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冥想者的觉知书(告别焦躁迷茫压力的自我训练法)
作者简介
丹·哈里斯,《晚间在线》、《世界新闻》和周末版《早安美国》等美国ABC核心新闻节目的金牌主持人。美国新闻主持界的巨擎彼得詹宁斯的接班人。他以风趣幽默的主持风格,大胆犀利的记者思维,成为美国最受欢迎的新闻主播和名人。《一个冥想者的觉知书》既是他个人心灵修炼的吐槽记录,也是他记者奋斗经历的励志自传。书中记录了,他的领导对他说的:“你永远也当不了电视主持人,就你那声音……你面对现实吧!”但凭着记者的经历视野+无神论者神经叨叨的理性+作为新闻工作者的好胜焦虑加上他自身有点强迫,关键是偏偏还特诚实+伟大的学习和反思精神,成为了领导和同事及观众都喜爱的金牌主持人。
内容简介
第一章 压力让我极度缺氧 尼尔森的统计数据显示,500多万观众在看完那 期电视节目后都认为我疯了。 那是2004年6月7日播出的《早安美国》节目。那 天我系着最喜欢的黑银条纹相间的领带,脸上涂着厚 厚的化妆品。上司吩咐我接替同事罗宾罗伯茨主持新 闻简讯板块,这个板块要求主持人在整点时简明扼要 地播报实时消息。 当时我坐在罗宾的主持席位上,狭小的卫星播报 间坐落在纽约时代广场附近ABC电视网大楼的二层, 四面被玻璃墙包围。房间的另一侧,节目的两名主播 ,如谆谆长者般的查尔斯吉布森和优雅大方的迪安妮 索耶,端坐在主播播报台前。 查尔斯把镜头转给了我:“现在我们把时间留给 坐在主播台前的丹哈里斯。丹,你好!”接下来,我 应该开始播报六段新闻简讯,每段大约20秒,同样也 是现场直播。 一开始的情况还不错。“早上好,查尔斯,迪安 妮。谢谢。”我用早间新闻主持人特有的声音明快而 又不失权威地问候道。 然而,就在播报第二段简讯时,状况急转直下。 我的大脑突然莫名其妙地被一种原始的恐惧感紧紧包 裹。由于慌张,我的肩膀开始发麻,麻痹感从头皮一 直蔓延到面部。我感到自己的整个世界正在崩塌,心 脏一通狂跳,嘴唇开始不听使唤,手掌也慢慢沁出汗 水。 我心里很清楚自己还得接着读四段新闻,但我当 下的处境就像一个永恒的黑洞,没有间歇也无处躲藏 。此时此刻,没有声音插播,没有预先录制好的新闻 内容,也不能把画面切换给现场记者,时间更不允许 我整理思路或放松喘息。 阅读第三段关于胆固醇药物的新闻时,我开始失 语,呼吸急促,仿佛正与心中咆哮着的恐怖狂潮展开 激烈的搏斗。与此同时我意识到,自己走向崩溃的整 个过程正在向全国观众现场直播。 你在全国观众的电视屏幕上。 直播正在进行,现在,就是现在。 每个人都在看着你。 做点什么。赶紧想想办法! 我极力压制心中的恐惧却收效甚微。屏幕下方的 字幕清晰显示了我结结巴巴吐出的句子。 “研究人员称,服用他丁类降醇药物至少五年的 人群,患癌症的几率也可能随之下降,但将这类药物 作为致癌产品推荐给患者还为时……为时过早。” 就在念出“为时过早”的那一刻,我脸颊上最后 一丝血色消失了,表情开始扭曲抽搐,我知道自己必 须立即采取措施,从这样的窘境中跳出来。 不断恶化的精神紧张直接导致了这场直播闹剧 一段时间以来我都太过急功近利,焦躁的情绪慢 慢毁掉了我的生活。 这场悲剧开始于2000年3月13号,也就是我来到 ABC新闻网工作的第一天。 那时的我刚满28岁,穿着别扭的对襟西装,战战 兢兢地穿过ABC电视网大楼一层的高顶走廊,走廊两 边的墙壁上挂满了知名主持人的大幅画像:彼得·詹 宁斯、迪安妮·索耶、芭芭拉·沃特斯(当然,他们 现在都是我的同事)。带着对这些成功人士无比崇敬 的心情,我表情严肃地踏上了位于曼哈顿上西区大楼 的自动扶梯。 结果那天,他们却把我安排到地下室,在一间使 用白炽光照明的安保办公室里拍下了新的证件照。照 片中的我看起来那么年轻,我的同事都开玩笑说,如 果镜头视野再宽点儿,说不定能看到我手里还攥着气 球呢。 我如此年轻就能进入ABC新闻网工作,就像是一 场巨大的误会或者一个残酷的玩笑。在过去的七年里 ,我在地方电视台兢兢业业,唯一的梦想就是进入美 国广播公司,地方电视台的人都称作ABC。当时,我 总觉得自己得熬到四十多岁,至少是看起来足够成熟 的时候,才能实现这个梦想。 P16-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