罪案终结(犯罪心理侧写档案)

罪案终结(犯罪心理侧写档案)
作者: 王小军
出版社: 中国法制
原售价: 39.80
折扣价: 0.00
折扣购买: 罪案终结(犯罪心理侧写档案)
ISBN: 9787509385746

作者简介

王小军,畅销书作家,对心理学与犯罪心理学领域有深入研究,多年来潜心写作,笔耕不辍,作品包括《犯罪心理画像》《心理自愈术》《心理学密码》《重口味心理学》等。

内容简介

第一章 葛特纳格林镇暴力攻击案 一个秋日的早晨,英国的苏格兰小镇葛特纳格林,道路上行人不多,一切显得十分平静,可这份平静很快就被一名女子的尖叫声打破了。当附近的人们闻声赶过来的时候,只见一名年轻的女性倒在了地上,鲜血正从她的腹部涌出来。人们连忙上前查看,发现这名女子还有气息,便立刻将她送往医院。有人帮忙报了警,但当警察赶到的时候,能搜集到的证据已经不多了,凶手在人们赶来之前就已经逃离,现场没有留下任何作案工具,警察带着警犬在周围搜集证据的时候,也因为路上行人逐渐增多而没有获得任何有用的线索。 就在勘查现场和搜集证据的警员一无所获地赶回警局时,来自医院的坏消息也传了过来,那名被刺伤的女子因为失血过多,抢救无效死亡了。来自受害者的线索也断了,警员们找到了这名女子的家属,经过调查得知,这名女子名叫莎拉?派翠克?海德伯格,是附近一所音乐学院的钢琴教师,已婚,有两个孩子,和丈夫的感情非常好,平时性格温和,和邻居们的关系也都不错,从来没有和他人发生过争执,工作上与他人也没有利益纠葛,近期并没有发现她曾和陌生人接触。 案发的早晨,她要去学校给学生上课,在途中遇袭,警员面对案情一筹莫展。警员鲍勃?迪伦对这件案子进行仔细分析之后,又和之前发生的几起暴力攻击案做了对比,细心的鲍勃发现这起案件和之前发生的几起案件非常相似,被害者都是走在路上的时候突然遭到了袭击,这些受害者平时的人际关系也比较和谐,并没有和其他人产生摩擦。鲍勃认为,这几起案子的凶手极有可能是同一个人,而且凶手很可能再次作案,所以他果断地将自己的分析在开会的时候讲给了其他警员听,并提出就这些案件咨询心理学家哈克曼?亚伯拉罕的建议。 哈克曼是伊斯坦丁大学的心理学教授,长期研究犯罪心理学,任职期间整理和研究了大量的资料,并多次和监狱中的罪犯进行交谈。通过鲍勃的描述,哈克曼教授大致了解了案情,他又将其与之前几起攻击案做了对比,从为数不多的线索中进行综合分析。从作案地点来看,可以初步判定这名凶犯就生活在葛特纳格林小镇,而且极有可能是土生土长的葛特纳格林人。从作案的时间来看,这名凶犯极有可能没有固定工作,或者工作的时间不固定,因为这些被害者遭到袭击的时间都不相同,有的是在深夜,有的是在早晨,还有的是在烈日炎炎的正午,攻击案都是发生在街上行人非常少的时候。 哈克曼教授认为,这名凶犯对于女性有着仇视的心理,因为这几起攻击案的受害者无一例外都是女性,并且这些受害者在被杀之前都没有遭到性侵犯。哈克曼教授由此判断这名凶犯是一名成年男性,年龄在28岁到35岁之间;凶犯极有可能成长于单亲家庭,他的母亲应该非常溺爱孩子,但是在对于凶犯的教育方面应该非常严格,以至于凶犯对于女性产生了厌恶心理,甚至恨不得杀之而后快;凶犯可能在精神方面有着一定的问题。哈克曼教授还判断这名凶犯性格非常内向,或者说有一定的社交障碍,平时不怎么和其他人交流,生活中应该是独来独往的,总喜欢把自己隐藏起来,窥视别人,很少出现在能够引起众人瞩目的地方。 警方根据哈克曼教授提供的信息开始进行排查,对多名嫌疑人进行审问之后,警方将目标锁定了一个名叫劳瑞恩?阿尔弗列德的临时工,警方经过对劳瑞恩邻居的询问发现他非常符合哈克曼教授为罪犯做的犯罪心理侧写,比如,劳瑞恩非常内向,平时几乎不和其他人来往,就连邻居都对他了解得不多。在审讯的过程中,劳瑞恩交代了自己的工作、生活和交友状况。 警方经过询问发现,劳瑞恩的成长环境也和哈克曼教授描述的非常符合。劳瑞恩的父亲是个酒鬼,很年轻的时候就和劳瑞恩的母亲丽莎?艾伯特偷尝禁果,结婚之后因为忍受不了繁杂的生活,抛下丽莎和年幼的劳瑞恩一走了之。丽莎唯恐儿子走上他父亲的老路,所以在对于他的性教育方面把控得非常严格,就连他和同班的女孩进行正常的交往也会被母亲严厉教训。劳瑞恩从小缺乏父爱,当学校的学生知道他没有父亲的时候,便大肆嘲笑他,年幼、体弱的他是许多坏孩子实施校园霸凌的对象,他不但受到男生的欺负,就连班上的女生都肆意欺压他。但由于男孩的自尊心作祟,他既没有把自己的境况告诉老师,也没有告诉母亲。对儿子的艰难处境一无所知的丽莎虽然宠爱劳瑞恩,但依旧对他管教得非常严格。 13岁时,劳瑞恩进入了叛逆期,因为不服母亲的管教,加上长期被同学欺凌,各种情绪集中爆发之下,他性侵了一名同班的经常带头欺负他的女生,事发后劳瑞恩被判刑,等他从监狱出来的时候,等待他的并不是来自母亲的关爱,而是暴力对待,丽莎甚至把他在地下室里锁了整整3个月。在劳瑞恩参加工作之后,强势的丽莎得了肿瘤不治身亡。丽莎死后,劳瑞恩被公司辞退,他重新找了一份时间不固定的工作,性格也变得更加孤僻。他深居简出,不和亲人联系,也没有什么朋友,就连丽莎生前关系较好的邻居前来拜访时,也被他拒之门外。 在警方的一再追问之下,劳瑞恩的破绽越来越多,上一次审讯的时候问他案发时在哪里,他还说待在家里,哪里都没去,而下一次审讯的时候,他却声称自己临时接到了一份工作,可没有任何人能给他作证。警方抓住劳瑞恩供词中的破绽反复追问,终于,精神疲惫的劳瑞恩对自己犯下的罪行供认不讳,并且清晰地说出了自己之前所犯的几起攻击案的细节及那些被害者的特点。最后劳瑞恩声称他之所以会犯下这些可怕的罪行,是因为他的第二人格要求他必须杀死这些女性。医生对劳瑞恩进行了诊治,发现他在精神方面的确出现了问题,而且极有可能是出狱之后被丽莎锁在地下室整整3个月所致。 困扰了警方3年之久的几起凶杀案终于告破,被害者的灵魂也得以告慰。随着这些暴力攻击案的告破,警方对于犯罪心理侧写技术的重视度逐渐提高,哈克曼教授也将自己的研究重点从犯罪心理侧写中转移出来,放到了犯罪者年幼时期的经历、所接受的教育及所处的生活环境等方面。 抽丝剥茧 条分缕析 剖析人性 击破谎言 高度还原罪案现场 详细描述案件始末 剖析犯罪者的人性与心理 警惕人性的贪婪、欲望与脆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