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治通鉴(共2册)/中华国学百部
作者简介
。。。
内容简介
【原文】 绍骑至乌巢,操左右或言:“贼骑稍近,请分兵拒之。”操怒曰:“贼 在背后,乃白!”士卒皆殊死战,遂大破之,斩琼等,尽燔其粮谷,士卒千 余人,皆取其鼻,牛马割唇舌,以示绍军。绍军将士皆恂惧。郭图惭其计之 失,复谮张邰于绍曰:“邰快军败。”邰忿惧,遂与高览焚攻具,诣操营降 。曹洪疑不敢受,荀攸曰:“邰计画不用,怒而来奔,君有何疑!”乃受之 。 于是绍军惊扰,大溃。绍及谭等幅巾乘马,与八百骑渡河。操追之不及 ,尽收其辎重、图书、珍宝。余众降者,操尽坑之,前后所杀七万余人。 【译文】 袁绍的骑兵到达乌巢。曹操左右有人说:“敌人的骑兵已靠近了,请分 出兵力对付他们。”曹操发怒说:“贼兵到了背后,再报告!”士兵们都奋 勇搏斗,遂大破淳于琼部,将淳于琼等斩首,将粮谷全部烧毁,杀死袁兵千 余人,全割下鼻子,牛马割下嘴唇和舌头,让袁绍的军队观看。袁军将士大 为震恐。郭图对自己计策的失败,心中惭愧羞怒,又向袁绍说张邰的坏话: “我军失败,张邻暗暗高兴。”张邻既忿恨又惧怕,遂与高览焚烧了进攻器 械,到曹营投降。曹洪狐疑不敢受降,荀攸说:“张邰因计策不被采纳,心 中愤怒,前来投奔,您有什么可疑虑的?”于是就接受他投降。 于是,袁绍的军队惊恐混乱,大败溃退。袁绍及袁谭等便衣打扮,身着 幅巾,乘马逃走,与八百名骑兵渡过黄河。曹操没能追上,将袁绍军营中的 辎重、图书文件、金银珍宝尽皆接收。袁军残余部队投降后,曹操将他们全 部坑杀,前后共杀七万余人。 三顾茅庐 【原文】 [汉献帝建安十二年】(公元207年) 初,琅邪诸葛亮寓居襄阳隆中,每自比管仲、乐毅。时人莫之许也,惟 颍川徐庶与崔州平谓为信然。州平,烈之子也。 【译文】 汉献帝建安十二年(公元207年) 当初,琅邪(治今山东临沂)人诸葛亮,寄居于襄阳(治今湖北襄阳)隆中 ,常常把自己比作管仲、乐毅。当时人并不赞许他,惟有颍川人徐庶与崔州 平认为确实如此。崔州平,是崔烈的儿子。 【原文】 刘备在荆州,访士于襄阳司马徽。徽曰:“儒生俗士,岂识时务,识时 务者在乎俊杰。此间自有伏龙、凤雏。”备问为谁,曰:“诸葛孔明、庞士 元也。”徐庶见备于新野,备器之。庶谓备曰:“诸葛孔明,卧龙也,将军 岂愿见之乎?”备曰:“君与俱来。”庶曰:“此人可就见,不可屈致也, 将军宜枉驾顾之。”备由是诣亮,凡三往,乃见。因屏人曰:“汉室倾颓, 奸臣窃命,孤不度德量力,欲信大义于天下,而智术浅短,遂用猖蹶,至于 今日。然志犹未已,君谓计将安出?”亮曰:“今曹操已拥百万之众,挟天 子而令诸侯,此诚不可与争锋。孙权据有江东,已历三世,国险而民附,贤 能为之用,此可与为援而不可图也。荆州北据汉、沔,利尽南海,东连吴会 ,西通巴、蜀,此用武之国,而其主不能守,此殆天所以资将军也。益州险 塞,沃野千里,天府之土;刘璋暗弱,张鲁在北,民殷国富而不知存恤,智 能之士思得明君。将军既帝室之胄,信义著于四海,若跨有荆、益,保其岩 阻,抚和戎、越,结好孙权,内修政治,外观时变,则霸业可成,汉室可兴 矣。”备曰:“善!”于是与亮情好日密。关羽、张飞不悦,备解之曰:“ 孤之有孔明,犹鱼之有水也。愿诸君勿复言。”羽、飞乃止。 【译文】 刘备在荆州,向襄阳人司马徽询访人才。司马徽说:“儒生和庸俗之辈 ,怎能认清当前政治形势?只有俊杰才能认清政治形势。这里就有‘伏龙’ 和‘凤雏’。”刘备忙问是谁。司马徽回答说:“诸葛孔明(诸葛亮字孔明) 和庞士元(庞统字士元)。”徐庶在新野(今河南新野)会见刘备,刘备对他很 器重。徐庶对刘备说:“诸葛孔明,是一条卧龙,将军愿意见他吗?”刘备 说:“请您与他一同来。”徐庶说:“这位先生,只可去拜访,不可让他屈 驾前来。将军应当屈驾亲自去探望他。”刘备于是前往拜会诸葛亮,共去了 三趟,才见到。于是,让别人避开,说道:“汉朝颓败,奸臣窃权。我不自 量力,想向天下展示大义,但智谋短浅,遂遭挫败,直到现在,一事无成。 然而志向依然,并不灰心。先生认为该怎么办呢?”诸葛亮说:“现今曹操 已拥有百万大军,挟持天子以号令天下,实在难与他争高低。孙权占据江东 ,已经历三代,地势险要,百姓归附,贤能之人,为他尽力。对他只可交朋 友互相援助,不能当敌人算计他。荆州(今湖北、湖南一带地区)北面据有汉 水、沔水做屏障,南面直到南海尽头,富于财利,东方连结吴郡(治今江苏 苏州),西方通往巴郡(今重庆市)、蜀郡(今四川成都)。这是大有可为的地 区,而当地主人(指刘表)不能守护。这大概是上天用来资助将军您的吧!益 州(今四川、云南一带地区)边塞险要,土地肥沃,一望千里,是‘天府之国 ’。刘璋糊涂懦弱,张鲁在它北面虎视眈眈。当地百姓富庶,政府财力雄厚 ,但刘璋不知道珍惜爱护。有智慧和才能的人,希望得到英明的首领。将军 既是皇家后代,信誉仁义,四海闻名。若能跨有荆州、益州,据守险要地形 ,安抚团结戎、越等少数民族,与孙权缔结盟好,对内修明政治,对外静观 时局变化,等待时机。这样,霸主业绩定可成功,汉室复兴指日可待。”刘 备兴奋地说:“太好了!”于是与诸葛亮的情谊,日益密切。关羽、张飞不 高兴,刘备解释说:“我有了孔明先生,如鱼得水。希望诸位不要再多说了 。”关羽、张飞这才罢休。 赤壁之战 【原文】 【汉献帝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 初,鲁肃闻刘表卒,言于孙权曰:“荆州与国邻接,江山险固,沃野万 里,士民殷富,若据而有之,此帝王之资也。今刘表新亡,二子不协,军中 诸将,各有彼此。刘备天下枭雄,与操有隙,寄寓于表,表恶其能而不能用 也。若备与彼协心,上下齐同,则宜抚安,与结盟好;如有离违,宜别图之 ,以济大事。肃请得奉命吊表二子,并慰劳其军中用事者,及说备使抚表众 ,同心一意,共治曹操,备必喜而从命。如其克谐,天下可定也。今不速往 ,恐为操所先。”权即遣肃行。 【译文】 汉献帝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 当初,鲁肃听说刘表死了,便对孙权说道:“荆州和我国接邻,江山形 势险要坚固,土地肥沃广阔,百姓殷实富足,如果咱们占有它,这就有了创 建帝王大业的资本。现在刘表刚死,两个儿子不和。军队里的将领们,有的 拥护这个,有的拥护那个。刘备是当今豪杰,和曹操有矛盾,寄居在刘表那 里。刘表畏忌他的才能,不能重用他。如果刘备和荆州方面同心协力,上下 团结一致,那么就应该安抚他们,和他们结成友好同盟;如果他们人心不齐 ,应该另做打算,以便成就我们的大业。我请求能够奉您的命令去吊慰刘表 的两个儿子,并慰劳他们军中其他掌权的人。以及劝说刘备让他抚慰刘表方 面的人士,同心同德,共同对付曹操,刘备一定很高兴,并且会听从我们的 意见。这件事如果办妥,那么天下大局便可以确定了。如果不赶快派人前往 荆州,恐怕就要被曹操占了先。”孙权立即派鲁肃前去荆州。 【原文】 到夏口,闻操已向荆州,晨夜兼道,比至南郡,而琮已降。备南走,肃 径迎之,与备会于当阳长坂。肃宣权旨,论天下事势,致殷勤之意。且问备 曰:“豫州今欲何至?”备曰:“与苍梧太守吴巨有旧,欲往投之。”肃曰 :“孙讨虏聪明仁惠,敬贤礼士,江表英豪,成归附之,已据有六郡,兵精 粮多,足以立事。今为君计,莫若遣腹心自结于东,以共济世业。而欲投吴 巨,巨是凡人,偏在远郡,行将为人所并,岂足托乎!”备甚悦。肃又谓诸 葛亮曰:“我,子瑜友也。”即共定交。子瑜者,亮兄瑾也,避乱江东,为 孙权长史。备用肃计,进住鄂县之樊口。 【译文】 鲁肃到了夏口,听说曹操已经向荆州进发,便日夜赶路,等到他赶到南 郡时,刘琼已经投降曹操。刘备往南逃跑,鲁肃直接去迎接刘备,和刘备在 当阳长坂坡相会。鲁肃传达了孙权的意旨,和刘备讨论天下形势,并向刘备 表达了深厚而恳切的希望。鲁肃又问刘备说:“您现在打算到哪里?”刘备 说:“我和苍梧太守吴巨有旧交情,想前去投奔他。”鲁肃说:“孙权将军 英明仁慈,尊敬贤才,礼遇士人,江东的英雄豪杰,全都来归附他,现在已 经占有六个郡,兵精粮广,足以成就大业。现在我替您打算,不如派遣亲信 主动和东吴结交,来共同完成大业。您却打算投奔吴巨,吴巨不过是个平庸 的人,又地处偏远的苍梧郡,将来总会被人吞并,哪里可以依靠呢?”刘备 听了非常高兴。鲁肃又对诸葛亮说:“我是子瑜的朋友。”于是一起决定交 好。子瑜,就是诸葛亮的兄长诸葛瑾,因为到江东避乱,当上了孙权的长史 。刘备采用鲁肃的计策,进驻鄂县的樊口。矣,请奉命求救于孙将军。”遂 与鲁肃俱诣孙权。亮见权于柴桑,说权曰:“海内大乱,将军起兵江东,刘 豫州收众汉南,与曹操共争天下。今操芟夷大难,略已平矣,遂破荆州,威 震四海。英雄无用武之地。故豫州遁逃至此。愿将军量力而处之!若能以吴 、越之众与中国抗衡,不如早与之绝;若不能,何不按兵束甲,北面而事之 !今将军外托服从之名而内怀犹豫之计,事急而不断,祸至无日矣。”权曰 :“苟如君言,刘豫州何不遂事之乎?”亮曰:“田横,齐之壮士耳,犹守 义不辱;况刘豫州王室之胄,英才盖世,众士慕仰,若水之归海。若事之不 济,此乃天也,安能复为之下乎!”权勃然曰:“吾不能举全吴之地,十万 之众,受制于人。吾计决矣!非刘豫州莫可以当曹操者;然豫州新败之后, 安能抗此难乎?”亮曰:“豫州军虽败于长坂,今战士还者及关羽水军精甲 万人,刘琦合江夏战士亦不下万人。曹操之众,远来疲敝,闻追豫州,轻骑 一日一夜行三百余里,此所谓‘强弩之末势不能穿鲁缟’者也。故《兵法》 忌之,曰:‘必蹶上将军。’且北方之人,不习水战;又,荆州之民附操者 ,逼兵势耳,非心服也,今将军诚能命猛将统兵数万,与豫州协规同力,破 操军必矣。操军破,必北还;如此,则荆、吴之势强,鼎足之形成矣。成败 之机,在于今日!”权大悦,与其群下谋之。 【译文】 曹操将从江陵顺着大江向下游东进。诸葛亮对刘备说:“形势很紧急了 ,请派我去向孙将军求救。”诸葛亮就和鲁肃一起(到江东)去见孙权。诸葛 亮在柴桑谒见了孙权,劝说孙权道:“现在天下大乱,将军在江东起兵,刘 豫州在汉南集结部队,一齐跟曹操争夺天下。如今曹操最大的祸患已铲除削 平,大致已经平定北方了,又攻下荆州,威势震动天下。刘豫州(失去地盘 ,被逼得)没有施展本领的地方,所以才避逃到这里。希望将军估计一下自 己的实力,应怎样来对付这种情况!如果您能凭借吴、越地方的力量来和曹 操对抗,不如早点和他断绝关系;如果您觉得不能和曹操对抗,为什么不放 下武器、收拾铠甲,向曹操投降称臣!现在将军表面上假托服从曹操的名义 ,而内心又揣着迟疑不决的主意,事情已经十分紧急,然而您却不能当机立 断,大祸临头也就没有几天了。”孙权说:“倘若如您所说,刘豫州为什么 不向曹操投降称臣呢?”诸葛亮说:“田横,不过是齐国的一个壮士而已, 尚且能坚持道义,不受屈辱,何况刘豫州是皇家后代,才能英明盖世无双, 众多士人爱戴拥护他,好像水流归向大海一般。如果大业不能成功,那也是 天意,怎么能再做曹操的下属呢?”孙权勃然大怒说:“我不能拿整个东吴 的土地,十万人的军队,去受别人约制。我的主意打定了!除了刘豫州,没 有人可以来抵挡曹操的;然而,刘豫州刚吃败仗不久,怎么能对付得了这种 强大的攻势呢?”诸葛亮说:“刘豫州的部队虽然在长坂坡打了败仗,如今 归队的战士加上关羽统率的水军,精兵还有一万人,加上刘琦江夏的战士也 不少于一万人。而曹操的军队远道而来,疲惫不堪,听说追赶刘豫州时,轻 装的骑兵一天一夜赶三百多里路,这就是通常说的‘强弓发射的箭,到了射 程终了时,连一层鲁国的薄绢也射不穿’的那种情况啊。所以《兵法》忌讳 这样做,说这样‘一定会使冒进的大将受挫折’。何况北方人不习惯水上作 战;而且,荆州的百姓归附曹操,是迫于武力的威胁罢了,并不是心悦诚服 。现在将军果真能够派一员虎将统领几万军队,和刘豫州共同规划、同心协 力,势必能打败曹操。一旦曹军吃了败仗,一定会撤回北方;这样一来,那 荆州、东吴方面的势力就强大起来,三分天下的局面就形成了。成功和失败 的关键,只在今天!”孙权听了十分高兴,便和他的部下共同商讨这件事。 P144-1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