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寻古蜀国:从三星堆看中华文明
作者简介
黄剑华,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研究员,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天府十大藏书家之一。成都文学院签约作家。文史两栖,勤于笔耕。兴趣爱好较为广泛,研究领域涉猎较宽。已出版著述《石达开》《古老的清玩——金石碑刻》《天门》《古蜀的辉煌——三星堆文化与古蜀文明的遐想》《三星堆——震惊天下的东方文明》《丝路上的文明古国》《三星堆》(韩文版)《古蜀金涉——金沙遗址与古蜀文明探析》《金沙遗址——古蜀文化考古新发现》《金沙考古——太阳神鸟再现》《文宗在蜀》《华阳国志故事新解》等多部。在文学创作方面,出版长篇小说《琴恋》《商吻》《浪漫诱惑》《佳丽如云》等十余部。发表中篇小说三十余部(篇)。
内容简介
一、月亮湾的偶然发现 提到三星堆,由于此地 惊人的考古发现,如今已是 一个闻名遐迩的地方。在称 为“天府之国”的成都平原腹 心地带,由繁华的成都驱车 北行40公里,便可以看到鸭 子河畔矗立着一座造型别致 的建筑,这就是新建的三星 堆博物馆,数量众多、精美 绝伦的出土文物就陈列于此 。距其不远便是古马牧河和 著名的三星堆及月亮湾。轰 动世界的三星堆文明遗址和 揭示古蜀之谜的大量出土文 物,就是在这里被发现的。 在中国近代历史上有许 多重大考古发现,最初的发 现都带有一定的偶然性。我 们熟知的甲骨文和敦煌珍贵 文物的最初发现经过便是这 样。三星堆古蜀文明遗址的 最初发现,也具有很大的偶 然性。据传最初被发现的是 一些玉石器,是当地居民燕 道诚与家人车水淘溪时发现 的。郑德坤著《四川古代文 化史》记述说:“民国二十 年(1931)春,居民燕道诚因 溪流淤塞,溉田不便,乃将 溪水车干施以淘浚,忽于溪 底发现璧形石环数十,大小 不一,叠置如笋,横卧泥中 ,疑其下藏有金银珠宝,乃 待至深夜始率众匆匆前往掘 取,除获完整石璧若干外, 闻复拾得石圭、石璧、石琮 、玉圈、石珠,各若干。” ①当时,华西大学博物馆美 籍教授葛维汉(D.C. Graham)所著的《广汉发掘 简报》也称,1931年春董 宜笃牧师获悉四川广汉县一 位燕姓农民在溪底发现了一 些石器、玉环、方玉和玉刀 。董宜笃对此作了记录。后 来有农民在挖水洞时,又发 现了许多器物,这些器物被 分送给了乡邻和戚友。②20 世纪70年代以后,又出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