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往童年的风筝(精)/书香天津文丛

寄往童年的风筝(精)/书香天津文丛
作者: 徐凤文|总主编:刘玉红//刘凤山
出版社: 天津人民
原售价: 25.00
折扣价: 0.00
折扣购买: 寄往童年的风筝(精)/书香天津文丛
ISBN: 9787201105253

作者简介

内容简介

每个人心中都有爱丽丝的梦 每个孩子都做过新奇有趣的梦,可是很少有人做 过爱丽丝那样新奇有趣的梦。爱丽丝,这个睁着一双 好奇而又严肃的大眼睛的英国小姑娘,在一个闷热夏 天的下午和姐姐坐在小河边,眯缝着眼望着脚边闪闪 流过的河水出神。忽然看见一只兔子打身边跑过。那 本来没有什么稀罕,只不过是一只平平常常的白色野 兔。可是——慢着,它怎么穿着背心?怎么还从背心 口袋里掏出一只表,瞄了一眼,着急地说了声:“糟 糕,我要迟到了!”——“不行,”爱丽丝果断地说 ,“我得追上去看看。”她一下子跳了起来,追着兔 子飞奔过去。她跟着兔子钻进了一个洞。从这儿起, 我们也跟着她,经历了那个扑朔迷离、不可思议的奇 境漫游。 日常生活中经常会遇到这种情况,你家的孩子或 者别人家的小朋友缠着你,让你给他讲个故事——一 个好听的奇妙的童话故事。英国剑桥大学的数学教授 刘易斯·卡洛尔(Lewis Carroll)当初就遇到了这样 的难题,于是才有了这部风靡了一个半世纪的《爱丽 丝漫游奇境记》。 25年前一个夏日的黄昏,我曾在历史博物馆大院 的梧桐树下给同事的六岁小女孩讲爱丽丝的故事,讲 了大约一个小时。第二天,小女孩又将这个故事给我 讲了整整两个小时。这是我第一次知道爱丽丝的故事 如此深受小女孩的喜爱。当然,在此之前和在此之后 许多年,全世界的小朋友几乎都喜欢阅读卡洛尔的这 部奇妙幻想之作。 每一个孩子都需要梦想,需要一种想象力的训练 。成长中的女孩子,尤其需要一部充满奇异想象力的 优秀童话作品吸引她的目光,激发她的幻想。从安徒 生童话到迪士尼动画,从小红帽到哈利·波特……也 许就是这样一本书,使她发现了阅读的极大乐趣,使 她了解到未知世界的秘密,并从此进入了一个崭新的 精神天地。如果你的家里正好有这样一个好奇、好玩 、好奇思妙想的女孩,你可以让她将自己想象成那个 身穿蓝裙子、绑着白丝带的小姑娘,踏上绮丽绚烂的 探险之旅。 不要以为《爱丽丝漫游奇境记》只是一本荒诞不 经的童话书。成人世界里总有各式各样奇奇怪怪的事 情,时间久了,大人们往往见多不怪,熟视无睹。孩 子们不一样,哪怕是突然落下的一片树叶,也能让他 们争议不休,嚷嚷半天。谁又敢说他们看世界的眼光 里没有真理?谁又能说他们看似毫无道理的胡思乱想 不会生出美好的创意? 幻想类的童话通常描写的是一些在现实社会不可 能发生的事情。然而,幻想能扩展人们的思想和丰富 人们的心灵,鼓励人们用新的角度审视我们赖以生存 的世界。在民国初年赵元任翻译的《爱丽丝漫游奇境 记》中译本扉页上抄录了孟子的名言:“大人者,不 失其赤子之心。”是的,像《爱丽丝漫游奇境记》《 小王子》《夏洛的网》这样优秀的幻想童话,同样为 成人读者所喜爱。在这样的童话里,小朋友会读到和 自己内心的奇思妙想相呼应的部分,大人们会读到过 滤掉杂质的生活内核里自己失落掉的部分;孩子们会 兴奋,大人们会叹息。 爱丽丝是世界儿童文学“顽童”形象的开山之作 ,她很像郑渊洁笔下的鲁西西,都是十岁的小女孩, 活泼好动,敢于质疑,喜欢探险,常常发表惊人之语 ,属于有别于正统“好孩子”的“顽童形象”。会说 话的动物、神奇莫测的场景、惊险刺激的冒险……这 本充满了奇思妙想的书,具备了优秀童话故事所有必 备元素,读来妙趣横生,情节发展扑朔迷离、荒诞无 序,似乎缺乏严密的逻辑性和因果关系,却与儿童的 心理思维特点极其相似。 或许是由于翻译的原因,这样一本优秀的童话书 终于没有在小朋友中流行起来,远不如安徒生、格林 兄弟在中国家喻户晓。其实,作为全世界最流行、最 著名的童话之一,爱丽丝在世界风行的程度,丝毫不 亚于《西游记》在中国。著名作家沈从文还专门按照 这本书的构思创作了《爱丽丝漫游中国记》。著名童 话作家陈伯吹曾说:“我宁愿没读过《安娜·卡列尼 娜》,而必读《爱丽丝漫游奇境记》。”也许,你已 经进入小学了。你可以没有泰迪熊,没有芭比娃娃, 没有喜洋洋与灰太狼,但你不能错过《爱丽丝漫游奇 境记》这样一部在全世界已经畅销了一百多年的优秀 童话书。何况,约翰.坦尼尔经典的插图更是为这本 书增色不少呢。 不同类型、不同风格的童书,自有不同的读法。 正如书中所说:“天使般的孩子,眨着充满期盼的眼 睛,听着奇妙的故事”,《爱丽丝漫游奇境记》是一 本适合六至十岁的小孩子睡前阅读的幻想读物。在我 看来,本书尤其适合女孩子阅读。作为父母,你大可 不必担心你家的小公主在梦中会像红桃皇后一样说出 “砍掉他的头!”(Off with his head!)这样恐怖 性的梦话来。毕竟,爱丽丝所经历的只是一个奇妙的 梦境而已。 “如果你能控制自己的话,求求你不要再长高了 。”卡洛尔的梦想是他笔下的这些小朋友们最好都不 要长大。然而,现实世界终究不是爱丽丝的世界,看 着身边的小女孩们一个个长大,一个个告别了童话书 ,又吸引着一个个新的小女孩,就像爱丽斯终究会从 梦中醒来。或许,这就是蒂姆·伯顿将其创作成电影 的深意?是的,我们的爱丽丝已经长大了,而卡洛尔 笔下的童话世界依旧绚烂神奇。 P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