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东坡传(精)

苏东坡传(精)
作者: 申维
出版社: 吉林出版集团
原售价: 32.00
折扣价: 0.00
折扣购买: 苏东坡传(精)
ISBN: 9787558173523

作者简介

周国平,当代学者、作家。1945年生于上海。1967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哲学系, 1981年毕业于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系,现为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研究员。著有学术专著《尼采:在世纪的转折点上》《尼采与形而上学》,散文集《爱与孤独》《灵魂只能独行》《只有一个人生》《何以滋养灵魂》等,纪实作品《妞妞:一个父亲的札记》《岁月与性情:我的心灵自传》《宝贝,宝贝》等。译著有《悲剧的诞生》《偶像的黄昏或怎样用锤子从事哲学思考》等。

内容简介

第一章 堂上四库书 人杰地灵 四川省眉山县,古称眉州城,是大文豪苏轼的故乡。 这是一座不太大的城镇,城内有一座草木葱茏的高山 ,名彭老山。站在山上,人们能够看见城外昼夜不停的岷 江,江水呼啸着奔向远方,浩浩荡荡犹如万马奔腾。小镇 清幽宁静,家家户户都爱种荷花。吃完晚饭,在街道上悠 闲地散步,常常能闻到幽幽荷香。在宁静的夜色下欣赏婀 娜多姿的荷花,也别有一番滋味。每到初夏,临近乡镇的 商人会到这里来采购荷花,眉山一下子变得热闹起来。 除了花香外,眉山城中还弥漫着阵阵书香。走在街上 ,琅琅读书声会穿过窗户飘进行人耳朵中。这里的孩子刚 刚懂事时,就已经听过前辈司马相如、王褒等人的故事, 并时常跟随父母念诵他们的诗词文章。那些有志气的孩子 ,还会立下“作赋凌相如”的理想。 对文人来说,蜀地是如此亲切可爱,它似乎总能引起 自己的奇思妙想。跟随父亲移居蜀地的李白,就对蜀地有 一种依恋之情:“我在巴东三峡时,西看明月忆峨眉。月 出峨眉照沧海,与人万里长相随。”悲天悯人的杜甫曾在 蜀地居住了八年,写下近千首诗篇,占其创作总数的三分 之二。白居易、刘禹锡、高适等诗人也都曾为蜀地留下了 动人的作品。那时,人们提到这个富饶美丽的地方时,都 会感叹一句:“天下诗人皆人蜀。” 然而,蜀地却时常令外来官员头疼。以眉山为例,这 个风景秀美的小镇曾得到过“难治”的评价。其实,百姓 若愚蠢一点儿,就不容易发现庸碌官员的错误。但是眉山 的百姓聪明好学,乡绅之家更是将法律文书当作子孙的教 材,自然不容易被贪官污吏恐吓住。 据苏轼回忆,眉山的乡亲们大多愿意奉公守法,如果 遇上有才有德的父母官,那么在其离任之后,乡亲们还会 将其画像挂在家里供奉,恩德铭记于心,五十年不忘。只 有遇上傲慢轻浮的官员,乡亲们才会故意为难。眉山人长 于辩论,并不是泼皮无赖似的骂街,而是引经据典、由表 人深地陈述。如果回到苏轼生活的那个年代,我们或许还 能够在街上欣赏到一场精彩的辩论赛。那些在史书上没有 留下名字的眉山百姓,竟不逊于现代任何一个最佳辩手。 宋仁宗景祐三年十二月十九日(1037年1月8日),眉 山城纱毅巷的一座宅子里传来婴儿的啼哭声。这是一座中 型宅院,院外栽种着几排竹子。竹子长得很高,风一来, 竹叶沙沙作响。进门后,只看见一道白色的照壁,不见屋 中情景。再往里走,眼前出现一个收拾得干干净净的院子 。院子里有个小池塘,里面栽种着荷花。池塘西边有一棵 挺拔的梨树,不过现在正是腊月,梨花尚未盛开。池塘东 边是一片菜地,里面种着时令蔬菜。 屋中众人正为新生命的降临而兴奋,每个人脸上洋溢 着笑容。只有襁褓中的婴儿不知世事,张开嘴大声啼哭, 这个婴儿就是我们的主角:苏轼。他现在被称为“和仲” ,因为是家里第二个儿子。哥哥景先好奇地望着他,笨手 笨脚地拥抱这个粉粉嫩嫩的弟弟。两年后,景先不幸夭折 ,苏轼便成了家中长子。 如果你只想读我的一本书, 让我推荐一本代表作, 我就推荐这本书。 ——周国平 ★ 周国平七十年哲思精华总集,集大成之作,ZUI新修订珍藏版。周国平本人先后三次修订,增删多达8万字,完整反映其哲学智慧和人生感悟,伴随一代又一代年轻人成长。 从周国平的所有作品里,精心选出ZUI能代其思想且表达精妙的文字,按体系汇编成册。2001年初版至今,周国平本人先后三次修订,反复斟酌,大幅增删。 辞书体例,便于检索。读者一册在手,即可全豹在目。 ★ 122个人生关键词,122个人生答案。一本适合静静阅读的枕边书,一本可随时放在案头、手边的人生辞典。 生死、苦乐、两性、爱、美、孤独、艺术、人性、世态、读书、写作……人生方方面面,大事小事,周国平以哲学之心一一解答。人生中有种种不如意处,哲学提供了一种视角,帮助我们坦然面对和接受。在此意义上,哲学不只是慰藉,更是智慧。 ★ 厚重大气,珍藏版本。装帧典雅,经典蓝金配色,精装方脊,用纸精良。 知名设计师操刀,600+页精装方脊,芬兰进口环保木浆纸,柔和护眼,厚重、典雅、隽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