年(晚期)左右。 所谓“旧石器”的“旧”,是与磨制石器的“新” 相对而言的。这里的“旧”可以理解为“早”、“古”、 “原始”,即磨制石器出现以前的打制石器。至于磨制 石器出现以后的打制石器,则不能称其为“旧石器”, 正如不能将所有的磨制石器(如历史时代的)都称为 “新石器”一样。可见,“旧石器”与“旧石器时代” 是对应的,可以称之为“旧石器时代的石器”或“磨 制石器出现以前的打制石器”。(后一种称呼应慎重, 因为石器出现是有地区差别的,如我国中原地区的磨 制石器约在公元前8000年以前即已出现,而西藏高原 地区则要晚到公元前4000年以后。)这两种称谓都反 映了“旧石器”的特定时代含义,是对那个时代石器 的统称,而不是专指具体某一件石器。我们一般不说 某一件打制石器是“旧石器”,而另一件打制石器不是 “旧石器”。同样,我们也不应称某一件磨制石器是 “新石器”,而另一件磨制石器不是“新石器”。就是 说,不能简单地把“旧石器”或“新石器”分别与 “打制石器”或“磨制石器”画等号。因此,我们在 介绍具体的石器时,并不采用“旧石器”或“新石 器”的名称,而是以打制石器或磨制石器区分之。为 避免对石器称谓的混淆,在介绍我国的石器史之前有 必要做以上说明。 正因为打制石器是人类最早学会制造并广泛使用 的工具,因此它便成为人类形成和发展的主要标志物。 又因打制石器在漫长的人类历史中比木器、骨器等更 容易保存,是唯一成系统的、完整的、能够反映生产 力发展和社会生活面貌的人类主要遗存,故它在人类 早期文化的研究中至关重要,是区分不同文化、不同 时代以及不同生产和生活方式的重要标尺。 我国最早见于报道的旧石器时代石器是1920年法 国古生物学家桑志华在甘肃发现的。次年,瑞典地质 学家安特生发现了著名的周口店北京人遗址并先后发 现了两颗人牙化石。之后的周口店发掘,便揭开了中 国近代考古学的序幕。 新中国成立后,大规模的田野调查和发掘,迎来 了旧石器时代考古的黄金时代。自早而晚的人类化石 和石器制品大量被发现,各方面的研究成果日新月异。 石器地点的分布北起黑龙江呼玛十八站,南到西南边 睡的云贵高原和海南、台湾;西起喜马拉雅山麓的聂 拉木,东抵黄海之滨的山东半岛,在28个省、市、自 治区都发现了可归入旧石器时代的文化遗存,总数已 达300处以上。其中时代最早的“东方人”及其石器 距今250万年左右,说明我国的远古人类及其文化源 远流长。而丰富多彩的人类化石和石器遗存等,则展 示了我国旧石器文化的复杂性和多样性,为恢复远古 人类的生产和生活面貌、建立旧石器文化体系提供了 大量的珍贵资料。 总之,我国的旧石器时代石器在整个石器发展史 上历时最长,占去了99%以上的时间;其早、中、晚 期的石器发展序列已比较明确;各个阶段均发现有丰 富的人类化石和文化遗存,所发现的人类化石之多, 遗址和石器遗存之丰富,在世界上都是首屈一指的。 但我国的旧石器文化又是复杂、多样的,在不同地区、 不同阶段各具特色,既存在发展的规律性和连续性的 一面,也存在地方性、变异性的一面,呈现给我们的 是一幅丰富多彩的宏伟画卷。 为进一步说明旧石器时代的主要文化特征,我们 以文化延续时代最长、遗存最为丰富的“北京人”遗 址为例来做一典型介绍。 “北京人”是“北京直立人”(曾译为“中国猿人 北京种”)的简称,年代距今70万~20万年,是我国 华北地区旧石器时代早期人类化石的代表,主要出自 北京西南48公里的周口店龙骨山洞穴遗址中,同时出 土有大量石制品、哺乳动物化石、骨器和用火遗迹等。 P13-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