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叔同说佛(插图本)

李叔同说佛(插图本)
作者: 李叔同
出版社: 中州古籍
原售价: 32.80
折扣价: 21.32
折扣购买: 李叔同说佛(插图本)
ISBN: 9787534836367

作者简介

李叔同,中国现代史上遗世独立的天才人物,二十文章惊海内,擅书法、工诗词、通丹青、达音律、精金石、擅演艺,民国四大高僧之一,先后培养出了名画家丰子恺、音乐家刘质平等文化名人。本书精选了他从风华才子到云水高僧的传世名篇,配有法清法师意境高远画作,文中有情,画里有禅。诗情画意,美不胜收。

内容简介

我一到南普陀寺,就想来养正院和诸位法师讲谈讲谈,原定的题目是 “余之忏悔”,说来话长,非十几小时不能讲完。近来因为讲律,须得把 讲稿写好,总抽不出一个时间来,心里又怕负了自己的初愿,只好抽出很 短的时间,来和诸位谈谈,谈我在南闽十年中的几件事情! 我第一回到南闽,在一九二八年的十一月,是从上海来的。起初还是 在温州,我在温州住得很久,差不多有十年光景。 由温州到上海,是为着编辑《护生画集》的事,和朋友商量一切;到 十一月底,才把《护生画集》编好。 那时我听人说:尤惜阴居士也在上海。他是我旧时很要好的朋友,我 就想去看一看他。一天下午,我去看尤居士,居士说要到暹罗国去,第二 天一早就要动身的。我听了觉得很喜欢,于是也想和他一道去。 我就在十几小时中,急急地预备着。第二天早晨,天还没大亮,就赶 到轮船码头,和尤居士一起动身到暹罗国去了。从上海到暹罗,是要经过 厦门的,料不到这就成了我来厦门的因缘。十二月初,到了厦门,承陈敬 贤居士的招待,也在他们的楼上吃过午饭,后来陈居士就介绍我到南普陀 寺来。那时的南普陀,和现在不同,马路还没有建筑,我是坐着轿子到寺 里来的。 到了南普陀寺,就在方丈楼上住了几天。时常来谈天的,有性愿老法 师、芝峰法师等。芝峰法师和我同在温州,虽不曾见过面,却是很相契的 。现在突然在南普陀寺晤见了,真是说不出的高兴。 我本来是要到暹罗去的,因着诸位法师的挽留,就留滞在厦门,不想 到暹罗国去了。 在厦门住了几天,又到小云峰那边去过年。一直到正月半以后才回到 厦门,住在闽南佛学院的小楼上,约莫住了三个月工夫。看到院里面的学 僧虽然只有二十几位,他们的态度都很文雅,而且很有礼貌,和教职员的 感情也很不差,我当时很赞美他们。 这时芝峰法师就谈起佛学院里的课程来。他说:“门类分得很多,时 间的分配却很少,这样下去,怕没有什么成绩吧?” 因此,我表示了一点意见,大约是说:“把英文和算术等删掉,佛学 却不可减少,而且还得增加,就把腾出来的时间教佛学吧!” 他们都很赞成。听说从此以后,学生们的成绩,确比以前好得多了! 我在佛学院的小楼上,一直住到四月间,怕将来的天气更会热起来, 于是又回到温州去。 第二回到南闽,是在一九二九年十月。起初在南普陀寺住了几天,以 后因为寺里要做水陆,又搬到太平岩去住。等到水陆圆满,又回到寺里, 在前面的老功德楼住着。 当时闽南佛学院的学生,忽然增加了两倍多,约有六十多位,管理方 面不免感到困难。虽然竭力地整顿,终不能恢复以前的样子。不久,我又 到小雪峰去过年,正月半才到承天寺来。 那时性愿老法师也在承天寺,在起草章程,说是想办什么研究社。 不久,研究社成立了,景象很好,真所谓“人才济济”,很有一种难 以形容的盛况。现在妙释寺的善契师,南山寺的传证师,以及已故南普陀 寺的广究师……都是那时候的学僧哩! 研究社初办的几个月间,常住的经忏很少,每天有工夫上课,所以成 绩卓著,为别处所少有。当时我也在那边教了两回写字的方法,遇有闲空 ,又拿寺里那些古版的藏经来整理整理,后来还编成目录,至今留在那边 。这样在寺里约莫住了三个月,到四月,怕天气要热起来,又回到温州去 。 一九三一年九月,广洽法师写信来,说很盼望我到厦门去。当时我就 从温州动身到上海,预备再到厦门。但许多朋友都说:时局不大安定,远 行颇不相宜,于是我只好仍回温州。直到转年(即一九三二年)十月,到了 厦门,计算起来,已是第三回了! 到厦门之后,由性愿老法师介绍,到山边岩去住;但其间妙释寺也去 住了几天。那时我虽然没有到南普陀来住;但佛学院的学僧和教职员,却 是常常来妙释寺谈天的。 一九三三年正月廿一日,我开始在妙释寺讲律。 这年五月,又移到开元寺去。 当时许多学律的僧众,都能勇猛精进,一天到晚地用功,从没有空过 的工夫;就是秩序方面也很好,大家都啧啧地称赞着。 有一天,已是黄昏时候了!我在学僧们宿舍前面的大树下立着,各房 灯火发出很亮的光;诵经之声,又复朗朗入耳,一时心中觉得有无限的欢 慰!可是这种良好的景象,不能长久地继续下去,恍如昙花一现,不久就 消失了。但是当时的景象,却很深地印在我的脑中,现在回想起来,还如 在大树底下目睹一般。这是永远不会消灭,永远不会忘记的啊! 十一月,我搬到草庵来过年。 一九三四年二月,又回到南普陀。 当时旧友大半散了;佛学院中的教职员和学僧,也没有一位认识的! 我这一回到南普陀寺来,是准了常惺法师的约,来整顿僧教育的。后 来我观察情形,觉得因缘还没有成熟,要想整顿,一时也无从着手,所以 就作罢了。此后并没有到闽南佛学院去。 讲到这里,我顺便将我个人对于僧教育的意见,说明一下: 我平时对于佛教是不愿意去分别哪一宗、哪一派的,因为我觉得各宗 各派,都各有各的长处。 但是有一点,我以为无论哪一宗哪一派的学僧,却非深信不可,那就 是佛教的基本原则,就是深信善恶因果报应的道理。善有善报,恶有恶报 。同时还须深信佛菩萨的灵感!不仅初级的学僧应该这样,就是升到佛教 大学也要这样! 善恶因果报应和佛菩萨的灵感道理,虽然很容易懂,可是能彻底相信 的却不多。这所谓信,不是口头说说的信,是要内心切切实实去信的呀! 咳!这很容易明白的道理,若要切切实实地去信,却不容易啊! 我以为无论如何,必须深信善恶因果报应和诸佛菩萨灵感的道理,才 有做佛教徒的资格! 须知善有善报,恶有恶报,这种因果报应,是丝毫不爽的!又须知我 们一个人所有的行为,一举一动,以至起心动念,诸佛菩萨都看得清清楚 楚! 一个人若能这样十分决定地信着,他的品行道德,自然会一天比一天 地高起来! 要晓得我们出家人,就是所谓“僧宝”,在俗家人之上,地位是很高 的。所以品行道德,也要在俗家人之上才行!P1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