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光绪十七年富平县志稿校注](https://file.mhuoba.com/shop/3/100021/picture/book/20210826/11/20210826114025417.jpg)
出版社: 商务印书馆
原售价: 268.00
折扣价: 201.00
折扣购买: 清光绪十七年富平县志稿校注
ISBN: 9787100199858
樊增祥,清代官员、文学家。光绪进士,历任渭南知县、陕西布政使、护理两江总督。著有诗集《云门初集》《北游集》《东归集》《涉江集》《关中集》等50余种。 谭麐,晚清诗人,曾任西安知府。青门萍社主要成员。 徐朋彪,陕西富平人,原西安石油大学人文学院教师,现为陕西省委宣传部非遗处负责人。全国汉语方言学会会员,陕西省语言学会会员。参与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一项,香港政府资助基金项目一项,陕西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一项。代表性著作有《白水县志?方言志》(三秦出版社,2012)、《明万历十二年富平县志校注》(三秦出版社,2016)、《清乾隆五年富平县志校注》(西北大学出版社,2016)、《陕西方言集成?宝鸡卷》(商务印书馆,2018)等。
校注说明 一、此次校注以台湾成文出版社有限公司1969年印行的《富平县志稿》(《中国方志丛书·华北地方·第二三九号》陕西省)为底本,又参校明万历十二年(1584)《富平县志》、清乾隆五年(1740)《富平县志》、清乾隆四十三年(1778)《富平县志》、清乾隆四十三年(1778)《重刻孙立山先生富平县志》、农商部地质调查所图书馆藏清光绪十八年(1892)《富平县志稿》诸本,择善而从。农商部地质调查所图书馆藏本钤有藏书章,印文为红色篆书“农商部地质调查所图书馆”。 二、篇目次序仍依原版,全书用规范简体字横排。校注之处以数码①、②、③等在需要出校的字、词右上角标示,校记置于本页末。 三、校勘时,除了“已巳己”“戊戌戍戎”“曰日”之类的明显形近而误的可以径直改正之外,其他脱、衍、倒、讹等用字问题,一律出校说明。人名、地名中繁体字凡属专用字者不改;属通用字者改为规范简体字。避讳改字不做纠正,个别影响理解文意的避讳字,出校记说明。异体字均改为规范简体字,例如“?”改为“旨”、“旹”改为“时”、“疋”改为“匹”、“畧”改为“略”、“旂”改为“旗”、“邨”改为“村”等。通假字一般则不改,仍依其旧。原版中的阙文则以方框填补,亦出校指出。 四、在注释方面,兼顾人名、地名、年号、职官等术语,酌情对一些难理解的字词与历史文化知识进行解说。《明·万历十二年富平县志校注》《清·乾隆五年富平县志校注》《清·乾隆四十三年富平县志校注》已于2016年、2019年出版发行,读者可以互相参阅,若其中断句与《清光绪十七年富平县志稿校注》有所龃龉,则以此次为准。 五、出列条目基本遵循“释词不释句”的原则,所出条目均为词或短语,一般不以句子出条。 六、本志引用他书文字,凡直引原文者,引文一般加标引号;凡属概述原文大意,而非直引原文者,则不加引号。 七、注释、校勘所依据的语文类工具书主要有《汉语大字典》《汉语大词典》《辞海》《辞源》《汉典》《故训汇纂》《王力古汉语字典》等几部权威性的辞书,历史文化知识方面则主要依据《中国方志大辞典》《中国人名大辞典》《中国历代官制大辞典》《中国古今地名大辞典》《四库全书总目提要》《明代传记丛刊》《辽金元传记资料丛刊》《清代传记丛刊》《地方志人物传记资料丛刊》《中国历史大辞典》《中国西北文献丛书》《陕西金石志》《中国方志丛书》《长安志》《陕西省志·著述志》《陕西通志》《西安府志》等著作来进行。 八、注音用汉语拼音字母,一律标注在字后圆括号内。 九、底本木刻原图由于年代久远,漫漶难识,我们依据原文和其他版本重置文字并修补线条,仍以原顺序排列。 十、对本志作者历史观及用语不能苟同之处,不出校纠驳。 一本可以了解富平地情、发掘研究富平地方文化遗产的县志。 本书能够为后人读志、用志提供方便,为认识地情、发掘研究富平地方文化遗产等发挥重要的作用,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和社会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