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一生不可不防的人生错误](https://file.mhuoba.com/shop/3/100021/picture/book/20231113/18/20231113180550608.jpg)
出版社: 光明日报
原售价: 29.80
折扣价: 21.75
折扣购买: 人一生不可不防的人生错误
ISBN: 9787511211422
青少年时期荒废学业——学业荒废将导致前途渺茫,人生黯淡 常听人们这样说:心态决定成功,细节决定成败……却极少有人提及青 少年时期荒废学业与成功的关系。大量的成功事例表明:人的学识决定智商 。智商是成功的关键,而智商的高低优劣又取决于青少年时期的学习,它与 这一阶段所打下的知识基础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 人到中年时常会有这样的感慨:悔不该在青少年时期没有认真学习,荒 废了大好青春和学业,以至于到现在还一事无成。也有人由衷地感叹:青少 年是就像花朵,学习就是阳光雨露,如果少了这光和雨,那花儿就无法生长 。无论是哪种感触,道出的都是同样一个人生道理,那就是:青少年时期学 习非常重要。更有人这么断言:如果青少年时期荒废学业,就不可能有所作 为,更谈不上在日后出类拔萃。 北宋著名大臣王安石,学问大,文章写得也好。有人向他讨教学习的诀 窍,他说:“就是不断地学习,任何时候都别耽搁自己对学问的追求。” 王安石在少年时期就有远大的志向,为了实现自己的理想,他对自己严 格要求,无论遇到什么事情、什么困难,他都不耽误当日的学业。 有一次,王安石病了,年少的他躺在床上还在坚持看书。当大夫劝他休 息时,王安石说:“病可以不愈,但是书不可不读。如果一日不读书,我就 会落后于别人,我的心就不舒服。我的前程全靠读书来赚取,所以不敢怠慢 。”少年时期的勤奋好学为王安石日后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王安石说:人生一世,就应该建功立业,报效国家,名垂青史。这样为 人,才不虚度此生。的确,在竞争日趋激烈的现实环境中,一个人的学识越 来越成为谋生的重要手段。我们何不趁青春年少努力学习,为今后的事业打 下坚实的基础呢? 当今世界,科技飞速发展。知识的作用显得越来越重要。无论是集体还 是个人。参加工作及参与竞争都需要有丰富的知识作铺垫。而这知识的积累 。和青少年时期的学习息息相关。青少年时期是人生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 如果在这一时期将知识的基础打牢,日后就会走向金碧辉煌的知识殿堂,一 步步迈向成功之巅。反之,前途则会黯淡无光。 古往今来,有许多人都是因为“少壮不努力”而“老大徒伤悲”。也有 许多人通过“悬梁刺股”、“凿壁偷光”、“囊萤映雪”等办法在逆境中勤 奋刻苦学习,而使自己摆脱贫困、飞黄腾达,尽享成功的喜悦。年轻时不注 重学习,把大好的时光浪费在吃喝玩乐之中,在当时也许感觉不到问题的严 重。但是随着年龄的增长,等到了中老年就会知道不学习所造成的损失,到 时候悔之晚矣。 明朝皇帝朱厚照,少年时非常聪明,老师教他的东西他总能很快学会。 如果继续努力,日后他一定会成为一个很有作为的皇帝。可惜,他却误入歧 途,早早荒废了学业,终因沉溺于声色犬马而英年殒命。 开始时,他学习十分刻苦,因此得到人们的普遍赞誉。但是没过多久, 由于受刘瑾、谷大用等一群谄媚太监的熏染,他就放弃了学习,专营起吃喝 玩乐了。 太监刘瑾是阿谀奉承之人,他专门侍奉朱厚照。此人知道朱厚照是太子 ,是未来的皇上,认为只要博得太子欢心,自己将来就是功臣。他不愿让朱 厚照随儒臣学习,而是经常用一些闲杂事情故意打断老师的讲读,而这也正 合朱厚照之意。枯燥的学习,哪里有嬉戏游乐、骑射、放鹰逐犬等游戏过瘾 。日子一久,朱厚照渐不如前,学习时时停废。 刘瑾每天都变着法地哄着年幼的朱厚照玩,他每天都弄一些奇特的玩具 来哄逗朱厚照。在刘瑾的引导下,朱厚照玩得越来越离谱,并且还整日沉溺 于女色不能自拔,对学习的兴趣越来越淡,最后彻底放弃学习了。 朱厚照如此荒唐的行径,可急坏了当朝的大臣们。他的父皇孝宗皇帝看 见天资聪颖的儿子不学无术,十分痛心。有一天,孝宗皇帝把朱厚照找到身 边,语重心长地说:“皇儿,你玩心甚重,就不能在学习上多下点工夫吗? ” 朱厚照回答:“我对学习不感兴趣。” 孝宗皇帝就让朱厚照的老师给他讲不学习的危害,而朱厚照根本听不进 去。气得孝宗皇帝直摇头:“孺子不可教也,你这样荒废学业,迟早有一天 会后悔的,天下也会断送在你的手上!” 孝宗皇帝临死前,还是对朱厚照不放心。他对身边大臣们说:“太子颇 聪颖,但年尚幼小,性好逸乐,吾甚是担心,希望你们好好辅佐他。” 孝宗皇帝去世后,15岁的朱厚照即位,称正德皇帝,开始了他的帝王生 涯。然而,人们完全可以想象这个皇帝的日后所为会是一个什么样子。他的 父皇孝宗皇帝还不错,按照龙生龙凤生凤的道理,这个正德皇帝也应该差不 到哪儿去。然而,从小不学无术的正德皇帝朱厚照让人大失所望。他不以国 事为重,而是以一种玩心对待国事,把国事视为“儿戏”,照样纵情娱乐, 起居无常,荒于政务,让刘瑾专权,陷害忠良,使得朝廷灾难不断,人民苦 不堪言,社会开始动荡。朱厚照在骄奢淫逸和担惊受怕中活了不到2岁就死 了。然而,这又能怪谁呢?不都是他自己造成的恶果吗? 唐朝宰相张文瑾,少年时期虽然饱经隋末唐初战乱的流离之苦,但他并 没在战乱之中荒废学业,而是在流亡途中博览群书,日夜苦读经史子集,文 韬武略无所不通。唐太宗李世民登位之后的贞观初年。张文罐也已成长为有 才华的有志青年。他立志报效祖国,通过明经科考试,被补作并州参军,从 此步入了仕途。后屡经升迁,成为朝中的宰相。 从上面两个正反对比的例子可以看出:大到一个皇帝,小到一个百姓, 年轻时期对学业的追求都是同等重要的。有人这么说:“少年好学,如初升 的太阳;青年好学。如日当空;晚年好学,犹如秉烛夜行。”那么,我们又 何必非要等到秉烛夜行?为何不趁年轻时节,勤奋学习呢? P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