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出版社: 中信
原售价: 42.00
折扣价: 26.90
折扣购买: 蚕丝(钱学森传)
ISBN: 9787508626277
张纯如(Iris Chang),1968年3月28日出生于新泽西州普林斯顿。1989年获得伊利诺伊大学新闻学士学位,曾任美联社和《芝加哥论坛报》记者,后于约翰·霍普金大学获得写作硕士学位。著有《中国飞弹之父:钱学森》(Thread of the Silkworm)《南京浩劫:被遗忘的大屠杀》(The Rape of Nanking:the Forgotten ltolocaust of World War II)《美国华人》(The Chinese in America)等。 张纯如曾荣膺麦克阿瑟基金会“和平与国际合作计划”奖、美国华美妇女协会“年度女性”奖、俄亥俄州伍斯特学院名誉博士、加州大学东湾分校名誉博士。并且获得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太平洋文化基金会及哈利-杜鲁门图书馆项目基金。她的作品也刊登在多家出版物,包括《纽约时报》、《新闻周刊》和《洛杉矶时报》。 2004年11月9日,张纯如在美国加州自己的轿车内自杀身亡。
钱氏宗祠坐落于西湖东岸。那是一座灰瓦朱漆白墙的小庙,盘龙照壁守 卫着正门。这座宗祠亦由钱锣所建,经历了几个世纪的战乱天灾,依然屹立 不倒。 站在宗祠之旁远眺西湖,北岸青山之上的保傲塔看起来就像一把匕首的 阴影。但如果沿着林间的碎石小径爬上山去,这把匕首就会慢慢变成一座巍 峨高耸、直插人云的青灰色砖塔。塔周饰以窗纹,八角形的塔座逐渐向上收 束,直至成为天空中的一个细小黑点。 这座塔原为9层,本名天塔,建于公元970年前后,兴建者是钱学森的另 一个祖先,吴越王钱傲的母舅吴延爽。几百年间,它被反复摧毁重建,到钱 学森童年时,已经缩减为7层,但却依然保留着原有的壮美轮廓。 尽管钱学森只在杭州度过了童年的一小段时间,但这座城市一或者毋宁 说是家族在这里留下的古老遗产——却将在未来的岁月里定义他的一生。这 些古老的家族传奇赋予钱学森天生的骄傲,并在他成长的过程中,在他那些 消沉和倦怠的时刻,不断提醒他,中国最伟大的城市与他祖先的故事彼此交 织,在他的身体里,流淌着王族的血液。 钱家书香门第、世代簪缨,深受中西两种文化思想体系的影响,自然志 在高远。虽然既富又贵,他们却是教育和勤勉的忠实信徒。钱学森的父母希 望自己唯一的儿子成为一名学者,为社会作出长远的贡献。 钱学森的父亲钱家治是一个沉静而温和的人。年轻时,高挑瘦削的他经 常以一袭蓝布长袍示人,相貌英俊,胡子刮得干干净净。对于他,亲友们如 今仅存模糊的印象,所有记忆集中在他的晚年,那时候,住在上海英租界的 他已经变成一名虔诚的佛教徒,只有逢年过节时,侄孙辈们才被允许爬到这 位慈蔼老者的膝上,玩弄他雪白的长髯。 1882年,钱家治生于富有的丝绸商人之家。在他成长的年代,正值西学 东渐,少年钱家治在浙江大学的前身求是书院——当时还只是一所中学—— 完成学业。位于城东的求是书院由数栋小楼组成,其中只有一栋保存到了现 在,褐檐白墙,盘龙绕梁,依稀可见当日盛时模样。 书院的课程分为两部分,一部分仍是传统古文经典(一位著名的教授据 说可以大段背诵《红楼梦》),另一部分,则是应1895年甲午海战后国内进 步人士的倡议,在传统科目之外增加的以富国强兵为目的的西式课程。这些 课程包括英文、生物和物理,不过,学生们并不亲手操作实验,只是旁观老 师的演示。 1902年,钱家治作为中国留学生之一远赴东瀛,当时,日本的大学、军 事院校和医学院盛名远播。与中国一衣带水的地理位置以及文化上的众多共 性,令游学东洋成为比留美、留欧更实际可行的选择。在日本,钱家治在两 所大学就读,专攻教育学和哲学。 回到杭州后,钱家治就任良知师范学校的校长。他的同事主要由有志于 改革中国教育制度的青年人以及日本留学归来的学者构成,本名周树人的鲁 迅也是其中之一。在学校里,钱家治不仅主管校务行政工作,还教授哲学和 伦理学两门课程。 在杭州老家,钱家治迎娶了门当户对的章兰娟。1911年12月11日,他们 的第一个也是唯一一个孩子呱呱落地。 “学森”的寓意是“好学而睿智” ,这个名字投射出初为人父的钱家治对独子的殷殷期盼。 钱氏宗祠的东侧,与一条小溪平行的正是幽静的芳古园路。重重门户将 道路一侧的深宅大院与外面的大马路隔绝开来。在其中一道大门背后,穿花 拂柳,越过三进院落,便可见到数栋二层小楼。径直向前,精雕细刻的户门 之后,便是钱学森幼时的家。 屋子里的地板漆以深红,满堂珍贵的红木家具,墙上挂满字画。像当时 的大多数杭州人家一样,屋子并没有装玻璃窗,窗格敞开,以使空气流通。 钱学森父母居住的卧室里,他们睡的一张大床在一位亲戚的形容里“犹如一 问小屋子”。宝蓝丝帷张于床上,绣着红色莲花的床帐低低垂落,花梨木大 柜立于床畔。钱学森不住在这里——他另外有自己的卧室。 和大多数杭州人家一样,钱家的一日始于破晓。著名杭州地方史学家胡 国枢描述了钱家在20世纪10年代中的一天的日常生活。 起床后,钱家治穿上丝质或棉质的长袍,袍角直垂到蹬着一双手工制成 的棉布鞋的足尖。仆妇在茶壶里注入热气腾腾的开水,端上作为早餐的米粥 、发糕、葱油饼或包子。当时的大多数人家用吊起来的竹篮储存食物,竹篮 的缝隙可以透风,犹如天然冰箱。在钱学森家中,则由纱橱储存食物。早餐 之后,钱家治就会夹上油纸伞,拎着装在金属饭盒里的午饭,步行或坐黄包 车上班去。一整天的教学和行政管理工作下来,钱家治很少有机会在下午四 五点钟之前回家。钱学森则整天都和母亲待在家中。 章兰娟幼时裹过小脚,这使她终生不良于行,无法操持任何体力活。但 是,在大富大贵之家,通常都有佣人打理家务。据钱家亲戚回忆,钱家治家 中当时至少雇着三个仆人:一名厨子,一个丫环,还有一名车夫。 在众人的记忆中,章兰娟是一个活泼动人的女性,经常穿着一身红色丝 质旗袍。她受过正统的古文教育,在当时的女性中相当罕见。她的父母为她 延请了一名私人教师,专门教授琴棋书画和三坟五典。她的崇拜者回忆说, 章兰娟思路敏捷,口齿伶俐,在文静的外表下充满活力。由于无需受到家务 劳动的束缚,她有足够多的时间教育自己唯一的儿子。P2-4
1.中信出版社谨以此书献给钱学森诞辰100周年。电影《钱学森》将在2011年年底放映,由陈坤饰演钱学森,张雨绮饰演钱学森夫人蒋英。
2.本书的独特在于是以一个美国人的视角来描写钱学森的一生;
3.1949年,钱学森向美国提交了加入美国国籍的申请,他当时是处于怎样的考虑做出这一决定的?在他旅居美国的20年中,他是否效忠于美国?是什么原因促使他在1950年突然决定返回中国?美国如何会怀疑他是间谍?钱学森归国经历了怎样的曲折历程?
4.钱学森的爱情。钱学森和蒋英两人相濡以沫走过了大半生,当初经历了怎样的恋爱过程?????????
5.作者张纯如历时三年,向美国国家档案局、美国国防部等相关单位搜集了大量的历史绝密资料,查阅了相关的大学的档案、公开出版物和学术杂志中的大量文献记录,并实地访问上百位钱学森的同事、师长、学生、邻居、朋友以及他的儿子钱永刚,采用洗炼而故事性的笔法撰写而成,译文流畅,可读性强,给我们讲述了这位最严谨、最具科学精神的天才如史诗般传奇的一生。
6.本书不仅仅是钱学森个人成长的传奇史,也是20世纪百年世界史、世界航天发展史、中国航天发展史。