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风家训的故事/百读不厌的经典故事

家风家训的故事/百读不厌的经典故事
作者: 成云雷
出版社: 长江文艺
原售价: 26.00
折扣价: 15.40
折扣购买: 家风家训的故事/百读不厌的经典故事
ISBN: 9787570211395

作者简介

成云雷,1968年生,江苏南通人,华东师范大学中国古代哲学专业博士毕业。现为南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副院长,南通廉政中心常务副主任,《廉政文化研究》杂志执行主编。主要从事中国传统政治文化与伦理文化的教学与研究。在《哲学研究》《中国哲学史》等学术刊物发表论文70多篇。著作20多种,主要有“党员干部微阅读系列” “悦读大中国系列”等。

内容简介

中国历史上有许多名门望族,在家族绵延中传承了优秀家风。名门之风有助于维护家族的有序和谐与持续发展,而其实际的教化功能,则包括树立基本价值观、培养道德意识、造就人格美德等内容。传承和弘扬中华传统家风家规文化,既是个人修身养性的需要,也是坚定文化自信的需要。 中华第一家——孔府 孔府是名副其实的中华第一家,府中一景一品,都是圣人家风的体现。 在孔府西学门内,有一口大铁锅,每天孔家的烧水户都会自带薪柴烧水,水沸即回,开水无人使用。这是多年沿袭的祖传之举,不得随意更改,一直延续到新中国成立前夕。其实,这水并非白烧,当中蕴含孔子“见善如不及,见不善如探汤”的深意。祖辈于西学出口处设一锅开水,就是要提醒子孙后代“见不善如探汤”,时时拂拭心灵的杂草,日日修炼高尚的情操,保持敬畏,而非心存侥幸。 孔府是一座住宅与官衙合一的建筑,在宅与衙分界处有一道内宅门,门里面有一幅特殊的彩色壁画,上面有一头貌似麒麟的神兽,叫作“贪”。壁画中,“贪”的四周布满彩云,彩云之中全是被它占有的宝物,但“贪”并不满足,仍张着血盆大口,妄图将太阳吞入腹中,终因吃得太多,落了个葬身大海的下场。孔府内宅门照壁上的这幅画名为“戒贪图”,绘于明代,其用意非常明显,那就是用“贪”的丑恶形象作为家族正心修身的一面镜子,以告诫子孙,切不可贪婪纵欲。据说,孔府有规矩:每当衍圣公从内宅出来路过照壁时,跟班的差人必须高喊一声:“公爷过贪了!”表面上是出于礼仪向外通报衍圣公要出门,实则是提醒衍圣公到外面后,一定要以德为本,保持清廉俭朴的良好形象。 无论是“探汤”示警还是“贪”壁戒贪,都体现了孔子后裔对于自身道德的追求。这种追求成为家风传统,也是圣人之家屹立千年而不倒的秘密所在。 1、好故事竖立好榜样,好家风滋养好少年 2、古今中外名人的家风故事,经典有趣 3、助益青少年成长的家风故事,在有趣的阅读中修炼品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